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796,209贴子:12,600,710

起点汉系作家“吴老狼”:满清朝野抵制英国鸦龘片推广满清国鸦龘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强调一句,螨清禁烟绝对不是因为发现鸦龘片的毒害,而是为了制止白银流出。
就算是林则徐,他禁烟也不过是为了保卫本土的鸦龘片生产销售,抵制进口鸦龘片。
而且他根本不是从鸦龘片贩子手中收缴鸦龘片,而是用茶叶、瓷器等特产交换,但因为奸商从中牟利,用假冒伪劣的瓷器和茶叶以次充好,激怒了鸦龘片贩子,这才导致了第一次鸦龘片战争。
------------------------
吴老狼于2011-10-15 11:36:07 发表:
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54023753


1楼2011-10-15 18:07回复
    起点《祸害大清》书评区 “雨散梨花 ”书友
    关于满清ZF对于鸦了个片态度之部分史料
    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54038615
    ---------------------------------------------------
    所有国人对鸦龘片的态度态度几乎都是共同的,这是祸国殃民的东西。但是很多人都记得鸦龘片战争,但是英国发动鸦龘片战争后满清政龘府对于鸦龘片的态度又是什么,我查了些资料,发给大家。
    1883年,中外瞩目的中法战争呈现出了扩大化和持久化趋势,晚清官僚集团内部清流系领袖张之洞在山西所开展的禁烟运动,在某种程度上被这场战争所遮蔽掉了。这位新任山西巡抚,面对“几乎无县无之”泛滥全省的鸦龘片种植业,发出了山西乃是“鬼国”的悲叹。数年前惨烈的“丁戊奇荒”饿死上千万人,山西受灾最重,鸦龘片种植业的泛滥即是主因之一,深悉此中原委的张之洞,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忧心忡忡,感慨道:若不禁烟,再过几十年,山西就彻底完蛋了。故而,本年4月,张之洞决心在山西全省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
    这场运动的重要性不在于它的成效——因为它根本就没有任何成效,随着次年张之洞调任两广总督,运动无疾而终——而在于:这位著名的清流领袖、坚定的禁烟者,此后不久却成了本土鸦龘片种植业的坚定的扶植者。《泰龘晤士报》驻华记者莫理循清晰地窥见了张之洞这种诡异的转变:“所有总督除张之洞外都反对吸鸦龘片,张在理论上反对,但实际上并不反对”,因为张自己正在吸食鸦龘片。尤其是:他在《劝学篇》中痛陈鸦龘片之害;却又在给朝廷的奏折里极力描述鸦龘片税收对兴办洋务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张之洞仅仅是个典型的例子。为了洋务自强,而不惜放任甚至推广本土鸦龘片的种植和销售流通,进而获取丰厚的“鸦龘片税收”,其实已经成为晚清朝野的共识。几乎无人意识到:这种将国家利益绝对置于民生利益之上的思维定势,会对此后的中国产生怎样的恶劣影响,酿成怎样惨不忍睹的历史悲剧。
    


    2楼2011-10-15 18:10
    回复
      1840年的鸦龘片战争是中国近代鸦龘片之祸的标准化叙述的开端。这种标准化叙述过份强调了鸦龘片之祸的外来侵略性质,而刻意弱化甚至遮蔽了两个重要史实:其一,早在1840年之前,中国内地的罂粟种植和鸦龘片市场即已成型,雍正皇帝和嘉庆皇帝都曾屡次发布上谕严禁鸦龘片的生产与流通;其二,1840年之后,祸害中国百姓身心健康的鸦龘片,绝大部分是中国本土所产,进口鸦龘片所占比例极小。
      中国本土较为大量生产鸦龘片,始于1830年代。由于外国鸦龘片的涌入及吸食者日众,国人于是自印度引入鸦龘片自己种植。先传入云南,继而一路北上东进,最终遍及全国。
      1830-1857年间,清廷采取了严禁鸦龘片的政策,种植鸦龘片者处斩,故而虽有种植,但区域并不广。1858年,为了筹集平乱军饷,清廷对进口鸦龘片上税,等于认可了进口鸦龘片合法化,随之,本土鸦龘片种植的禁令也名存实亡,本土鸦龘片产量随之大增。许多史料直观地记述下了这一变化——
      譬如,光绪年间,有人游览昆明,如此描述当地的罂粟种植:“出南门,绕过金马碧鸡坊,过迎恩堂,时暮春天气,罂粟盛开,满野缤纷,目遇成色。”当时,云南全省有约三分之一的耕地种植罂粟,鸦龘片已经成为该省最重要的农产品。
      再如贵州,罂粟的种植面积也相当之广,尤其集中在黔中部和东部地区。贵州鸦龘片品质极佳,价格又不高,几与洋货相抗衡,前来购买者络绎不绝。如开州、婺川等地,按当地官员的说法,是:“开垦之地半种洋烟……查种烟为近来民利大宗,积习己久,骤难禁革”。
      四川的罂粟种植则是后来居上。1883年,刘光第路经涪陵,对当地遍地罂粟的景象“不胜骇然”,他在日记《南旋记》中如此描述:“此地与忠州、丰都皆以种罂粟为要务,葫豌,菜、麦,至市他邑,故通市难觅菜油,日用则桐油,皆罂粟油也。”
      可以说,到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罂粟种植已遍及全国,再也找不到无大量罂粟种植业的省份了。北至蒙古、西至甘陕,南至闽粤,东至富庶的江浙山东,各省皆有大量土地用来种植罂粟,甚至成为许多农民的主业。著名传教士理雅各曾从北京由陆路旅行到镇江,沿途所见,“黄河和长江之间的土地上都布满了罂粟田”。
      国内罂粟种植面积的扩大和鸦龘片质量的提高,直接导致了外国进口和走私鸦龘片的逐年减少,至1880年代,国产鸦龘片数量早已超过了进口鸦龘片。据数据统计,到1879年,全国鸦龘片的自给率竟达到80.12%。到1881年,不仅波斯鸦龘片进口全部停止,而且据当年英国驻上海领事提交给本国的贸易报告所说,“在四川、云南、山西、陕西、甘肃和贵州等省,印度鸦龘片几乎都被赶出了市场,现在简直不再运往这些地方,那里的消费全部由中国产的鸦龘片供应了”。中国鸦龘片的发展速度惊人,仅过一年即1882年,本土鸦龘片已经不仅完全满足国内需要,而且可以出口了。“外国鸦龘片不仅在华西和西南地区,而且在沿海地区也正在逐渐让位于中国鸦龘片。就像华西的鸦龘片正在大批流入缅甸一样,东面的台湾和其它岛屿现在也从大陆获得其部分鸦龘片供货”。
      中国鸦龘片彻底将把外国鸦龘片赶出中国,看起来已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3楼2011-10-15 18:11
      回复
        最后,说句个人观点,不管是鸦片还是其后的战争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满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各种决策上的重大失误造成的。有志之士该及早将满清政府推翻。
        -----------------------------------
        传送完毕,谢谢。


        7楼2011-10-15 18:17
        回复
          抢沙发,顺便说一句
          由此人在,对起点八千种马的水准略微有点信心了


          IP属地:江苏8楼2011-10-15 18:22
          回复
            让我想起清军两杆枪


            IP属地:福建来自掌上百度9楼2011-10-15 19:23
            回复
              自顶


              10楼2011-10-16 09:47
              回复
                感觉中国社会从1978年以来的状况,就象是经历了另一场改头换面的“鸦**片*战争”。 有时历史是惊人地相似,但是每重复一次,要付出更惨重的代价。 当然,希望我的预感不对。


                11楼2011-10-16 18:54
                收起回复
                  刚开始还是禁烟的吧
                  后来打败了只能拿国内鸦片对抗进口鸦片


                  12楼2011-10-16 19:22
                  回复
                    林则徐之流本身就是汉奸


                    IP属地:加拿大13楼2011-10-17 00:00
                    回复
                      这系真的吗楼主?


                      15楼2012-03-12 19:35
                      回复
                        满清这是典型的爱大清不爱中国。
                        只要能保清廷,管了中国死活。


                        IP属地:四川16楼2012-03-12 19:48
                        回复
                          难道你们不知道林则徐也是这个态度吗


                          IP属地:河北17楼2012-03-12 19:52
                          回复
                            林答复署江西抚州府文海的书信--
                            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民嗜洋烟而不嗜土烟。若内地果有一种黄蓉胜于洋贩,则孰不愿买贱而食?无如知此味者,无不舍近图远,不能使为绍兴之美酝、湖南之锭烟,内地自相流通,如人一身血脉贯注,何碍之有?尊意曲折详尽,洵为仁人君子之用心,但恐此等食烟之人,未必回心向内耳!
                            (杨国桢:《林则徐传》第433页)
                            ------------------------------------------------
                            谁能考据一下这个!


                            IP属地:四川18楼2012-03-12 19:54
                            回复
                              起点还是有明白人的!


                              IP属地:山东19楼2012-03-12 19: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