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生投入3万多元
现在利川特校共7个班,其中培智班3个,4个聋哑班全是复式班。以前智障学生都随聋哑班一起跟班走,不便教学,今年全部分了出来。因为房屋紧张,每间教室都只有十几平方。教室狭小,但每间教室都布置得非常温馨和充实:有丰富多彩的学习园地、有手语标语、有电视机,还有漂亮的装饰图画。负责基建的张主任说:国庆过后,他们就要搬进新教室了!
刚刚竣工的新综合楼建在学校的东北角,投资近300万元,占地面积800平米,建筑面积2300平米,包括普通教室12间,计算机教室、礼堂、图书室、美术室、律动室、仪器室、制作室、教师办公室室等,还有80万元的特教配套设施设备。已经基本完工的操场建设和即将进行的操场软化工程,投入可能超过60万元。党支部书记张通彦算账说:“今年我们学校基建投入每生就达3万元,足见政府对特校的重视程度。”
“离了党和政府,特校根本无法生存。”校长朱梨英感慨良多。她三年前到特校当校长,刚到校第三天就跑了一个学生,因找这个学生,朱校长记忆犹深。前几年几乎每年都要找学生,学校条件逐步改善,今年没有出现学生出走的事,这是她最感欣慰的事情。
利川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特校建设。学校成龘立之初,时任市长的陈武林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2009年秋,利川特校举行建校10周年庆祝活动。市委市政府向有关单位发邀请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峥嵘主持典礼,活动收到爱心捐助13万余元。各方面爱的力量在特校汇聚,朱校长从中看到了学校的希望。
去年春,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了利川特校的经费难题:每年从残疾人保障金中列支20万元用于市特校运转经费,将市特校教师人头经费在原有标准上提高1倍,学生经费按照原有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标准)的3倍纳入财政预算。残联全力支持,民政鼎力相助,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悉心呵护,社会各部门和爱心人士热情相扶,曾经靠乞讨化缘维持运转的利川特校,现在基本有了稳定的经费保障。
朱校长说,下一步,学校建设将主要进行旧楼改造、大门建设和校园绿化,教学上重点围绕职业技术、培优培智和教师继续教育进行突破,争取让更多的残疾孩子成为能够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成为李乙一样的大学生。
一位妈妈带着孩子从办公室门前走过,孩子亲切地向朱校长打招呼:“朱校长,我肥(回)家了,请你到我们家玩!”朱校长动情地说:“这些孩子特别可爱,他们也特别需要爱!”
天色已晚,老师们开始陆续回家。熊老师和另一位生活教师开始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