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姿片吧 关注:11贴子:213
  • 0回复贴,共1

养生就要控制“七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生有太多的想要和得不到,正是这些让我们有了七种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人生亦因为有了它们而精彩纷呈。有了喜怒哀不的人生,就有了喜怒哀乐的众生相。中医认为,情绪影响我们的健康,而人的相貌也在不同的情绪中发生着变化。
喜悦的心情能使人容光焕发。这是因为人的心情和脏腑是互相联系的。《黄帝内经》中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肺,怒胜恐。”
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女人是优雅的,她没有坐地号陶时的窘态;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女人是智慧的,她拥有无声胜有声的淡定;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女人是平和的,她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也就是说,你想让自己优雅得体,超然物外,你就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学学古人控制“七情”的方法吧,或许能够成全你优雅得体、超然物外的理想状态。
养生要“控怒”
《黄帝内经》中说:“怒伤肝”“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古往今来,很多长寿之人养生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到宽容大度,遇事不怒。
养生要“戒躁”
急躁可以导致愤怒、忧愁、悲哀。中医理论认为,一个人思想上安定祥和、没有贪欲,体内的真气就会和顺,精神内守而不耗散,外界的邪气就不能侵犯人体。
当一个人焦躁难耐时,心理失控,削弱了人体的免疫功能,疾病便乘虚而入。所以,身体弱、抵抗力差的人更应戒躁。
养生要“克悲”
春秋时伍子青过文昭关,一夜之间发眉皆白。悲伤过度真能导致
如此大的变化吗,中医的情绪养生告诉我们,若不懂得克悲和节哀,过度伤痛真的会使人早衰或早逝。悲伤时,不要独自咽泪,应当学会寻求安慰来避免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养生要“消愁”
古人曰:“衣食足则形乐而外实,思虑多贝1]志苦而内虚。”这是告诫人们遇到忧愁之事时应当保持情绪的稳定,不要祀人忧天,操心过度,心胸要开阔。“一笑失百忧”,经常看看喜剧片,听听轻音乐,逛逛公园,转移思虑,忘却愁事,用开朗、乐观的态度消解愁怀。何以解忧,唯宽心也。
来自www.herbcharm.com



1楼2011-10-26 10:3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