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吧 关注:83,326贴子:791,518

各宫名称之变迁,一起来补充吧~~哟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刚才在百度知道上看见有人提问,所以就参照平面图在网上一一查找了一下...可能不是特别完整,会有疏漏的地方,望补充~~~哈哈,看电脑看的都重影了


IP属地:辽宁1楼2011-10-21 22:56回复
    --神武门是紫禁城的北门,明永乐十八年建成,明称玄武门。清康熙是改成神武门。
    --英华殿始建于明代,初曰隆禧殿,隆庆元年更为今名,
    --咸福宫。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初名寿安宫。嘉靖十四年更名为咸福宫。清沿明朝旧称,
    --储秀宫建于明永乐年间,初名寿昌宫,嘉靖十四年更名储秀宫。
    --长春宫,明永乐十八年建成,初名长春宫,嘉靖十四年改称永宁宫,万历四十三年复称长春宫。
    --翊坤宫始称万安宫,明嘉靖时改称翊坤宫,清沿用明朝旧称。
    --太极殿原名未央宫,因嘉靖皇帝的生父兴献王朱佑杬生于此,故于嘉靖更名启祥宫,清代改称太极殿。
    --永寿宫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初名长乐宫。嘉靖改名毓德宫,万历又更名为永寿宫。
    --漱芳斋位于重华宫东侧,原为乾西五所之头所,始建于明永乐,清乾隆帝即位后,改乾西二所为重华宫,遂将头所改为漱芳斋,并建戏台,作为重华宫宴集演戏之所。
    --延晖阁明代初建时称清望阁,清代改今名。
    --养性斋位于御花园西南,始建于明代,称乐志斋,清代改今名。
    --丽景轩,慈禧太后50大寿,大修储秀宫,以圣母皇太后的身份再次居住储秀宫,时将后殿思顺斋改名为丽景轩。
    --体元殿原为启祥宫后殿,清咸丰将此殿改为前后开门的穿堂殿,咸丰御笔匾题“体元殿”。
    --寿安宫。始建于明代,初名咸熙宫,嘉靖改称咸安宫。乾隆皇帝为庆贺皇太后六十寿诞,将此宫修葺一新后改称寿安宫。乾隆二十五年,为皇太后七十圣寿庆典,在院中添建一座3层大戏台。嘉庆四年将戏台拆除,扮戏楼改建为春禧殿后卷殿。
    --御花园,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雍正改称御花园。
    --弘德殿为乾清宫之西小殿,始建于明代,初名雍肃殿,明万历十四年改今名。
    -- 诚肃殿,为紫禁城斋宫的后寝殿,建于雍正九年,初名孚颙殿,明代时,这里是神霄殿,是供奉死去太后的道教宫殿,东临弘孝殿(今毓庆宫后部),南邻内东膳库(今斋宫前殿)。
    --延禧宫位于东二长街东侧。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初名长寿宫。嘉靖十四年改称延祺宫。清代又改名为延禧宫。类推各宫门等。
    --景仁宫,明永乐十八年建成,初曰长宁宫,嘉靖十四年更名景仁宫。
    -- 永和宫,明永乐十八年建成,初名永安宫,嘉靖十四年更今名。清沿明旧。
    --承乾宫,明永乐十八年建成,初曰永宁宫,崇祯五年八月更名为承乾宫。清沿明旧称。
    --景阳宫明永乐十八年建成,初名长阳宫,嘉靖十四年更名景阳宫。
    --钟粹宫,明永乐十八年建成,初曰咸阳宫,明嘉靖十四年更名钟粹宫,隆庆五年改钟粹宫前殿曰兴龙殿,后殿曰圣哲殿,为皇太子居处,后复称钟粹宫。
    -- 天穹宝殿始建于明代,初名玄穹宝殿。清顺治朝改建,后避康熙皇帝讳更名为天穹宝殿。
    -- 皇极殿,为宁寿宫区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初名宁寿宫。乾隆三十七年至四十一年改建宁寿宫一区建筑时,将宁寿宫改称为皇极殿,
    --上驷院,清代内务府所属的三院之一(三院是上驷院、奉宸苑、武备院),掌管宫内所用之马。清初沿用明代之制,设御马监,后又改称为阿敦衙门,康熙十六年改称上驷院。
    --太和殿明永乐十八年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类推太和门等。
    --中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明初称“华盖殿”,嘉靖时遭遇火灾,重修后改称“中极殿”,现天花内构件上仍遗留有明代“中极殿”墨迹。清顺治元年,清皇室入主紫禁城,第二年改中极殿为中和殿。
    --,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初名谨身殿,嘉靖时遭火灾,重修后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其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
    --南三所位于外朝东路文华殿东北,为一组殿宇的总称。明朝这一带有端敬殿、端本宫,为东宫太子所居。其中原有殿名“撷芳殿”,清康熙年间太子允礽之宫人于此居住。乾隆十一年(1746年)在撷芳殿原址兴建三所院落,作为皇子居所。因其位在宁寿宫以南,故又称“南三所”,也称“阿哥所”或“所儿”,嘉庆朝以后多以“撷芳殿”代称整组建筑。
    --咸安宫,清内务府在宫内开设的官学设于此,称咸安宫官学。 清雍正七年在宫内设官学,原址位于寿康宫后、长庚门内的咸安宫,为明代建筑,天启年间客氏曾居之。乾隆十六年(1751),咸安宫改建后称寿安宫,为皇太后、妃等居住之所。
    --体仁阁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明初称文楼,嘉靖时改称文昭阁,清初改称体仁阁。
    --协和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初名左顺门。嘉靖三十六年四月,三大殿因雷击起火,延及左、右顺门,翌年重建。嘉靖四十一年九月改称会极门。万历二十五年六月,“三殿又灾”,殃及会极门,至天启年间才重建。清顺治初年重修并改称


    IP属地:辽宁2楼2011-10-21 22:56
    回复
      --熙和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初名右顺门。明嘉靖三十六年四月因三大殿火灾被焚毁,次年重建。嘉靖四十一年九月改名归极门。万历二十五年六月再度烧毁,天启年间重建。顺治二年五月改名为雍和门,乾隆元年为避雍正皇帝讳而改为熙和门。


      IP属地:辽宁3楼2011-10-21 22:57
      回复
        就先写了这些...


        IP属地:辽宁4楼2011-10-21 22:59
        回复


          IP属地:河北5楼2011-10-22 00:03
          回复
            明.宫后苑——清.御花园
            之内
            明.清望阁——清.延晖阁
            明初.对育轩——明嘉靖.玉芳轩——清.位育斋
            明.毓翠亭、金香亭——清.玉翠亭、凝香亭
            另:保和殿在临时作为康熙寝宫时称“位育宫”并在崇台上建有东西配殿。


            IP属地:上海6楼2011-10-22 01:58
            回复
              明初.西宫——明宣德.仁寿宫——明嘉靖.慈宁宫——清.慈宁宫
              明初.东宫——明正统.清宁宫——明天启.慈庆宫——明崇祯.端本宫——清乾隆.南三所
              明嘉靖.慈庆宫——明崇祯(?或更早些).仁寿宫——清康熙.宁寿宫


              IP属地:上海7楼2011-10-22 02:18
              回复


                9楼2011-10-22 11:05
                回复
                  惊讶地发现宫后苑(御花园)是景泰六年(1455)增建的……


                  IP属地:上海10楼2011-10-22 13:16
                  回复
                    弄错了……明永乐十五年出现“宫后苑”的记载,景泰六年增建,称“御花园”。


                    IP属地:上海11楼2011-10-22 13:31
                    回复
                      哈哈,越来越完整啦


                      IP属地:辽宁12楼2011-10-22 20:39
                      回复



                        13楼2011-10-22 21:12
                        回复
                          厉害


                          14楼2011-10-23 14:12
                          回复
                            对于钟粹宫,真有些感慨,有多少人熟悉其建筑历史价值呢?
                            其七檩六架椽抬梁式构架的木构架、斗栱法式与楠木材都是永乐原物……
                            “彻上露明造”内部梁架在慈安改造前还很完好……
                            檐柱、金柱的侧脚、升起仍有唐宋遗风……
                            比起面目全非的钦安殿,这一小院前殿似乎更有价值……


                            IP属地:上海15楼2011-10-24 20:20
                            回复
                              问,明朝时乾清门前面是不是真的有云台门的存在
                              如果有,大致在今天那个地方,又是何时何因毁的


                              16楼2011-10-25 10: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