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月之井吧 关注:20贴子:634
  • 4回复贴,共1

【白石】暗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1楼2011-10-29 13:27回复
    读不出柔情风骨却也读不出愁肠百结。


    2楼2011-10-29 15:13
    回复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白石道人歌曲·暗香》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白石道人歌曲·疏影》
      我们要了解这两首词的比兴所在,必得约略了解他所处的时代和他所常往还的朋友是些什么人物。他在他所写的“自叙”里提到:“参政范公(成大)以为翰墨人品皆似晋、宋之雅士。待制杨公(万里)以为于文无所不工,甚似陆天随(龟蒙)。于是为忘年交。”又说:“稼轩辛公(弃疾)深服其长短句。”赏识他的才艺的名流是很多的。他慨叹着说:“嗟乎!四海之内,知己者不为少矣,而未能有振之与窭困无聊之地者。”(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二引)他郁郁不得志,连个人的生活都得依靠亲友们的帮助。“士为知己者死”,是我国长期封建社会制度下知识分子的常情。据夏承焘考定,这两首词作于公元 1191 年(光宗绍熙二年辛亥)由合肥南归,寄住苏州范成大的石湖别业时。距离他写《扬州慢》(孝宗淳熙三年丙申,公元 1176 年),虽已有了十九年之久,而他在《扬州慢》和《凄凉犯》词中所描绘的金兵进犯后江北一带的荒凉景象,该是不会轻易忘怀的。在他的朋友中,如上面所举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又都是具有爱国思想的人,他虽落拓江湖,又怎能不“系心君国”,慨然有用世之志?他写《暗香》、《疏影》时,据夏承焘说,年龄还只三十七岁,正是才人志士还刻意发愤有为的时候。由于这些情况,他对范成大是该存有汲引上进的幻想的。张惠言说:“时石湖(范成大)盖有隐遁之志,故作此二词以沮之。”又说:“首章言已尝有用世之志,今老无能,但望之石湖也。”他又在《疏影》下注云:“此章更以二帝之愤发之,故有昭君之句。”(并见《词选》)夏承焘说:“石湖此时六十六岁,已宦成身退,白石实年少于石湖二十馀岁,张说误。”(夏著《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卷三)而邓廷桢著《双砚斋词话》评说此词“乃为北庭后宫言之”。
      


      3楼2011-11-20 12:58
      回复

        我还好呀
        嘻嘻 能有什么事情啊
        只是昨天有一点头晕而已 再就没别的啥事情发生了啊(只是两天的时间 能出什么事情撒)

        你乖乖的就好撒
        今天我这边起了好大的风吹在脸上疼疼的
        


        IP属地:山东5楼2011-11-23 09:24
        回复
          回复5楼:
          嗯(−_−;)


          来自掌上百度6楼2011-11-23 12: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