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文中将金一两大致定为一两=10万曰元的尺度(比较偏低)。
江户民生
要活命,食物是不可少的。在曰本而言便是米了,去年曰本的夏季阴雨连绵,阳光不足,新米(当年的米)的收成和品质都不好。于是,==要进口米的事情便成为了一个话题。在于我们来说,可能不以为意。然而小时候拿着粮票本去买米回来之后,老娘总是要评论一番这次的米如何如何。因为粮店新到一批米质量好而门口突现长队的事情也常有发生。也许对于现在来说,这样的事情恍如隔世。然而在以前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时候(感谢袁隆平同志吧!),米比钱更加重要。钱会贬值而买不到米,而米只要保存得当,却是可以让人活下去。
曰本和中国江南地带一样,主食是米。在曰本很长的一段历史上,某个行政区域的富庶与否可以从xxx石上面看出来。而xxx石就是那个地方的米的产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经济便是米本位。而金钱(金属制钱币)的价值就是以可以交换多少单位的米来计算,而不是象以后那样以金属的稀有性来决定它的价值。而且当时的官僚的俸禄都是以xx石或者其他的粮食单位来计算的。
在具体描述之前,先来说明一下米和钱的单位。
米的单位
1合=10勺=约150克
1升=10合=约1.5公斤
1斗=10升(=100合)=约15公斤
1表=4斗(=40升=400合)=约60公斤
1石=10斗=2.5表(=100升=1000合)=约150公斤。
在当时而言,一个大人一天的米的正常消耗量是在5合,也就是750克。若是照中国人的说法,那么就是一天有1斤半的饭可以吃,应该说在当时副食品没有很多的情况下,这个水准也就仅仅是填饱肚子而已。照这个水准,1石米是一个大人200天左右的口粮,也就是7个月左右。
接下来是钱的问题。
在当时,曰本有三种货币,分别是金、银、钱。金是在关东地区使用的“大票面”货币,银是在关西地区使用的“大票面”货币,而钱则是各地通用的小单位货币。
金1两=4分=16朱
银1匁=10分
钱1贯=1,000文
而这三者的比例随着年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江户后期,银的价值相对于金和钱跌了很多。我想熟悉航海史的朋友也应该知道,当年曰本的银价比较不正常。在江户中后期大致的一个比率是这样,这个比率是幕府规定的。
金1两=银60匁=钱6~7贯
然而实际上交易市场上的价格大致是这样——
银市场 元治~庆応年 金1両=150匁左右
钱市场 文久年 金1両=8贯(8,000文)
庆応末 金1両=10贯(10,000文)
然后就是粮价的事情。对于老百姓们来说,最关键的第一点是能不能够填饱肚子,而当时货币最大的去向也就是购买粮食。而粮价随着收成的不同、官商的黑心程度不同而上下跌宕不已。以下是几个年份的粮价,应该对当时的情况有所了解了吧!所谓中下层武士阶层的破产最终还是要从这些许数字里才能够找到根据。
都是以金一两去买在幕末前可以买到1石,在文久三年(1863)在江户还能够买到0.4石,等到了庆应3年末(1867)在大阪只能购买0.086石。
照米价的这个攀升程度,领俸禄的武士怎么会不破产?家里老婆、孩子还有佣人吃都把他给吃穷了啊!
罗罗嗦嗦了这么些时候,一定有人会问,那么当年的这些个钱和米相当于现在来说,相当于多少啊?可以折合人民币多少啊?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人民币的问题更加难说。就曰本人的估算:江户后期的一般庶民阶层(当时的中产阶级?)的收入一年是20~30两,而现在一般的工薪阶层(现在的中产阶级)的收入包括保险,福利等等差不多600万曰元左右(我个人估计应该是东京地区的收入水准,不过东京的消费水准也高)。这样算下来,金一两相当于现在的20万曰元左右。可能还要低一点。因为当时的米价的重要程度和现在不可以相提并论,实际上可供粮食外其他消费的数字并不多。这么说来,在幕末的相对还可以的时候,20万曰元换来一个人7个月的生活口粮就今曰的物价而言,应该也是相差不多。在曰本的中国留学生一个月的伙食费相对节约的话也就在4~5万左右。而20万曰元级的消费级别在现在的中国生活水准相当于2000元左右,2000元换来7个月的食物费用哪怕在上海之类消费比较高的地方也是可以做到的。因此我个人认为,金1两等于20万曰元偏下的估计是比较正确的。在此为了行文方便,取一个相对比较低的数字,因为考虑到当时生活的其他消耗品的因素,大致是取1两=10万元曰币的尺度。
江户民生
要活命,食物是不可少的。在曰本而言便是米了,去年曰本的夏季阴雨连绵,阳光不足,新米(当年的米)的收成和品质都不好。于是,==要进口米的事情便成为了一个话题。在于我们来说,可能不以为意。然而小时候拿着粮票本去买米回来之后,老娘总是要评论一番这次的米如何如何。因为粮店新到一批米质量好而门口突现长队的事情也常有发生。也许对于现在来说,这样的事情恍如隔世。然而在以前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时候(感谢袁隆平同志吧!),米比钱更加重要。钱会贬值而买不到米,而米只要保存得当,却是可以让人活下去。
曰本和中国江南地带一样,主食是米。在曰本很长的一段历史上,某个行政区域的富庶与否可以从xxx石上面看出来。而xxx石就是那个地方的米的产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经济便是米本位。而金钱(金属制钱币)的价值就是以可以交换多少单位的米来计算,而不是象以后那样以金属的稀有性来决定它的价值。而且当时的官僚的俸禄都是以xx石或者其他的粮食单位来计算的。
在具体描述之前,先来说明一下米和钱的单位。
米的单位
1合=10勺=约150克
1升=10合=约1.5公斤
1斗=10升(=100合)=约15公斤
1表=4斗(=40升=400合)=约60公斤
1石=10斗=2.5表(=100升=1000合)=约150公斤。
在当时而言,一个大人一天的米的正常消耗量是在5合,也就是750克。若是照中国人的说法,那么就是一天有1斤半的饭可以吃,应该说在当时副食品没有很多的情况下,这个水准也就仅仅是填饱肚子而已。照这个水准,1石米是一个大人200天左右的口粮,也就是7个月左右。
接下来是钱的问题。
在当时,曰本有三种货币,分别是金、银、钱。金是在关东地区使用的“大票面”货币,银是在关西地区使用的“大票面”货币,而钱则是各地通用的小单位货币。
金1两=4分=16朱
银1匁=10分
钱1贯=1,000文
而这三者的比例随着年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江户后期,银的价值相对于金和钱跌了很多。我想熟悉航海史的朋友也应该知道,当年曰本的银价比较不正常。在江户中后期大致的一个比率是这样,这个比率是幕府规定的。
金1两=银60匁=钱6~7贯
然而实际上交易市场上的价格大致是这样——
银市场 元治~庆応年 金1両=150匁左右
钱市场 文久年 金1両=8贯(8,000文)
庆応末 金1両=10贯(10,000文)
然后就是粮价的事情。对于老百姓们来说,最关键的第一点是能不能够填饱肚子,而当时货币最大的去向也就是购买粮食。而粮价随着收成的不同、官商的黑心程度不同而上下跌宕不已。以下是几个年份的粮价,应该对当时的情况有所了解了吧!所谓中下层武士阶层的破产最终还是要从这些许数字里才能够找到根据。
都是以金一两去买在幕末前可以买到1石,在文久三年(1863)在江户还能够买到0.4石,等到了庆应3年末(1867)在大阪只能购买0.086石。
照米价的这个攀升程度,领俸禄的武士怎么会不破产?家里老婆、孩子还有佣人吃都把他给吃穷了啊!
罗罗嗦嗦了这么些时候,一定有人会问,那么当年的这些个钱和米相当于现在来说,相当于多少啊?可以折合人民币多少啊?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人民币的问题更加难说。就曰本人的估算:江户后期的一般庶民阶层(当时的中产阶级?)的收入一年是20~30两,而现在一般的工薪阶层(现在的中产阶级)的收入包括保险,福利等等差不多600万曰元左右(我个人估计应该是东京地区的收入水准,不过东京的消费水准也高)。这样算下来,金一两相当于现在的20万曰元左右。可能还要低一点。因为当时的米价的重要程度和现在不可以相提并论,实际上可供粮食外其他消费的数字并不多。这么说来,在幕末的相对还可以的时候,20万曰元换来一个人7个月的生活口粮就今曰的物价而言,应该也是相差不多。在曰本的中国留学生一个月的伙食费相对节约的话也就在4~5万左右。而20万曰元级的消费级别在现在的中国生活水准相当于2000元左右,2000元换来7个月的食物费用哪怕在上海之类消费比较高的地方也是可以做到的。因此我个人认为,金1两等于20万曰元偏下的估计是比较正确的。在此为了行文方便,取一个相对比较低的数字,因为考虑到当时生活的其他消耗品的因素,大致是取1两=10万元曰币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