2012吧 关注:1,626,771贴子:87,753,972

戒色理论系列之性与福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戒色理论系列之性与福气
俗话说“万恶淫为首”,“淫”真的那么可怕?难道“淫”比杀人放火、抢银行还更可恶?听过、见过也接触过不少行为不检点的人,也没见他们受到了什么处罚,而且,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又有几个是规规矩矩的,他们不也好好的?况且“性”是人的天性,为什么要去压抑甚至泯灭它?其实,“万恶淫为首”中的“淫”,通常情况下指的是“不正当的性行为”,通俗来说,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认可的男女关系,均可理解为“不正当的性行为”。 在这里,我们即不谈法律,也不谈道德,更不涉及到任何宗教或其它的任何伦理说教,试着用纯理性的态度,来对这所谓的“不正当的性行为”进行多角度分析,然后自己再根据这些分析进行判断和思考,或许,我们将会有不同的发现。
  第一部分 种子生长规律
  首先我们从一个自然现象谈起,那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逻辑反推一下,就是“种瓜得不了豆”或者“种豆得不了瓜”,这是农作物生长的普遍规律,那么,这个规律对农作物有效之外,对人是否同样有效呢? 虽然这是一个有些匪夷所思的问题,但答案却是相当令人深思的,我们也许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看出端倪:
  1、看看自己是不是经常都会处在一个非常友善的环境中?如果是的话,那是因为你以前不管在任何时候,对周围的一切人都十分的友善,也就是说,你曾经种下了大量的“友善”的种子,所以,当你有需要时,就会感受到“友善”的果实;反之,如果你经常都会遇到一些傲慢或猜疑心很重的人,那就要看看自己,是不是以前经常对别人傲慢或猜疑,种下了的“傲慢”或“猜疑”的种子?
  2、如果当你有困难的时候,总会有人帮你,那也许是因为你以前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帮助了别人,种下了“帮助”的种子。反之,如果你身边总是缺少“贵人”相助,那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经常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出手相助?
  3、自己手头紧时,想借些钱,或者自己的企业想贷些款,如果很顺利就能实现,那是因为以前别人找自己借钱时,自己相当的慷慨,反之,就是自己太吝啬。所以,如果自己借不到钱,要好好的看看过去,自己可曾经常借钱给别人。
  4、先看看自己,什么东西拥有得最多,比如关爱、某方面的知识,等等,也许你会发现,那正是你曾经付出得最多的,再看看自己,什么东西拥有得最少,通常那是你最想得到,但又付出得最少的。
  ……
  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那不是普通意义的礼尚往来,而是种子成熟的结果,如果以上的这些事例在你的身上都没有发生过,我们还可以通过下面的一些事例,来主动地验证这个所谓的“种子生长规律”:
  1、如果你在晚上开车时遇到对面有来车,那么无论对方是否开大灯,你都不要开大灯,不久后(一般不超过三个月),你会发现开大灯射你的人越来越少;如果有人想从你的前面加塞,你总是乐意让别人,那么不久后,你有急事想超过前面时,也会有车让你;
  2、自己坐电梯时,如果经常按住电梯等后面的人,不久后(一般不超过三个月),你就会发现,经常会有人按着电梯等你;
  3、经常地帮你的同事打饭、没有任何目的地请他们小吃一顿、尽可能满足同事、朋友的合理要求和愿望……等等,要不了多久(一般不超过三个月),这些有可能都会回到你身上来的;
  4、对一切人都非常尊重,尤其是社会地位较低的那些人,比如:保安、清洁工、送餐的、收送快递的……,不久后(一般不超过三个月),你就能明显的感受到,你在很多场合会比以前得到更多的尊重;
  5、如果你上有老下有小,再如果,从现在开始,你愿意对你的父母极其孝顺和尊重,不出三个月,你就会看到你的孩子,对你态度会有非常明显的转变;
  ……
  当然,如果你把上述的一切,全部反过来做,同样的结果也都会回到你身上来!而且回来的时间,通常也不会超过三个月。



1楼2011-10-07 19:30回复
     3、由于自己所爱恋的那个人,他所爱恋的对象往往并非自己一人,所以,他/她只对一个人忠诚的可能性会很小,这通常又会引发更多的事端;
      4、做第三者的过程,是在持续不断的、种下了非常强烈破坏别人家庭以及不和谐的种子,即使后来觉悟了,分开了,哪怕是已经分了多年了,由于种下的种子太多、太过于强烈,第三者们会不断的感受到这些种子所结成的苦果,说直白一点,第三者们通常很难有新的婚姻,而且,即使是结成了新的婚姻,通常也很难得到幸福快乐的家庭!
      在这里,祝愿天下所有当事者,都能远离一切形式的婚外情,得到真正的幸福快乐!
      十三、是不是我们现在感受到的所有的快乐或痛苦,都来源于我们以前所种下的种子,而现在所做的一切,又在种下新的种子?
      答:是的。我们现在所感受到一切,都来源于我们以前的付出。如果时时都到感受到快乐,那是因为我们以前时时都在给予别人快乐,反过来,也一样。所以,我们时时刻刻都要提醒自己,要尽最大的可能种下快乐的种子,而不要做相反的事。
      第二部分 意识的力量
      在上一章节里,我们知道了我们的任何行为,都在种下不同的种子,而这些种子,经过一定的时间成熟之后,就会令我们感受到相应的果实。这一章节里,我们将对“种子生长规律”进行较深层次的探讨,那就是,不同的思维,也是就是不同的意识,是否所能产生某种形式的能量?或者说,意识是否也能种下种子?
      我以前开车的时候,特别讨厌出租车,因为他们会经常的突然刹车、变道、加塞、超车,等等,所以就经常的诅咒他们,巴不得他们倒霉,巴不得他们撞车,而一旦真的见到他们撞车时,就非常的兴高采烈,还幸灾乐祸的狂按喇叭,甚至还想伸出头去大叫:你们也有今天!
      也就在那段时间,我的车经常莫明其妙地被撞,而且还被撞得挺离谱,后备箱的锁都已经换了三把!我也是在那段时间,开始逐渐地意识到,拼命咒别人,可能最先倒霉的是自己!
      于是,再看到那些出租车在行驶中做出不常规的动作时,就尽量的强迫自己对他们心生同情,人家起早贪黑的那么辛苦也不容易,交的租又高,还要被层层剥削,根本就挣不了几个钱,上有老下有小,要养家糊口……在真的见他们出了麻烦,就尽量真心地想,他不但好几天挣不了钱,每天的租金,要继续交不说,还得赔别人的钱;并尽量真心地希望他们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驾驶…….也就是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再也没被人撞过,也没有撞别人,甚至连细微的擦碰,都没有了。
      这让我开始意识到,希望别人落难、倒霉,可能最先倒霉的是自己,而真诚地希望别人平安,可能,最先得到平安的,是自己!
      那么,这所谓的“意识的力量”,和性行为又有什么关系?
      其实本文想说的是:或许在一定的层面上,当意识的力量足够强大时,产生的效果并不亚于真实的行为!也就是说,本文所提到的性行为,除了真实发生的行为外,还包括“意淫”。也就是,在行为上没有出轨,而仅仅是在思想上出轨,同样也是在种下不忠诚、伤害等等负面的种子!这个种子的强弱、大小、成熟的速度,取决于思想出轨时,自己感情的强烈程度:如果仅仅只是一瞬间的轻轻漂过,这个种子就非常的弱,成熟的速度就会非常的遥远漫长。如果是时间较长、情绪也较强烈,比如手龘淫,那么,这个种子就会强得多,因为手龘淫时,总会伴随着对某个人或某些人非常强烈的性幻想。除此之外,偷窥、露阴、恋物等等,都是在种下极其强烈的负面种子,也会让自己更猛烈的感受到这些负面结果!
      问:除了庙里的老和尚和死去的人,见了美色谁会不动心?
      答:人非圣贤, 大部分普通人都淘宝特卖频道瘦腿粉底液哪个牌子好bb霜保湿护肤品排行榜晒后什么瘦身好用好面部喷雾什么牌子好做不到美色当前不动心, 这也是常情, 但是常情可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我们都常常对社会的丑恶现象非常不满, 但是这些常见的丑恶现象就是应该的吗? 动心,有不同的程度,回报也有不同的程度。普通人开始不必先苛求做到100分, 先不用管别人,自己也可先小小地做做试验,同样也是三个月,把与意淫相关的一切事,都带着强烈的感情,尽可能地去做,或者尽量不做,看看自己及周围的环境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5楼2011-10-07 19:37
    回复
       问:如果没有把握决不再犯,那该怎么办?
        答:至少要每天发愿:以后要尽量的少犯,直到完全断除!
        第三部分 福气
        我在读书时,经常狂饮烂醉,曾有一个长辈告诉我,老天给一个人的酒,是有定量的,一下子喝完了,以后就没得喝了。比如,给你的是四十缸酒,如果你在年青的时候把它们喝光了,老了,就没酒喝了。这是当时我所听过的各种千奇百怪的,最“不靠谱”的理论之一,如果将这个理论推而广之,那么,老天既然给一个人的酒是固定的,钱也应该是固定的,其它的任何享受也都是固定的,我还奋斗个屁啊。
        毕业后,到了其他地方,由于气候及其它原因,酒比以前喝得少多了,几年后再相聚时,当时跟我一起狂饮烂醉的还留在老家的同学、朋友,有好几个身患重病,胰腺性、糖尿病、三高……反正,在聚会时,他们只能望着酒杯苦笑,没得喝了,还有一个,直肠癌,英年早逝。
        难道,他们已经将老天爷给的酒提前喝完了?
        自己在外地,奋斗了几年,做点小生意,过得不好也不坏,但对赚钱,却越来越迷糊了: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发财?
        勤奋的人就能发财?那还有谁比民工更勤奋?
        聪明的人就能发财?至少我认识的有钱人好多都不是非常聪明,甚至有些是严重需要提高智商的人;
        学历高的人就能发财?肯定不是,在很多地方,小学没上完的大老板,有很多;
        有关系有背景有门路的人,就一定能发财?不一定吧,这类人是有发财的,但倒霉的也不少;
        归根结底,似乎条件只有一个,运气好的人,才能发财!
        那,这运气,从何而来,
        难道,又是那如同魔咒般的“福气”?
        在外地那么多年,有两类的人让我印像极其深刻:一位我的同行,03年他准备上一个项目,那个项目是整个行业几乎要淘汰的,当时几乎是谁上谁死,我当时对他也是拼命劝阻,他是一个即不懂技术、也不懂销售,也没有什么得力的助手,甚至,当时他还没多少钱,可是他上了那个项目,还做得相当的有声有色,现在几乎成龙头老大了,简直差点让我气绝!另一个朋友,无丝毫生意经验,甚至没有做生意的兴趣,可偏偏就有人,不断的找到她做生意,推都推不掉,而且每次做都是大赚;还是一个朋友,几乎是做一行,黑一行,最离谱的是,我自己的一个项目,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准备好,前面的人做,有钱赚,后面的人做,有钱赚,而且对人的要求不高,几乎只要是一个人,就可以了,问题是,到了他做的时候,就是不停的亏,只要一换人,马上就好,简直差点让我晕死!相信类似的例子,在每个人身边都不少,那么,这所谓的“福气”究竟是如何运作的?
        其实,我们的传统文化早就说明白了,福气是存在的,而且每个人的福气,有相当的程度,是与生俱来的,比如,你要是出生在某个富贵之处,还在娘肚子里的时候,就会比别人受到更多的恭敬;要是出生在香港半山,为你准备的一切足够一个普通人生活几辈子,要是出生在一个朝不保夕的农民工家里,那……同时,传统文化也认为,福气是可以被消耗的,也是可以增加的,换句话说,福气如同一张信用卡,是可以刷掉的,也是可以充值的;那么,这张信用卡是如何被刷掉的?
        还是看看生活中的例子吧,有的小孩子,一出生,就受到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千般呵护,传统文化认为,小孩子孝顺、服侍长辈,他的福气卡就会被不停的充值,等他长大了,卡上的余额越多,他就越有出息;如果反过来,他的长辈一直服侍他到成年,那他的福气卡就会被刷暴,余额很少,甚至为负数,长大了,没有福气,也就没有出息了,香港的富豪们也深知这一点,虽然他们的孩子会享受各种优越的环境,但同时也会非常有意的让他们孝顺长辈,学会吃苦,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曾经在麦当劳卖过汉堡,在高尔夫球场做过的球童……类似的案例还有非常多。他们这样做,同样是不希望孩子过早的将福气卡刷暴,同样是希望孩子往福气卡里充值。
      


      7楼2011-10-07 19:40
      回复
        没必要吧。毕竟这是难得的唯一了


        IP属地:贵州8楼2011-10-07 19:41
        回复
          d


          11楼2011-10-07 22:12
          回复
            d


            12楼2011-10-07 22:15
            回复
              d


              13楼2011-10-07 22:16
              回复
                d


                14楼2011-10-07 22:18
                回复
                  d


                  15楼2011-10-07 22:20
                  回复
                    d


                    16楼2011-10-07 22:22
                    回复
                      d


                      17楼2011-10-07 22:23
                      回复
                        d


                        18楼2011-10-07 22:25
                        回复
                          d


                          19楼2011-10-07 22:27
                          回复
                            d


                            20楼2011-10-07 22:29
                            回复
                              d


                              21楼2011-10-07 22: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