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开始的时间是鲁隐公元年。当然左丘明如果是依照孔子的《春秋》来写历史的话,他就没有选择,只能从鲁隐公开始他的写作。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鲁隐公是周平王时代的人,周平王是东迁的第一位天王,而鲁隐公是位让位的贤君。如果周平王能够祈天永命、绍开中兴,鲁隐公能够弘宣祖业、光启王室,有会重现西周时代美好的文武之业,所以才选择了从鲁隐公开始。这是杜预的见解。
我们知道,司马迁的<史记>的本纪开篇是五帝,世家的第一是吴太伯,列传的第一是伯夷叔齐,太史公这样安排的涵义是什么呢?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是禅位天下的;吴太伯也是禅位君位的;伯夷叔齐也是禅位君位的。
但太史公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当然有他的意图。但孔子的《春秋》安排从鲁隐公开始,当然也表明着孔子的意图。因为鲁隐公是位让位的贤君。如果不是历史观的相同,那么太史公一定受到了《春秋》的影响。
鲁隐公的父亲是鲁惠公,而他的母亲是声子。鲁隐公为什么会成为一个让位的贤君,还得从他的母亲声子说起。
声子不是鲁惠公的妻,只是妾。鲁惠公的妻是孟子,左传称谓孟子的名词是“元妃”。元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第一个,二是最大的。可见鲁惠公在娶孟子前,没有纳妾。在这里存在着一个很有意思的前置话语,就是国君,在没有娶妻前,可以纳妾。
但孟子死时,没有自己亲生儿子,是否有女儿,不敢下结论,这样鲁惠公就没有嫡子。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声子被鲁惠公进位为继室。什么是继室呢?就是虽掌有内宫的最高权力,但却没有妻或者说是夫人的名份。声子是个什么身份的人呢?她有以下几种可能,或是孟子的妹妹,或是孟子的侄女,或是与孟子同姓的诸侯国陪嫁的女子。我们知道,子是宋国的姓。
如果事情至此,没有什么变故的话,声子就一直做她的继室好了。但此时宋国国君宋武公得了一个女儿。有了女儿也没有什么,但这个女儿与别人不同,这女孩的手纹看上去很象“鲁夫人”。
我们不知道,宋武公是在这女孩多大时发现有这个现象。但鲁惠公知晓此事当然愿意娶这女孩,而宋武公当然也想把这女孩嫁给鲁国国君。因为这是天意,是吉祥的表示!这女孩就是仲子。
声子有个儿子名叫息姑,就是鲁隐公。仲子嫁给鲁惠公后也有了儿子名叫轨,就是鲁桓公。从地位上讲,声子与仲子没有区别。但鲁惠公娶仲子不就是因为仲子手上的“鲁夫人”吗?什么是夫人?就是正妻。但这只是鲁惠公心理的意思,并没有付诸行为,也就是说并没有立仲子为夫人。
但在鲁惠公薨后,必须有人继位。在没有夫人的情况下,鲁隐公的母亲是继室,也就是在内宫是最高地位的。那么从常理上讲,由鲁隐公做鲁国国君是当然的。
就这样,在周平王的四十九年,也就是公元前722年,息姑成为了鲁国的国君,他就是鲁隐公。这就是春秋时代的开始。这是一个让人着迷的时代,这是一个真正的人的时代。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但鲁隐公只是认为自己在摄行君王的权力而已。他认为父亲的意向是由弟弟轨来继位的。所以他就拥立弟弟轨为太子,自己暂行君权,待弟弟成人后,再将权力交还。这就是为什么说,鲁隐公是位让位的贤君的理由之一。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鲁隐公是周平王时代的人,周平王是东迁的第一位天王,而鲁隐公是位让位的贤君。如果周平王能够祈天永命、绍开中兴,鲁隐公能够弘宣祖业、光启王室,有会重现西周时代美好的文武之业,所以才选择了从鲁隐公开始。这是杜预的见解。
我们知道,司马迁的<史记>的本纪开篇是五帝,世家的第一是吴太伯,列传的第一是伯夷叔齐,太史公这样安排的涵义是什么呢?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是禅位天下的;吴太伯也是禅位君位的;伯夷叔齐也是禅位君位的。
但太史公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当然有他的意图。但孔子的《春秋》安排从鲁隐公开始,当然也表明着孔子的意图。因为鲁隐公是位让位的贤君。如果不是历史观的相同,那么太史公一定受到了《春秋》的影响。
鲁隐公的父亲是鲁惠公,而他的母亲是声子。鲁隐公为什么会成为一个让位的贤君,还得从他的母亲声子说起。
声子不是鲁惠公的妻,只是妾。鲁惠公的妻是孟子,左传称谓孟子的名词是“元妃”。元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第一个,二是最大的。可见鲁惠公在娶孟子前,没有纳妾。在这里存在着一个很有意思的前置话语,就是国君,在没有娶妻前,可以纳妾。
但孟子死时,没有自己亲生儿子,是否有女儿,不敢下结论,这样鲁惠公就没有嫡子。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声子被鲁惠公进位为继室。什么是继室呢?就是虽掌有内宫的最高权力,但却没有妻或者说是夫人的名份。声子是个什么身份的人呢?她有以下几种可能,或是孟子的妹妹,或是孟子的侄女,或是与孟子同姓的诸侯国陪嫁的女子。我们知道,子是宋国的姓。
如果事情至此,没有什么变故的话,声子就一直做她的继室好了。但此时宋国国君宋武公得了一个女儿。有了女儿也没有什么,但这个女儿与别人不同,这女孩的手纹看上去很象“鲁夫人”。
我们不知道,宋武公是在这女孩多大时发现有这个现象。但鲁惠公知晓此事当然愿意娶这女孩,而宋武公当然也想把这女孩嫁给鲁国国君。因为这是天意,是吉祥的表示!这女孩就是仲子。
声子有个儿子名叫息姑,就是鲁隐公。仲子嫁给鲁惠公后也有了儿子名叫轨,就是鲁桓公。从地位上讲,声子与仲子没有区别。但鲁惠公娶仲子不就是因为仲子手上的“鲁夫人”吗?什么是夫人?就是正妻。但这只是鲁惠公心理的意思,并没有付诸行为,也就是说并没有立仲子为夫人。
但在鲁惠公薨后,必须有人继位。在没有夫人的情况下,鲁隐公的母亲是继室,也就是在内宫是最高地位的。那么从常理上讲,由鲁隐公做鲁国国君是当然的。
就这样,在周平王的四十九年,也就是公元前722年,息姑成为了鲁国的国君,他就是鲁隐公。这就是春秋时代的开始。这是一个让人着迷的时代,这是一个真正的人的时代。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但鲁隐公只是认为自己在摄行君王的权力而已。他认为父亲的意向是由弟弟轨来继位的。所以他就拥立弟弟轨为太子,自己暂行君权,待弟弟成人后,再将权力交还。这就是为什么说,鲁隐公是位让位的贤君的理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