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流花河吧 关注:754贴子:5,340

【流花河畔】君心无审,遥不可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流花河畔的故事,不管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看后总让人带着一丝念念不忘的惆怅。
春若水自不必说了,她美丽洒脱,敢爱敢恨,却凄凉收场。
而那位作为反角出场的朱高煦,作者书中也不吝给他的褒扬之辞,他帅气逼人、勇猛果敢,最后却是悲惨丧生。
有的评家曾指出,这篇小说中能对得上题目的人只有朱高煦,只有他才是指挥千军万马的人,才称得上饮马流花河。这种说法乍一听觉得无法接受,因为习惯了第一主角温文尔雅、武艺高强的道德典范——君无忌。因为太喜欢这本小说,多看了几遍,却发现还挺有点那个意思的。闲来无事就生是非,效仿刘心武读红楼梦的路子,试图读出点文字之间、纸面之下的东西来——
随便说说哦,不同意的朋友尽管拍砖。


IP属地:江苏1楼2011-10-25 11:17回复
    开始我的《红楼梦》式的解读《饮马流花河》。
    这是一本历史小说,真正的主角只有一个“朱高煦”,而且是历史上的朱高煦,而不是一个顶着朱高煦的名字的普通小说人物。所以,有的评家说这个小说里反面角色可以随便按其他王爷的头上,我不同意这种说法。
    主角是朱高煦,就是那个很可恨、毁了若水一生幸福的人。在几个主要人物中——君、春、沈、朱,他是唯一真实的人物,其他人都是围绕他而虚构出来的。
    特别要提的是,我们最喜爱的春若水,其实是朱高煦的影子——将朱高煦的人物特征映射到一个女子身上。
    


    IP属地:江苏2楼2011-10-25 11:46
    回复
      假如你是一棵仙人掌,我也愿意忍受所有的痛来抱着你。 今天看到的这句话,觉得很适合某女对某男的感情。


      3楼2011-10-25 12:55
      回复
        秋天,咋不继续了?等着呢!


        4楼2011-10-26 22:08
        回复
          惊了……等详解


          IP属地:河南5楼2011-10-27 10:01
          回复
            春若水——因为善良而美丽、因为美丽而任性,因为任性而凄凉。
            春若水的故事,并不是一开始就注定凄凉的。
            一个女孩子,在豆蔻年华的时节,喜欢上一个谜一样的男子。但是后来她并不能和他有所发展,而是在各种原因的促成下嫁给了另一个男子。这种桥段不要说是小说里的熟套,就是普通的女孩,很多也有这样的心路历程。而且在大部分女子而言,这种心结并不会影响她的婚姻幸福,最多偶然忆起往事时闪过一丝小小的怅然。
            造成悲剧的是若水自己的任性。
            春小太岁小打小闹的任性就不必再提了,这些都不是造成她孑然一身的原因。春若水就是一个很“作”的妻子,碰到了一个容忍度颇高的丈夫——朱高煦。他很有耐心:“你就‘作’吧,反正人已经嫁给我了,还能翻过天去?”事情基本上是按照朱高煦的设想在发展的:春若水虽然不情愿,还是乖乖地嫁过来了;虽然守身如玉,在朝夕相处中态度也慢慢软化。像春若水这样善良、细腻、敏感的女孩,不可能对别人的宠爱迁就无动于衷。她很抗拒这个发展趋势,但是她自己也感受到了这一点,并且很纠结,她懊恼自己为什么会下意识地出手救朱高煦。
            如果只是这一点小纠结还不会造成后面的问题。为春若水的婚姻蒙上阴影的是两个女孩的死:穗儿和冰儿。虽然若水很好,我也很喜欢这个人物,但我还是要谴责她,是她的任性间接或直接造成了这两个女孩的死。也是因为这两个女孩的死,造成了她与朱高煦的婚姻在矛盾并没激化的条件下突然死亡。


            IP属地:江苏6楼2011-11-15 19:17
            回复
              先说穗儿。
              穗儿是个善良、软弱得没有一点杀伤力的女子,她别无所求,就想从一而终地侍奉自己委身的男人。她也有一点嫉妒心,看到春若水的美貌也担心自己会失宠。但一来自己本来就不想争宠,二来是太爱那个男人了,连带着那个男人看上的女人她也仰视。她帮助春若水脱困,以为春若水不会嫁进来;发现春还是嫁了以为受骗要拼命,但最终还是不敢伤害若水。她对朱高煦用情很深,朱把她送人就是把逼上死路;同时,她对春若水是有恩的,春有责任救她。这两点春若水都很清楚,所以春若水才会替她向朱高煦陈情。但是任性的春大小姐可能从来没向别人求过情,她和朱高煦的那段话,是以求情开始、以闹脾气结束,后来就不了了之、再也不提了。以她在王府中尊贵的身份,朱高煦对她如珠如宝,聪明的她也知道收服马总管这样的人为己所用,可是却任由穗儿被那个狼心狗肺的人送走。刺客来时她下意识出手救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是赚了朱高煦一个天大的人情,此时也没有想起为可怜的穗儿讨一条活路。只能说我们的春大小姐不是不善良,而是太任性,脾气上来只知道和朱高煦赌气就忘了穗儿。直到穗儿的死讯传来,若水的心情应该是既气愤朱高煦薄情又悔恨自己误事。从此春若水和朱高煦开始缓和的关系急转恶化。


              IP属地:江苏7楼2011-11-15 19:51
              收起回复
                继续等楼主的高论,嗑个花生,慢慢看。


                8楼2011-12-18 17:02
                回复
                  穗儿的死“间接”地由春若水的任性导致= =这也太间接了,暂不细论,楼主继续啊


                  IP属地:河南9楼2011-12-19 11:15
                  回复
                    再说冰儿。
                    冰儿是个漂亮、伶俐的小丫头,所以会见风使舵、会讨人喜欢:春若水喜欢她,把她视作心腹;到了汉王府,朱高煦也很喜欢她。她就是个小人物,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所以她必须时刻去迎合掌握她命运的人。春若水未嫁时,她是小姐的丫鬟,所以她事事以小姐为中心;春若水嫁入王府,她立刻感觉到了另一重压力。在来自王权的压力下,她屈服了,主要是她不像春若水那样心有所属,小琉璃对她来说只是个玩伴。在重压和引诱下,冰儿的情感转向是很正常的事。她向朱高煦告发君无忌的藏身之处不是简单的卖主求荣,她和春若水的感情基础很深,不至于这么做。在她的潜意识里,可能觉得君无忌是个影响小姐和自己的麻烦,解决了他,小姐就不会总想着离开这里,自己也可以安享王府了尊贵生活。而这个选择让春若水怒不可遏,终于在冲动之下杀死了冰儿。冰儿为自己的告密行为付出了最沉重的代价,死前悔不该贪念荣华富贵。另一方面,春若水也为自己的行为悔恨不已,因为冰儿即使有错也罪不致死,春若水与丈夫分庭抗礼、密会前男友本身就不符合社会规范。从冰儿的身份地位来看,这是她的理性选择。冰儿的选择将促使春若水回到社会规范的轨道上,同时也是否定她之前的做法。这才是骄傲的春若水最无法接受的地方,所以她知道真相后的第一个反应,不是去救君无忌,也不是去找朱高煦算账,而是对付冰儿。
                    冰儿死了,一尸两命。如果上次穗儿的死,春若水的间接责任很有限,只是为春若水和朱高煦的“慢热”的婚姻添上阴影。而这次冰儿直接死在了若水的手里,则是彻底结束了春若水和朱高煦继续的可能,她只能孤身漂泊。
                    


                    IP属地:江苏10楼2012-01-31 14:14
                    收起回复
                      朱高煦——因为勇猛而出众,因为出众而跋扈、因为跋扈而悲惨。
                      历史上的朱高煦是个有点特别的人物,特别的能干、特别地骄横,连失败后被胜利者书写的史书记载都掩不住其才干和锋芒。同时,他的下场也特别悲惨,成了一个让人笑不出来的笑话。我想,作者写这本书、对这个人物应该不是为了贬低他或是笑话他,而是久久的叹息。


                      IP属地:江苏11楼2012-02-16 12:27
                      回复
                        书中最后一回:朱高煦死后君无忌来到他的坟前祭拜,看到“杜鹃花在霪霪细雨里,渲染着一山的红,像是沙场壮士淌流的鲜血……”,就是对一个曾经对抗异族立过战功、却惨死于内斗的军人的叹息。


                        IP属地:江苏12楼2012-02-16 13:03
                        回复
                          春若水是朱高煦的影子。虽然,对朱高煦的悲惨下场有诸多叹息,也不得不承认,和春若水一样,这也是他自己“作”出来的。
                          春若水是任性,朱高煦是跋扈。他们两人都要自己的心魔:春若水的心魔是君无忌——一个貌似对其怀有情愫的青年侠客;朱高煦的心魔是太子名位——皇帝老爹仿佛曾经答应过传位给他。因此,朱高煦不甘心只做一个远离政治中心的藩王,就像春若水不甘心做一个循规蹈矩的王妃。
                          他们二人其实都在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承诺、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却失去了自己立足之地。


                          IP属地:江苏13楼2012-02-16 13:26
                          收起回复
                            求而不得就是痛苦欲望的根源!


                            14楼2012-02-17 12:39
                            回复
                              楼主文采不错,顶起来再看。


                              IP属地:北京15楼2012-03-06 00: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