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站会员 文章来源:本站论坛 点击数:
830 更新时间:2004-9-22 7:48:22
小蝇蝇:大家是怎么理解“面罩”共鸣的?
yushizhi:“面罩”共鸣,也就是帕瓦罗蒂所说的面部的共鸣盒 ,歌唱者在演唱时,尤其是在高音,有振动的感觉。开放唱法应该有这种感觉,掩盖唱法很难有这种振动感。
我理解在演唱时应该把声音安放在面部,也就是前面。比如戴玉强,中低声区就略带有鼻音。当然带有鼻音不是好现象。但能说明戴玉强是这么追求的。吉诺贝基也讲过,唱高音是去找鼻音,鼻音放大以后,也就产生了鼻腔共鸣。鼻腔共鸣给人的感觉范围较窄,实际上,脑门,眉心等等的部位都应该有振动感。撑开口腔后部,永远也不会得到开放的声音。人们之所以打开口腔后部,无非就是为了寻找共鸣。这样恰恰形成了错觉,自己听起来响,而别人听起来不响。
潘先生曾说:“把后面关起来”。这样的话,想撑都撑不了。至于如何唱高音,那就掀开喇叭口好了,一直掀到脑后。也就得到了开放的高音,面罩的声音自然在其中。
Tenore:微笑出好声音就是一个声乐误区,也许也是中国声乐界的发明。我们要不是看到国外歌唱家演唱还以为就都该那样呢。微笑也就是个放松面部肌肉的训练方法而已,不去那样傻笑,别的方式也可放松。老外唱歌没几个笑呵呵模样的。老帕何时唱歌那个样子?人家唱完了笑。瞪着两只大眼不笑那面罩效果也是迎面而来。我们很多演员媚笑半天那声音不是还在嗓子眼里晃悠吗?
yushizhi:我提点儿反对意见,微笑也并不全是误区。想当年吉诺贝基先生来华讲学也谈到了微笑的问题。先生特别讲究面罩共鸣,说面罩共鸣是声音的灵魂,找到了面罩共鸣,就成了声音的主人。其中提到了:
1,面带微笑,要求唱歌时看见你的一些牙齿
2,在哪里哼就在那里唱,声音完全是哼出来的
3,平时说话也要培养面罩共鸣
在打开喉咙和有横膈膜支持的情况下,面带微笑,用哼唱或擤鼻涕的感觉,开始用较轻的声音唱,就可以获得面罩共鸣,声音近入面罩后,会感到上腭和面颊有震动的感觉,这种震动感就是面罩共鸣。吉利,帕瓦罗蒂,莫纳科,贝尔冈齐都在寻找好的歌唱方法,都认为上面的颤动感很重要,这样的声音有光泽,好比音铃,唱歌时有个小铃铛,无论声音大或小,总有个小铃铛在响。
实际上面带微笑不是一个声乐误区,只是学用的人是否到位,是否真正用好了,用对了。
吉诺贝基先生讲到的面罩共鸣,本质上讲,就是前面唱法,还讲到高音是擤出来的。
这所有的说法,与靠后唱法不是一回事儿。所以面罩共鸣是世界唱法的发展的产物。
梦竹:面罩与共鸣是不同的概念,两者同属感觉范畴,面罩是声音挂上的位置,是声音的舵,共鸣是感觉声音集中震荡的地方。一般来说面罩是在额头至上唇一带,而有些人则只把它当作一个概念(象偶),我自己找的面罩是牙齿(而且我的前部是向后压缩的);我不赞成把共鸣分头腔、鼻腔、胸腔,这种划分方法是落后了,不符合物理学和生理学,也容易把人引入迷宫,整天找所谓“共鸣”。
彤云:俺对“微笑状”的理解是把口腔内部象微笑时那样打开。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已,面部肌肉大可不必笑得那么恐怖,该什么表情就得是什么表情,特别是唱悲歌时。研究问题要看本质,不能只沉溺于表象,形而上学要不得。
yushizhi :确切的讲,应该叫面罩唱法,这种说法给学习者提供了形象的比喻!最起码不是靠后的感觉,我们的误区是靠后去找反射,形象的比喻是:反弹皮球,皮球打到墙上,反弹回来。问题是墙是硬的。而我们的口腔后部真能把声音反弹回来吗?恰恰是反弹不回来才窝到里面。
所以才有许多名家告诫我们:正确的头声在唇上鼻下。还有的说:正确的头声在面额骨上。这所有的说法都在说明声音在前面,不在后面。
梦竹:其实眉心颤动不过是那里的肌肉在“放松——不放松”的临界状态下的律颤反应而已,绝不是物理现象的共鸣,所谓胸腔共鸣也是。有些人在练习放松下巴的阶段也会出现下巴颤动。
Tenore:
干脆戴个面罩,借面罩之力就出“面罩”之效果。不是说要有意识这个东西来配合吗?今天看电视里耿莲凤教唱歌,她就说唱到什么眼前就要出现什么,高楼、大厦、麦田厂房、石油、猪圈。。。“关闭”不好,那手里拿个开关,“换声”不好,身上可以安个过渡器或缓冲器,低音不好,拿把贝司。有这些物件陪伴左右,声乐问题是不是就解决了?呵呵,A. Bocelli是盲人,从来没见过天日,他怎么唱得那么好啊?不知道他脑海里时常浮现什么景物?我不是反对歌唱时对景物的想象,但认为这种作用在声乐技术中被夸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