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下沉 海堤坍塌
莆田黄瓜岛非法采砂肆虐危及岛内居民安全
记者 许爱琼 林义人
近日,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黄瓜岛的不少群众接连向本报打来电话,反映由于近年来岛上一些逐利之徒的非法采砂,造成水土流失海底下沉,由此导致他们自己建的海堤没过几年便地基不稳,变形坍塌。眼瞅着今年的台风季节马上要来临,他们真担心剩下的海堤也难逃“劫”运,到时他们该如何抵御狂风大浪的肆虐?本报记者于日前前往黄瓜岛一探究竟。
岛上居民:过量采砂是罪魁祸首!
风和日丽,晴空万里,轮渡在黄瓜岛靠岸后,记者转乘了一艘直接驶往海岛北面的小船。在小船前行的途中,一旁的当地居民吴兴国(化名)指着一艘停靠在离港不远的大船告诉记者:“这就是采砂船。”而在不远处的地方,还停着五六艘这样的“采砂船”。记者正对“为何采砂船会如此安静”大为不解时,吴兴国介绍,采砂船平日是24小时不休地作业,但近段时间偶尔还会停止作业。原因是,几年以来本岛居民都是开采海里的沙子用以盖建房子,加上众多来自福清以及小部分当地的采砂船只“进驻”岛上进行作业之后,岛上剩余的沙子已经不多了。照这种形势下去,估计再过三四个月岛上的沙子资源就行将竭尽。
在经过一段已坍塌大半的海堤后,小船靠了岸。远远看去,垒起海堤的石块零乱地散堆着,剩余尚算完好的海堤也东倒西斜地“站立”着。同行的吴兴国告诉记者,这全是采砂带来的后遗症,黄瓜岛北面地表下沉后,海水日夜直接的冲撞使得原本坚固的海堤已“溃不成军”。而这段海堤正是岛北最为重要的一段,每逢台风等灾害性气候来临,这里是把守岛北一切安全的第一“关口”。它的倒下,让岛上居民无不为自己的安全捏了一把汗。
这不,黄瓜岛上北澳村的居民就对海堤的接连倒塌非常不安,家就在海堤边上的吴老汉和老伴俩都是盲人,虽然眼睛看不见,可是他们对于所受的海堤倒塌之害清楚得很,吴老汉气愤地说:“都是因为那些采砂船在那边作业,最后害得我们的海堤都倒下了!”
吴老汉的邻居吴利邦(化名)也表示,他家的海堤于2002年修建成,原本用以“保平安”的牢固海堤才过了不到3年就被去年的“龙王”台风冲垮。站在已经下降的海滩上,吴利邦指着海堤旁的一处石阶愤怒不已:“你看,原来建堤时海平面是在这么高的地方,现在已经下降了有1米多深。”
记者走近看到,海平面下降的痕迹可以从台阶上粉刷的水泥看出:原先的水泥就粉刷到海水所覆盖至的地方,水泥下方即原先埋在沙子下面的石块如今全都裸露在外。记者靠着台阶比划了一下发现,海滩与前几年的水位线之间有普通成年人的拦腰深。
吴利邦左邻右舍家的海堤同样都在去年的“龙王”台风中倒下了,而这几处的海堤都是才建起三四年。对此,他们纷纷向记者数落非法采砂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一天2趟共有十几艘的船只在轮番采砂作业,每艘船只的载沙量大概800—1000立方米。“只有台风的时候他们才会停下来,其他时间都在海面作业。这样下去,海里的沙子都没了,靠海吃海,海都空了,我们还怎么生活啊!”据群众表示,他们已经将情况向区里以及市里的渔业部门作过反映,但均被告知“由于能力有限,无法处理”。吴兴国和其他村民一致认为,正是村干部的默许与相关部门的“光打雷不下雨”才导致非法采砂如此猖狂。
采砂船老板:巨额利润是主要诱因
记者在从黄瓜岛回来之后走访了一些莆田市民,他们普遍认为是经济利益的驱使鼓动着采砂队伍铤而走险。采砂队伍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一股力量?记者从一位正在从事采砂船营运的人士处了解到,他们有当地干部这把保护伞!据他介绍,去年以来,采砂老板以承包的形式上交1年几十万元的保护费,以此换来“干部们”的保护,具体的金额他则不方便透露。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也曾在黄瓜岛上为一些沙场开采过沙子,现在已经转战黄瓜岛隔壁的石城海域进行作业。他告诉记者,之前采砂保护费的金额是每艘船每个月3000元,并由村干部与采砂老板签订合同。从去年开始,双方改为签订承包合同,上交保护费之后,采砂老板可在承包的海域内随意开采沙子。
莆田黄瓜岛非法采砂肆虐危及岛内居民安全
记者 许爱琼 林义人
近日,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黄瓜岛的不少群众接连向本报打来电话,反映由于近年来岛上一些逐利之徒的非法采砂,造成水土流失海底下沉,由此导致他们自己建的海堤没过几年便地基不稳,变形坍塌。眼瞅着今年的台风季节马上要来临,他们真担心剩下的海堤也难逃“劫”运,到时他们该如何抵御狂风大浪的肆虐?本报记者于日前前往黄瓜岛一探究竟。
岛上居民:过量采砂是罪魁祸首!
风和日丽,晴空万里,轮渡在黄瓜岛靠岸后,记者转乘了一艘直接驶往海岛北面的小船。在小船前行的途中,一旁的当地居民吴兴国(化名)指着一艘停靠在离港不远的大船告诉记者:“这就是采砂船。”而在不远处的地方,还停着五六艘这样的“采砂船”。记者正对“为何采砂船会如此安静”大为不解时,吴兴国介绍,采砂船平日是24小时不休地作业,但近段时间偶尔还会停止作业。原因是,几年以来本岛居民都是开采海里的沙子用以盖建房子,加上众多来自福清以及小部分当地的采砂船只“进驻”岛上进行作业之后,岛上剩余的沙子已经不多了。照这种形势下去,估计再过三四个月岛上的沙子资源就行将竭尽。
在经过一段已坍塌大半的海堤后,小船靠了岸。远远看去,垒起海堤的石块零乱地散堆着,剩余尚算完好的海堤也东倒西斜地“站立”着。同行的吴兴国告诉记者,这全是采砂带来的后遗症,黄瓜岛北面地表下沉后,海水日夜直接的冲撞使得原本坚固的海堤已“溃不成军”。而这段海堤正是岛北最为重要的一段,每逢台风等灾害性气候来临,这里是把守岛北一切安全的第一“关口”。它的倒下,让岛上居民无不为自己的安全捏了一把汗。
这不,黄瓜岛上北澳村的居民就对海堤的接连倒塌非常不安,家就在海堤边上的吴老汉和老伴俩都是盲人,虽然眼睛看不见,可是他们对于所受的海堤倒塌之害清楚得很,吴老汉气愤地说:“都是因为那些采砂船在那边作业,最后害得我们的海堤都倒下了!”
吴老汉的邻居吴利邦(化名)也表示,他家的海堤于2002年修建成,原本用以“保平安”的牢固海堤才过了不到3年就被去年的“龙王”台风冲垮。站在已经下降的海滩上,吴利邦指着海堤旁的一处石阶愤怒不已:“你看,原来建堤时海平面是在这么高的地方,现在已经下降了有1米多深。”
记者走近看到,海平面下降的痕迹可以从台阶上粉刷的水泥看出:原先的水泥就粉刷到海水所覆盖至的地方,水泥下方即原先埋在沙子下面的石块如今全都裸露在外。记者靠着台阶比划了一下发现,海滩与前几年的水位线之间有普通成年人的拦腰深。
吴利邦左邻右舍家的海堤同样都在去年的“龙王”台风中倒下了,而这几处的海堤都是才建起三四年。对此,他们纷纷向记者数落非法采砂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一天2趟共有十几艘的船只在轮番采砂作业,每艘船只的载沙量大概800—1000立方米。“只有台风的时候他们才会停下来,其他时间都在海面作业。这样下去,海里的沙子都没了,靠海吃海,海都空了,我们还怎么生活啊!”据群众表示,他们已经将情况向区里以及市里的渔业部门作过反映,但均被告知“由于能力有限,无法处理”。吴兴国和其他村民一致认为,正是村干部的默许与相关部门的“光打雷不下雨”才导致非法采砂如此猖狂。
采砂船老板:巨额利润是主要诱因
记者在从黄瓜岛回来之后走访了一些莆田市民,他们普遍认为是经济利益的驱使鼓动着采砂队伍铤而走险。采砂队伍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一股力量?记者从一位正在从事采砂船营运的人士处了解到,他们有当地干部这把保护伞!据他介绍,去年以来,采砂老板以承包的形式上交1年几十万元的保护费,以此换来“干部们”的保护,具体的金额他则不方便透露。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也曾在黄瓜岛上为一些沙场开采过沙子,现在已经转战黄瓜岛隔壁的石城海域进行作业。他告诉记者,之前采砂保护费的金额是每艘船每个月3000元,并由村干部与采砂老板签订合同。从去年开始,双方改为签订承包合同,上交保护费之后,采砂老板可在承包的海域内随意开采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