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蓦寒小桥流水...吧 关注:597贴子:47,222
  • 13回复贴,共1

西安校长为给学生戴绿领巾事件道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校长就绿领巾事件表示歉意,称对孩子、家长产生心理影响,并称初衷是为孩子健康成长。其称,“用绿领巾给 差生戴”的论断,不仅仅伤害孩子,也伤害了所有教育工作者。2011年10月19日央视《新闻1+1》播出《这个“绿色”不环保!》,以下是节目实录:



1楼2011-10-21 07:52回复



    2楼2011-10-21 07:52
    回复
      白岩松戴绿色领带声援绿领巾学生
        (节目导视)
        解说:
        功利教育,残忍教育,严酷等级制,教育软暴力,拿无知当创新,对孩子心智的粗暴扼杀,一所小学如何面对这排山倒海般的责问和声讨?
        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办公室主任 冯老师:
        毕竟这个东西我们也是在尝试过程中,如果家长觉得实在过不去的话,学校都会考虑一下。
        解说:
        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一条绿领巾究竟试验出什么呢?
        学生家长1:
        你现在急于下结论,不是对孩子打击性更大了。
      


      3楼2011-10-21 07:53
      回复
        字幕提示:
          “绿领巾”很傻很邪恶的教育暴力
          小学生戴“绿领巾”比抽教鞭还恶毒
          “绿领巾”激励之术,还是“象形之刑”
          解说:
          今天铺天盖地的批评,群情激愤的讨论,让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给部分学生佩戴“绿领巾”事件继续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今天,在这所小学放学的队伍里已经看不到绿领巾。今天,这所小学的校长也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6楼2011-10-21 07:54
        回复
          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校长 陈宏:
            不管之前有什么,但是这之后一定会对孩子已经产生了心理上的甚至于家长心理上的一种影响,那么对于这样的影响,我在这儿,作为学校的领导真的是表示非常的歉意。
            解说:
            就在昨天,陕西省少工委在官方微博发布信息,表示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相关规定,表示坚决反对,并要求西安市少工委等相关单位立即前往学校进行纠正。也就是在昨天,西安市未央区少工委及区教育主管部门在得知情况后,立即叫停了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此项做法,昨天第一实验小学也紧急召开了家长会。
          


          7楼2011-10-21 07:54
          回复
            陈宏:
              所以大家不久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说我们能不能像我们以往一样,只要孩子有愿望,只要孩子有亮点,就给他一个称号,所以也说到,也有很多地方也有这样的做法,而且效果也很好。
              解说:
              10月14日,该校90多名一年级学生中约有一半学生都收到了学校发放的绿领巾。从发放到叫停,紧紧五天时间,但是一条绿领巾对刚刚进入小学的几十名孩子来说,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9楼2011-10-21 07:55
            回复
              字幕提示:
                2011年10月17日
                2011年10月19日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
                解说:
                下午3点50放学时间,今天在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校的校门口,我们再也看不到一个佩戴绿领巾的学生。短短五天时间,一个刚刚施行就被叫停的措施,从戴上到摘下,学生们胸前的小小变化,背后却是社会各界对于这所学校教育方式的巨大争议。根据媒体的公开资料显示,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位于当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身是一所名为未央区贾村小学的公办农村学校,2008年,学校被未央区政府确定为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与此同时,近几年来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更为细致明确,那就是办特色学校、生态学校、做人性化教育,而学生培养目标则是塑造素质全面、个性分明、性格完善、健康快乐的新一代少年。如今,面对着适得其反的效果和铺天盖地的讨伐,校方又是怎样看待如此激励方法呢?
                记者:
                有没有想到过这次的“绿领巾”事件能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反响?
                陈宏:
                这个是绝对没有想到的。
                记者:
                为什么没有想到呢?
                陈宏:
                因为从现在媒体上所看到的这些声音,甚至对教育都产生了质疑,但是我觉得应该相信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来说,我们是有爱心,是有责任心的。我们的初衷一定是为了所有孩子的健康成长的,所以在这样一个初衷下,活动最后产生了这样一个反响,我想谁都不会想到。因为我们都是做家长的,我们谁也不愿意说我们自己的孩子是差生,我们学校尊重孩子,如果说我们是用“绿领巾”来给一些差生戴,我想伤害的不仅仅是孩子,伤害了所有人,如果这样一个评价,一定要这样论断的话,伤害了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我们几十年的工作,包括我们在这所学校里边所付出的是一种最大的伤害。
                解说:
                学校对教育方法形式上的变革掩饰不住实质的尴尬,媒体的报道中关于学生和家长的不同感受成为引发争议的导火索。而面对这次的“绿领巾”事件,教育工作者施进军认为,学校方面除了违反义务教育法,违背了教育规律之外,更显示出学校教育理念的问题。
              


              14楼2011-10-21 07:56
              回复
                电话采访: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秘书长 施进军:
                  做这个事情的老师他没有遵循有教无类的理念进行教育,不能简单地给他们贴一个标签。教育方法是可以创新的,但是他不能违背教育规律这个前提,它是违背了这个前提进行的盲目的创新,这样的创新属于伪创新。
                  主持人:
                  其实我作为一个从教师家庭里走出来的一个人,我愿意理解刚才校长所说的一切,而且我也愿意相信她所说的一切。但是对于校长以及这个学校的很多老师来说,可能要思考这样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这件事出来之后你说是非常好的出发点,但是这么大比例的人都反对,这是第一个要思考的。第二个就是,是不是出发点就好就一定这个事情就正确了,其实我们中间的很多伤害都是由很好的出发点所造成的。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因为爱就很用力地拥抱自己的孩子,搂抱自己的孩子,最终形成了一种窒息,你觉得这种好的出发点的爱是爱还是害呢?所以我觉得我们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不过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大家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比如有的是从批评的角度,像魏英杰 (微博),专栏作家就说:“这条绿领巾像一堵无形的隔离墙,把孩子分成两种人,并在他们的心灵埋下恨的种子,爱的教育被漠视了,恨的教育在肆意生长,最终将培养出什么样的接班人恐怕不难预见。”
                  但是也有另外的,《中国青年报》的评论员曹林又表达了他的困惑。“虽然我也不认同绿领巾,但是舆论对于绿领巾这么大的反对声,让我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教育惩罚的界限在哪里。好像现在舆论是容不得对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半点惩罚式的教育的,学校和教师稍有半点儿惩罚之举,比如哪怕只是批评几句,或是罚站一下,便会招来一片骂声。很多老师都跟我聊过,舆论过度保护孩子,让他们非常茫然,不允许半点儿惩罚,他们不知道怎么教孩子了。”
                  是,这个时候他又引出A面和B面,我们是不是也需要给孩子一点挫折教育呢?听听专家怎么说。
                


                15楼2011-10-21 07:57
                回复
                  电话采访: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劳凯声:
                    正面的强化和负强化两种教育方法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都是需要的,但是作为一个老师来说,在实施负强化,也就是批评的、否定的、处分的方法要特别谨慎,也就是说必须要在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人权利,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的基础上来帮助他们、要求他们。那么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的目的,但是这种标签式的做法很容易最后被解读成为就是一种按好坏来做的分类。最终,我觉得我们的任何一种教育的措施、教育的方法还是要看它的效果,也就是说它对孩子来说,它是起到了正面的促进的作用呢,还是对孩子的发展起了一种损害的作用。
                    主持人:
                    其实在这件事情上让我感到最沉重的恰恰不仅仅是这一个学校的做法,而是众多的学校,甚至说是我们教育的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包括我们可能每一个人的血液里头都有这样的一种想法,我们总想把人分成好人和坏人,把这个学生分成好学生、差学生,但你的标准是什么呢?最后演变成用学习好来评价,那我也有很多学习不好的同学宅心仁厚,非常棒,你去怎么评价呢?另外,人是复杂的,在80年代的时候我读过一本书叫《性格组合论》,它教给我人不是分成好人和坏人,每一个人都有好和坏,看你激活的他什么。我自己在上小学、在上中学的时候,有的时候是好学生,但也有相当长的时间是不好的学生,但我幸运的是,我身边所有的老师在我不好的时候依然鼓励我,让我渡过那个难关,最后慢慢的成长。难怪有人说,每人回想自己的成长来说都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历史,真的是这样吗?那涉及到“绿领巾”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所有人都有点反应过渡了呢?来,我们接着往下观察。
                    解说:
                    在上海闵行区实验小学所有一年级小学生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光荣和喜悦,因为他们即将加入小红星儿童团,而仪式主要的内容之一就是佩戴上象征着祖国的小苗苗的“绿领巾”。
                  


                  16楼2011-10-21 07:57
                  回复
                    说实话 我现在想去看看韩寒的博客更新了没有


                    21楼2011-10-21 09:39
                    回复
                      我真想不通学校当初这个是怎么通过然后实行的


                      来自手机贴吧22楼2011-10-21 10:25
                      回复
                        是不感到自卑。


                        来自掌上百度24楼2011-10-21 23:12
                        回复
                          哎,教育部。。。我都吐槽无力了。。。


                          来自手机贴吧25楼2011-10-22 00:03
                          回复
                            辛苦…人类真不好当


                            IP属地:广西来自掌上百度26楼2011-10-25 00: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