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立秋的准确时间是8月7日23时41分
针对近日不少公众反映,眼下社会上流传的今年立秋的时间,竟然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 ,有的说是7日立秋,有的说是8日立秋。为此,笔者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历算专家处证实今年立秋的准确时间为7日23时41分。天文专家表示,立秋的时间是相对固定的,不是8月7日就是8月8日,至于具体的几时、几分就不固定了,那需要通过精确计算才能加以确定。
江苏省天文学会专家介绍,8月7日23时41分太阳到达视黄经135度,标志着进入立秋节气。该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气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气温的早晚温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当然,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真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
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各地实际,但与各地真正立秋日期相差较大。秋来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里,首都北京9月初开始秋风送爽,秦淮一带秋天从9月中旬开始,10月初秋风吹至浙江丽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阳一线,1 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到达雷州半岛,而当秋的脚步到达“天涯海角”的海南岛时己快到新年元旦了。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 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此时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 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 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日对农民朋友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是说立秋日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的过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坐等丰收。 此外,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的说法。也就是说,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如果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熟还必致歉收;立秋前刮起北风,立秋后必会下雨,如果立秋后刮北风,则本年冬天可能会发生干旱
针对近日不少公众反映,眼下社会上流传的今年立秋的时间,竟然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 ,有的说是7日立秋,有的说是8日立秋。为此,笔者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历算专家处证实今年立秋的准确时间为7日23时41分。天文专家表示,立秋的时间是相对固定的,不是8月7日就是8月8日,至于具体的几时、几分就不固定了,那需要通过精确计算才能加以确定。
江苏省天文学会专家介绍,8月7日23时41分太阳到达视黄经135度,标志着进入立秋节气。该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气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气温的早晚温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当然,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真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
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各地实际,但与各地真正立秋日期相差较大。秋来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里,首都北京9月初开始秋风送爽,秦淮一带秋天从9月中旬开始,10月初秋风吹至浙江丽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阳一线,1 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到达雷州半岛,而当秋的脚步到达“天涯海角”的海南岛时己快到新年元旦了。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 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此时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 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 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日对农民朋友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是说立秋日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的过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坐等丰收。 此外,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的说法。也就是说,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如果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熟还必致歉收;立秋前刮起北风,立秋后必会下雨,如果立秋后刮北风,则本年冬天可能会发生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