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与强迫,一直以来是心理学上的难题。
尽管市场上有关心理治疗抑郁强迫的书层出不穷,标题也足够吸引。
诸如:轻松走出抑郁症、抑郁症只是心灵感冒而已、放下我执,找回真实的自我,快乐生活……
以为书中知识一定让人恍然大悟,但结果往往看到的只是陈词滥调,没有质的突破。
个人所见:轻率对待精神官能症的态度,往往是感慨大于真实,动不动就上升到佛道的境界。
我内心的直觉告诉我:从生病到佛道的超脱,是两个极端。总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
这是一种“退行满足”的结果。先把自己置于最可怜的位置,一旦这种位置暂时消失,反作用力会把他推向生命的顶峰。
而事实上,到现在为止,没人敢说抑郁和强迫就像感冒一样微不足道。
否则,针对同一病症就不会出现五花八门的心理书籍。
当然,轻微的还是可以轻松治愈的。
我想表明的,并不是想贬低他人,以衬托我的疗法有多神奇,只是发自内心的真实声音。
本人自学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曾经治疗过有限的个案。
在某个个案中,患者往往被我的引导和分析激发出阵阵欣喜。
出于谨慎,我问他这种欣喜和日常生活中普通的共鸣有何不同?
他的回答让我有些许满意:这是一种比普通的共鸣更深刻和难以撼动的快乐。
但我并不以为治疗会就此结束。
果然,他事后跟我说:几乎每天都生活在快乐——疑惑——痛苦——快乐的循环中。
这个过程非常短,往往疑沮不超过一分钟,就想通了,变得十分欣喜和顺畅;然后又是下一个疑惑……周而复始。
我问他:这种状态和他以前持续抑郁强迫的状态相比,哪一种更好?
他思索一下,说:现在这种较好,但也不轻松。
据我猜测,很多治疗师也许会忽略掉一个实质性的问题。
举例而言:一个人,在某个地方听到一个怪声音。如果不清楚那个怪声是什么,他也许会很疑惑;联想越来越恐怖。总觉得心头有个阴影无法驱散。
但在这个时候,有位知情者出来了,解释了这种怪声的来源,原来是只青蛙。
那么,原先的阴影立马会烟消云散,恐惧也不复存在。
同理,在心理治疗中也是如此。心理医生帮患者还原出疾病的原形,让患者恍然大悟,消除阴影和痛苦。本是一件完美的事。
但是,为什么会反复呢?
这里,就隐藏了一个也许被人忽略的问题。
那就是——患者对医生的依赖性。(其实是患者儿时对父母依赖的转移)
你帮他解决了阴影和疑惑,让他获得了快乐。
但问题的实质也许并不仅仅是解决疑惑和阴影,而是他对你的依赖。
解释了怪声来自青蛙,扫除了他的阴影。难保他下次不会再产生新的疑惑和阴影。
痛苦的本质不在怪声,在于他对这种受人指点的依赖。但你又不能说分析怪声来源没有意义,
因为如果不去分析,你就不知道问题的本质是一种依赖。
如果你要他独立生活,忘掉心理学,忘掉心理医生和以前的病。他会感觉茫然,仿佛丢了魂一般。感觉现实生活太肤浅,心理学才是那么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离开这种咨询关系会让他感觉自己没心没肺。
他甚至会在潜意识中故意制造新的阴影和痛苦,然后期待你来帮他解决,维持他依赖你的那种固定僵直的局面。
这种僵直的局面,原形就是患者儿时对父母和家庭的依赖性。
可由以下案例看出:
一位抑郁加强迫症患者。
强迫症状:一、总是莫名地想推翻自我,让自己疯掉。
二、幻想攻击别人,尤其是最爱最亲近的人。
抑郁症状:厌世,感觉生活没有意义。当他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时,抑郁会有所好转。一旦离开,抑郁就会加重。感觉将他连根拔起,失魂落魄。
根据我对他的精神分析可知:他的病症来源于“退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