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广电局新闻部 作者:李茂华 编辑:姚安民 责任编辑:谢兴余 发布日期:2011-4-12
三年来,通过灾后重建,在我县受灾最重的新鲁镇,一座重建后的希望小学,为这里的老师和孩子们托起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长安希望小学原名龙桥小学,位于新鲁镇龙桥,是新鲁镇受灾较重的农村村小。殷兴太老师,是一名从事了30多年数学教学的乡村教师,三年来,殷老师见证了这所学校发生的变化。
殷兴太告诉记者,他在学校的讲台上已经工作了三十多年,地震之前学校环境比较差,黑板是木质黑板,窗子比较简陋还漏风,桌子是烂桌子。现在的黑板是磁化黑板,写字不吃灰尘,窗户是安的有机玻璃,爱心人士还给他们安了电视机,教室里还有电风扇、日光灯,教学环境比以前好很多,他们工作的心情也愉快。
2009年5月学校竣工后,由于配备了电脑室,新学期在殷老师的课表上,安排了一节电脑课。这让从未接触过电脑的他,面临从未有过的教学挑战。为了尽快运用电脑,年过五旬的他不得不重新拿起书本,从头学起。现在,他已经能够在网上下载一些课件,自己也能够做一些简单的课件,教育教学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灾后重建,在改善学校环境的同时,也改变了这所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甚至改变了整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在长安希望小学现有的25位老师中,有22位老师都和殷兴太一样年过半百。灾后重建给这些乡村老教师,提供了崭新的教学平台,也注入了全新的教育思维。
长安希望小学校长廖明说,地震给学校带来了损失,但更多的是给他们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平台,他们要利用好现在好的教育设备和教学条件,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技能培训,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微机室、图书室等平台作用,丰富学生知识,扩展知识面,真正把学校建成知识型、书香型农村小学。
如今,安全舒适的教学楼,崭新的现代教学设备,焕然一新的课堂,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给600多名农村孩子托起了一片崭新的学习天地。
学生吴青蓉高兴地说,他们现在的学校环境十分优越,每周都要上电脑课,每周星期三还会去看图书,阅读能力也比以前好了很多,六一儿童节他们还将准备组织一次书写比赛。
据介绍,这所学校由爱心人士周长安和资阳市援建,建成后更名为长安希望小学,总投资近200万元,是新鲁镇最早投入使用的重建学校。新鲁镇受灾重建的学校共有4所,总投资达2580万元,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
三年来,通过灾后重建,在我县受灾最重的新鲁镇,一座重建后的希望小学,为这里的老师和孩子们托起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长安希望小学原名龙桥小学,位于新鲁镇龙桥,是新鲁镇受灾较重的农村村小。殷兴太老师,是一名从事了30多年数学教学的乡村教师,三年来,殷老师见证了这所学校发生的变化。
殷兴太告诉记者,他在学校的讲台上已经工作了三十多年,地震之前学校环境比较差,黑板是木质黑板,窗子比较简陋还漏风,桌子是烂桌子。现在的黑板是磁化黑板,写字不吃灰尘,窗户是安的有机玻璃,爱心人士还给他们安了电视机,教室里还有电风扇、日光灯,教学环境比以前好很多,他们工作的心情也愉快。
2009年5月学校竣工后,由于配备了电脑室,新学期在殷老师的课表上,安排了一节电脑课。这让从未接触过电脑的他,面临从未有过的教学挑战。为了尽快运用电脑,年过五旬的他不得不重新拿起书本,从头学起。现在,他已经能够在网上下载一些课件,自己也能够做一些简单的课件,教育教学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灾后重建,在改善学校环境的同时,也改变了这所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甚至改变了整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在长安希望小学现有的25位老师中,有22位老师都和殷兴太一样年过半百。灾后重建给这些乡村老教师,提供了崭新的教学平台,也注入了全新的教育思维。
长安希望小学校长廖明说,地震给学校带来了损失,但更多的是给他们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平台,他们要利用好现在好的教育设备和教学条件,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技能培训,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微机室、图书室等平台作用,丰富学生知识,扩展知识面,真正把学校建成知识型、书香型农村小学。
如今,安全舒适的教学楼,崭新的现代教学设备,焕然一新的课堂,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给600多名农村孩子托起了一片崭新的学习天地。
学生吴青蓉高兴地说,他们现在的学校环境十分优越,每周都要上电脑课,每周星期三还会去看图书,阅读能力也比以前好了很多,六一儿童节他们还将准备组织一次书写比赛。
据介绍,这所学校由爱心人士周长安和资阳市援建,建成后更名为长安希望小学,总投资近200万元,是新鲁镇最早投入使用的重建学校。新鲁镇受灾重建的学校共有4所,总投资达2580万元,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