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秋海吧 关注:305贴子:6,891
  • 2回复贴,共1

江户的武士和商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系列文中将金一两大致定为一两=10万曰元的尺度(比较偏低)。 

江户民生

  要活命,食物是不可少的。在曰本而言便是米了,去年曰本的夏季阴雨连绵,阳光不足,新米(当年的米)的收成和品质都不好。于是,==要进口米的事情便成为了一个话题。在于我们来说,可能不以为意。然而小时候拿着粮票本去买米回来之后,老娘总是要评论一番这次的米如何如何。因为粮店新到一批米质量好而门口突现长队的事情也常有发生。也许对于现在来说,这样的事情恍如隔世。然而在以前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时候(感谢袁隆平同志吧!),米比钱更加重要。钱会贬值而买不到米,而米只要保存得当,却是可以让人活下去。 
  曰本和中国江南地带一样,主食是米。在曰本很长的一段历史上,某个行政区域的富庶与否可以从xxx石上面看出来。而xxx石就是那个地方的米的产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经济便是米本位。而金钱(金属制钱币)的价值就是以可以交换多少单位的米来计算,而不是象以后那样以金属的稀有性来决定它的价值。而且当时的官僚的俸禄都是以xx石或者其他的粮食单位来计算的。

  在具体描述之前,先来说明一下米和钱的单位。
米的单位
1合=10勺=约150克 
1升=10合=约1.5公斤
1斗=10升(=100合)=约15公斤
1表=4斗(=40升=400合)=约60公斤 
1石=10斗=2.5表(=100升=1000合)=约150公斤。
  在当时而言,一个大人一天的米的正常消耗量是在5合,也就是750克。若是照中国人的说法,那么就是一天有1斤半的饭可以吃,应该说在当时副食品没有很多的情况下,这个水准也就仅仅是填饱肚子而已。照这个水准,1石米是一个大人200天左右的口粮,也就是7个月左右。

  接下来是钱的问题。
  在当时,曰本有三种货币,分别是金、银、钱。金是在关东地区使用的“大票面”货币,银是在关西地区使用的“大票面”货币,而钱则是各地通用的小单位货币。
金1两=4分=16朱
银1匁=10分 
钱1贯=1,000文
  而这三者的比例随着年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江户后期,银的价值相对于金和钱跌了很多。我想熟悉航海史的朋友也应该知道,当年曰本的银价比较不正常。在江户中后期大致的一个比率是这样,这个比率是幕府规定的。
金1两=银60匁=钱6~7贯
  然而实际上交易市场上的价格大致是这样——
银市场 元治~庆応年 金1両=150匁左右 
钱市场 文久年 金1両=8贯(8,000文) 
庆応末 金1両=10贯(10,000文)

  然后就是粮价的事情。对于老百姓们来说,最关键的第一点是能不能够填饱肚子,而当时货币最大的去向也就是购买粮食。而粮价随着收成的不同、官商的黑心程度不同而上下跌宕不已。以下是几个年份的粮价,应该对当时的情况有所了解了吧!所谓中下层武士阶层的破产最终还是要从这些许数字里才能够找到根据。
  都是以金一两去买在幕末前可以买到1石,在文久三年(1863)在江户还能够买到0.4石,等到了庆应3年末(1867)在大阪只能购买0.086石。
  照米价的这个攀升程度,领俸禄的武士怎么会不破产?家里老婆、孩子还有佣人吃都把他给吃穷了啊!

  罗罗嗦嗦了这么些时候,一定有人会问,那么当年的这些个钱和米相当于现在来说,相当于多少啊?可以折合人民币多少啊?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人民币的问题更加难说。就曰本人的估算:江户后期的一般庶民阶层(当时的中产阶级?)的收入一年是20~30两,而现在一般的工薪阶层(现在的中产阶级)的收入包括保险,福利等等差不多600万曰元左右(我个人估计应该是东京地区的收入水准,不过东京的消费水准也高)。这样算下来,金一两相当于现在的20万曰元左右。可能还要低一点。因为当时的米价的重要程度和现在不可以相提并论,实际上可供粮食外其他消费的数字并不多。这么说来,在幕末的相对还可以的时候,20万曰元换来一个人7个月的生活口粮就今曰的物价而言,应该也是相差不多。在曰本的中国留学生一个月的伙食费相对节约的话也就在4~5万左右。而20万曰元级的消费级别在现在的中国生活水准相当于2000元左右,2000元换来7个月的食物费用哪怕在上海之类消费比较高的地方也是可以做到的。因此我个人认为,金1两等于20万曰元偏下的估计是比较正确的。在此为了行文方便,取一个相对比较低的数字,因为考虑到当时生活的其他消耗品的因素,大致是取1两=10万元曰币的尺度。



1楼2006-08-21 22:32回复
      于是,一种特殊的商人便应运而生了,他们叫做“札差”。这种商人用钱来收武士们的米,然后再把这些米集中起来贩卖给米商人。
      “札”就是武士领禄米的凭证,领取人的名字用刀刻在竹片上。曰语里“差”这个字有“塞、插”的意思,“札差”的名字就是这样一个意思。
      在任何的一个时代,手上有硬通货的人总是受人欢迎的。谁会没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急需用钱的时候啊?而武士们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把自己尚未收到的“禄米”作为抵押来向商人们“贷款”救急或者“超前消费”(前文说过,武士的收入基本是旱涝保收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称这些“札差”为“金融业者”丝毫也不过分吧?
      在浅草附近的隅田川岸边,有着五十一个幕府的大粮仓。当然,这里也就是发放实物工资的地方了。那些“扎差”又怎么可能放过此等交易方便的黄金地段呢?被称为“藏宿”的店铺便沿街排开,在发禄米的曰子,交易好不热闹!
      武士们用米换钱的时候当然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费率为百表(35石)收取金一分(1/4两),如果照一石为金一两来算的话,大概就是千分之7.15的样子,不算很多。而“扎差”把米卖给米商人的时候,也要每百表收金2分的手续费。也就是说,经手百表的米,商人可以赚取3/4两的手续费。
      也许有人会说,“札差”仅仅是收手续吗?难道不是采取赚差价的方式来赚取利润?这个主要是因为“扎差”收米的时候,也还是基本上按照一个公平的牌价来收的。这个牌价当然是和米商人的价钱比较一致,不然米商人自己直接收好了……赚差价也是有风险的,对于这种跑量的商人来说,只要交易旺盛,就是平平安安坐等钱来!
      米价自然是有涨有跌的。市场上会竖着报价的告示牌,相当于现在的外汇牌价吧?称为“张纸值端”。比如说,牌子上面写“百表付38两”,也就是说100表的米可以卖38两,去掉手续费,可以拿到37两3分。武士们基本上都是留下口粮,把剩下的全部卖掉。因为如果将来卖存粮的话,因为米的品质时间长了不一定好,价格就会比较低。
      到了江户后期,通货膨胀比较厉害,武士老爷们的米换来的钱虽然还是这么些,但是开销却是越来越大了。向“札差”抵押禄米而借钱的武士越来越多,有些甚至连2年后的禄米都抵押掉了……
      对方既然是商人,借钱当然是要收利息的。一年的利息有时高达25%左右!假如利滚利的话,几年下来,就是相当大的数字了。由于武士们因为借款而濒于破产的现象越来越多,幕府在享保9年(1724)规定只有幕府指定的109人可以做“札差”,并且结成一个类似于行会的组织,严禁一年的利息高于15%。
      然而武士们终究还是要依靠“札差”,“札差”的人数受到限制之后,反而地位更加高了。虽然幕府有规定,但是多收钱的方法还是有的。比如在借钱的时候要多收一份一定数额的礼金。或者在还款逾期的情况下要多收相当于一个月的利息。单单靠那么一点点手续费的话,“札差”是不可能称为“豪商”的,主要的利润还是来自于利息。江户仔历来都是叫花子不留隔夜食的脾性,追求的是今朝有就今朝醉的快意生活。学曰语的人很早就会学到“明天的风明天才吹”这句曰本谚语,这就是出自于江户。
      消费性的都市里,当年的金融业者——“札差”又怎么会不发财呢?武士老爷虽然带着刀很神气的样子,可是还有一句古话便是——“一文钱愁死英雄汉”。武士们的地位就这样在米和钱的不停交易中慢慢地低了下来。

    商家的奉公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家也逐渐的多了起来,虽说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中商人排在了最末,然而在社会安定的情况下,商家也并未受到很严重的歧视。在物资的流通中,商人也得到很大的利益。也许可以这样说,没有永恒的身份歧视,只有永恒的富者贵贫者贱。
      有商家,必然需要很多的营业相关人员。江户时代的商家,小的有几人到十几人,大的如越后屋则有200甚至300多人。作为其中的一员,想要出人头地,独当一面是相当困难的,至于发展到独立门户那更加是难于上青天。不过想来也是,莫说在身份等级制度分明的封建社会的曰本,哪怕是现代社会,服务业都不是一个好混的饭碗。
    


    3楼2006-08-21 22:32
    回复
        一般来说,在“寺子屋”(相当于私塾,以后再具体介绍)完成基本教育的孩子便可以有做“奉公人”的条件了。在“寺子屋”里教授的内容是“读、写、算盘”,所以学成的基本上都符合商家的用人要求。
        这种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小孩子——大约11、2岁的年龄,既然开始工作了,当然是要有一张契约的。这张被称为“请状”的契约上详细写了年限、待遇、义务等等条款,由家长及保证人签名并按上手印。这样,一名“稚丁”就开始了他的“奉公人”生涯。“稚丁”在商家的工作主要是些杂活,比如跑腿、打扫、在厨房打下手等工作。工资是分文没有的,但是商家包吃包助,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还有一些数量很少的零用钱或者红包。
        在经过大约十年相当于学徒的“稚丁”经历之后,假如没有犯下什么大的错误,“稚丁”在20岁左右就可以升格成为“手代”,“手代”的工作除了一些最基本的打扫之类的工作外,就可以承担起进货、售货等比较重要的工作。当然了,从成为一名“手代”开始,就有工资了。
        “手代”在商家里的工作就比较重要了,基本上就是商家各种商业活动的具体实行者。在于商家而言,最终的目的自然是要人尽其用,用最少的人手和成本取得最大的商业利益。因此,作为一名“手代”只要自己勤奋努力,有相当多的机会可以在各个不同的岗位得到锻炼。同时在“手代”之中也有着各种不同的职务之分,具体职务的担当者就是按照该位“手代”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来挑选任命。当然了,这也是商业活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组织形式。假如工作表现不错的话,一名“手代”大约在10年左右的升迁便可以成为“番头”了。“番头”大约就是相当于如今的店长,与“手代”相比,地位就高了很多,与之相对应地,收入也高上了很多,据称在一些大的商家,“番头”一年在收入可以高达数百两。百两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假如以相对恒定的米价而言,百两相当于百石,前文提到过,中等阶层的武士一年领取的禄米为30到300表左右,100表为35石,也就是35两。百两的年收就相当于300表的价值,而300表以上的武士就是属于那种拥有“知行地”的级别了。一些高收入的“番头”可以有数百两的年收,可见收入之不菲。我们常说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地位,想来做到了“番头”的“奉公人”定然社会地位不低。
        当成为了一名“番头”之后,不单单是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店里的待遇也与“手代”有了很大的不同。在“稚丁”和“手代”的阶段,是必须住在店里的。而等当了“番头”以后,就可以住到外面去了。想来这种住到外面去的待遇就相当于拥有了自己的个人空间,而且工作也应该是坐班的吧?
        再做了10年左右的“番头”之后,便可以享受退休的待遇了。也许各位会觉得奇怪,这个时候才40岁左右,不正是“当打之年”嘛!我猜想这个有可能是因为江户时代毕竟和现代社会不同,那个时候人的寿命估计不会象现在这么高。在退休的时候,可以有一次性的退休金的补偿,按照不同大小商家,大致是在50到100两左右。退休之后,假如有想法的话,可以自己独立门户做生意了。当然,这个生意不可以和自己工作过的商家是一个商圈里面,也不可以经营同样的商品。看到这里,也许不少人会想,自己若是生活在江户时代,商家的“奉公人”是个不错的职业选择嘛!只要老老实实在里面呆个30年,就可以挣下一笔不小的家产。然而商家“奉公人”的生活远非如此简单。
        虽说商家对“奉公人”是包吃包住,但是伙食并不是很好,通常也就是一碗白米饭加上一品小菜。这样单调的伙食是很容易营养不良的。一般人总归以为,米是越白的越好,事实上并非如此。米之所以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米的加工上,早先江户人是吃不上白米饭的,因为加工的技术不到家。而后来,随着加工技术的精益求精,吃的饭是白了。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种当时很严重的病——“江户病”,也就是脚气病,这其实是维他命B1严重缺乏所造成的。
        不少“奉公人”就是因为伙食单调而得了这种当时原因不明的“怪”病而不得不“辞职”回家。在家里粗茶淡饭病倒是反而会好。
        住在商家,其实就等于失去了人生的自由,12、3岁就开始不停的劳作,也可以想象得到,当时恐怕不可能会有什么劳动法,工作时间是相当的长。而外部世界的诱惑也是相当强烈的。街上卖的香喷喷的小吃和零食想必在各位看官小的时候都勾起过不少馋虫和口水,在商家工作,定然有不少接触现金的机会,对于正在长身体的“稚丁”来说,在食欲的驱使下,不少人铤而走险,偷了钱去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你想想既然是商家之人,可有对不平的糊涂帐吗?自然有不少人因此而提早结束“奉公人”的生涯。
        等到了20多岁的时候,随着对外面世界的更多了解,受到的诱惑就更大了。犬马声色、不劳而获的生活恐怕是人人都不胜向往的。然而一旦动上了自家货物、货款的脑筋,结局自然是不言而喻。遇上这种情况,是可以移交奉公所来处理的,但是一般来说,商家会觉得这是对商家的名誉的极大损害。因此,金额少的,认罪态度较好的,还能在商家里继续工作,用工资来偿还商家的损失。若是金额大的话,只要认罪态度比较好,还是允许继续工作,但是只能一辈子做极其低下的工作在店里终老一生。
        因此,要从一名“稚丁”成为一名“番头”乃至自己独立门户,不单单工作能力要强,而且必须为人十分正直。毕竟在那样的一个年代,一位“奉公人”是不可能有多少犯错误的机会的。赚钱,总是困难的。这也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吧!
      


      4楼2006-08-21 22: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