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吧 关注:175,546贴子:1,366,351
  • 14回复贴,共1

古玉之盘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玉的盘出,自古就有介绍。《玉说》中介绍:“盘旧玉法,以布袋囊之,杂以麸屑,终日揉搓抚摩,累月经年,将玉之原质盘出为成功。
  在这些典籍中,古人介绍古玉盘出的方法都是实践之法,然一些方法均不易操作,其原理也不容易考证。究竟玉的盘出由生变熟是什么机理?盘出之后到底会成什么样子?用什么方法最为科学?玉遇上铁、银、污物、鼻油等后,是否就会盘不出来?这些问题目前难以有个满意的结论。这是因为古人没有说透,而现代人生活节奏很快,不会有人依古法炮制,盘出之玉应该怎样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总之,目前尚无现成的答案。现就个人的认知与实践,意欲谈一下盘功与盘玉的一些见解,供同好共同探求。


1楼2011-10-27 12:23回复
     玉开采之后,在常温常压下,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是十分稳定的。但是一旦遇上酸、碱、高温、强氧化环境,玉分子就会分解成常温常压下的小分子,从而生成新的稳定矿物。玉的受沁,推其原理,是这种化学变化及外源物质介入双重作用的结果。玉的化学结构发生了变化,要使其重新还原到原来的分子结构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因为玉已经失去了原来成矿时的条件,所以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玉的盘出不可能是简单的还原,而是另有其理!
      玉的盘出究竟是什么道理呢?首先要肯定一点,就是玉确实能够盘出,或盘出后确实能使玉的色泽、润度得到改善。在当今许多专著中也有多项介绍。但是诸多专著中均未从化学、物理、矿物转化、有机物参与、物质转化的角度加以论述,所以盘玉机理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以查到。以本人的实践和愚见,玉的盘出主要有如下几个条件:


    2楼2011-10-27 12:23
    回复
        1.受沁浅的皮壳,在人体和物件长期的盘摩下,表皮吃土、积垢和氧化物被磨去,下面玉质得以透露。
        2.干坑、潮坑玉在盘摩的过程中,没有完成的化学变化,受到外源物质、水分氧气、酸碱的参与,进一步完成和稳定。
        3.湿坑、钙化土沁较深的玉,其变质的皮壳受到盘摩之后,光滑程度得到改善,外源水分、有机油脂渗入皮壳,使原来一点不透的皮壳,在透光折射方面得到加强,相对原来的状态,显得圆滑润熟。
        4.水坑玉本来皮壳透润,加上盘功就会去掉沉垢,水头、油头自然重返当初。


      3楼2011-10-27 12:24
      回复
        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


        IP属地:河南5楼2011-10-27 13:15
        回复
          谢楼主,辛苦...


          6楼2011-10-27 18:14
          回复
            学习了


            7楼2011-10-27 21:07
            回复
              学习了-文武意-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1-10-28 11:40
              回复
                不错哇


                9楼2011-10-28 15:53
                回复
                  学习哈!


                  IP属地:浙江10楼2011-10-28 16:06
                  回复


                    13楼2011-10-29 18:09
                    回复


                      IP属地:江苏15楼2011-10-31 09:13
                      回复
                        学习。


                        16楼2011-10-31 22:57
                        回复


                          17楼2011-11-01 11:21
                          回复
                            学习哈!


                            IP属地:浙江18楼2011-11-01 11: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