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摘]惠阳镇隆窝尾坳遗址是目前惠州发现最早的先民活动遗址
刚刚过去的“世界文化遗产日”,让人们掀起了一股怀古热。今日,记者带您走入惠州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 惠阳镇隆窝尾坳遗址。
历 史
新石器时代晚期惠州已有远古文化
首先让时针倒退3500年,中原地区已经跨过漫长的原始社会岁月,步入了奴隶社会,正处于奴隶制商帝国初期。
岭南东江流域,此时也有人类活动。翻阅历史书籍,人们只看到寥寥数语:“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在惠州一带繁衍生息,从事捕捞、狩猎和原始的农耕,创造了惠州的远古文化。”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惠阳镇隆窝尾坳遗址时,我们为惠州的远古文化找到了有力注脚。
最近几年,惠阳镇隆黄洞村窝尾坳遗址走入了人们视野,省考古研究所专家数次走近该遗址,3500年前商朝“惠州人”生活的聚落渐渐揭开了神秘面纱。
发掘
3500年前遗址出土填补惠州商代空白
2005年2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市博物馆工作人员沿规划中的惠莞高速公路进行文物调查和勘探。当调查队来到惠阳区镇隆镇黄洞村大坪村小组窝尾坳的南面山坡上时,发现此山坳地表有不少黑、褐色夹砂陶和灰白色泥质陶片,还发现了石器。陶片纹饰有绳纹、方格纹、梯格纹等,石器则有大石铲、梯形锛、有段锛、戈、镞、盘状器、砺石和石料等。
凭借经验,调查队初步判断遗址面积有3500平方米,并进行试掘,让调查队大为惊喜的是,该遗址出土了大量夹砂陶和泥质灰陶,陶片纹饰有梯格纹,凸棱纹等。另发现一些可辨器形,有方唇卷沿罐、高领罐、圈足盘、三件梯形石锛等。当时,调查队确认该遗址是商代遗址,这一发现填补了惠州商代遗址的空白。
由于建设中的惠莞高速公路恰巧由窝尾坳经过,2008年7月17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市博物馆人工作人员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
此次发掘历时近一个月,共发掘850平方米,遗址文化堆积共分3层,其中第二层与第三层为商时期文化层,厚约50厘米。调查队在遗址上发现了大量的陶器碎片和石器,遗址出土各类陶器、石器100多件——— 完整的石锛、石戈,或是零星残缺的陶器,古老的文物重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因为年代久远,发掘出来的陶器已成为碎片,只有石器以及用于制作石器的石料和石料半成品保存完好。调查队员还发现灰坑1个,出土可复原圈足盘1个,罐1个,发现柱洞16个,排列不规则。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冯孟钦告诉记者,从文化堆积及遗址发现柱洞遗迹的情况看,窝尾坳是一处聚落遗址。遗址出土的大口尊、圈足盘、石环、T形环、有段石锛等制造精美,陶器上有着丰富的曲折纹、方格纹、叶脉纹等纹样,时代特征明显,与其他商代遗址出土的文物特征相吻合,可确认窝尾坳遗址属于商代前期,距今有3500多年。
刚刚过去的“世界文化遗产日”,让人们掀起了一股怀古热。今日,记者带您走入惠州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 惠阳镇隆窝尾坳遗址。
历 史
新石器时代晚期惠州已有远古文化
首先让时针倒退3500年,中原地区已经跨过漫长的原始社会岁月,步入了奴隶社会,正处于奴隶制商帝国初期。
岭南东江流域,此时也有人类活动。翻阅历史书籍,人们只看到寥寥数语:“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在惠州一带繁衍生息,从事捕捞、狩猎和原始的农耕,创造了惠州的远古文化。”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惠阳镇隆窝尾坳遗址时,我们为惠州的远古文化找到了有力注脚。
最近几年,惠阳镇隆黄洞村窝尾坳遗址走入了人们视野,省考古研究所专家数次走近该遗址,3500年前商朝“惠州人”生活的聚落渐渐揭开了神秘面纱。
发掘
3500年前遗址出土填补惠州商代空白
2005年2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市博物馆工作人员沿规划中的惠莞高速公路进行文物调查和勘探。当调查队来到惠阳区镇隆镇黄洞村大坪村小组窝尾坳的南面山坡上时,发现此山坳地表有不少黑、褐色夹砂陶和灰白色泥质陶片,还发现了石器。陶片纹饰有绳纹、方格纹、梯格纹等,石器则有大石铲、梯形锛、有段锛、戈、镞、盘状器、砺石和石料等。
凭借经验,调查队初步判断遗址面积有3500平方米,并进行试掘,让调查队大为惊喜的是,该遗址出土了大量夹砂陶和泥质灰陶,陶片纹饰有梯格纹,凸棱纹等。另发现一些可辨器形,有方唇卷沿罐、高领罐、圈足盘、三件梯形石锛等。当时,调查队确认该遗址是商代遗址,这一发现填补了惠州商代遗址的空白。
由于建设中的惠莞高速公路恰巧由窝尾坳经过,2008年7月17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市博物馆人工作人员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
此次发掘历时近一个月,共发掘850平方米,遗址文化堆积共分3层,其中第二层与第三层为商时期文化层,厚约50厘米。调查队在遗址上发现了大量的陶器碎片和石器,遗址出土各类陶器、石器100多件——— 完整的石锛、石戈,或是零星残缺的陶器,古老的文物重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因为年代久远,发掘出来的陶器已成为碎片,只有石器以及用于制作石器的石料和石料半成品保存完好。调查队员还发现灰坑1个,出土可复原圈足盘1个,罐1个,发现柱洞16个,排列不规则。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冯孟钦告诉记者,从文化堆积及遗址发现柱洞遗迹的情况看,窝尾坳是一处聚落遗址。遗址出土的大口尊、圈足盘、石环、T形环、有段石锛等制造精美,陶器上有着丰富的曲折纹、方格纹、叶脉纹等纹样,时代特征明显,与其他商代遗址出土的文物特征相吻合,可确认窝尾坳遗址属于商代前期,距今有35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