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提示:
2011年10月17日
2011年10月19日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
解说:
下午3点50放学时间,今天在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校的校门口,我们再也看不到一个佩戴绿领巾的学生。短短五天时间,一个刚刚施行就被叫停的措施,从戴上到摘下,学生们胸前的小小变化,背后却是社会各界对于这所学校教育方式的巨大争议。根据媒体的公开资料显示,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位于当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身是一所名为未央区贾村小学的公办农村学校,2008年,学校被未央区政府确定为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与此同时,近几年来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更为细致明确,那就是办特色学校、生态学校、做人性化教育,而学生培养目标则是塑造素质全面、个性分明、性格完善、健康快乐的新一代少年。如今,面对着适得其反的效果和铺天盖地的讨伐,校方又是怎样看待如此激励方法呢?
记者:
有没有想到过这次的“绿领巾”事件能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反响?
陈宏:
这个是绝对没有想到的。
记者:
为什么没有想到呢?
陈宏:
因为从现在媒体上所看到的这些声音,甚至对教育都产生了质疑,但是我觉得应该相信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来说,我们是有爱心,是有责任心的。我们的初衷一定是为了所有孩子的健康成长的,所以在这样一个初衷下,活动最后产生了这样一个反响,我想谁都不会想到。因为我们都是做家长的,我们谁也不愿意说我们自己的孩子是差生,我们学校尊重孩子,如果说我们是用“绿领巾”来给一些差生戴,我想伤害的不仅仅是孩子,伤害了所有人,如果这样一个评价,一定要这样论断的话,伤害了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我们几十年的工作,包括我们在这所学校里边所付出的是一种最大的伤害。
解说:
学校对教育方法形式上的变革掩饰不住实质的尴尬,媒体的报道中关于学生和家长的不同感受成为引发争议的导火索。而面对这次的“绿领巾”事件,教育工作者施进军认为,学校方面除了违反义务教育法,违背了教育规律之外,更显示出学校教育理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