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月风柳花夜吧 关注:14贴子:2,703
  • 10回复贴,共1

【资料】怀风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怀风撰述,未详其人.或有淡海三船,石上宅嗣,葛井广成之说.
书成於皇纪一千四百一十一年,纳近江朝以至奈良朝间汉诗,
起大友皇子以下,迄葛井广成以上,六十四名之作,共一百二十首录之.
文风受中国诗集影响至大,乃为现存最古日本汉诗集.


1楼2006-08-23 10:55回复
    怀风藻序

    题诗
    宰相纳姬庆不久仙翁捧日受无由短命短於囘也短千秋泪洒壬申秋
    柳絮雪花文武帝云衣月镜史朝臣臣上下弁冠词藻美逐风含彩耀千春
    秋声雁渚智藏子枕石巖中释道慈後来文笔眼心者韵法虽精无此诗
    当时缉藻号怀风乃谓兹存化俗功今日篇篇新释去寸心千古不成
    昭和二年岁在丁卯秋九月清潭子万仞


    怀风藻序

    怀风撰述,未详其人.鵞峰林子,尝语人曰:「淡海三船乎.」先达之言,而岂徒哉.博雅之士,所当知也.
    曩昔鹈饲山胁二氏,授于剞劂.印行既成,而仍依旧本,未免有冗脱异同.今正诸善本,以广其传.
    嗟夫!本朝上世雅风,斯编亦庶乎.观者察焉.

    宝永甲申之冬
    松崎佑题


    怀风藻序

    逖听前修,遐观载籍.袭山降跸之世,橿原建邦之时,天造艸创,人文未作.至於神后征坎,品帝乘乾.
    百济入朝,启於龙编於马厩.高丽上表,图乌册於鸟文.王仁始导蒙於轻岛,辰尔终敷教於译田,遂使俗渐洙泗之风,人趋中齐鲁之学.
    逮乎圣德太子,设爵分官,肇制礼义,然而专崇释教,未遑篇章.
    及至淡海先帝之受命也,恢开帝业,弘阐皇猷,道格乾坤,功光宇宙.

    既而以为,调风化俗,莫尚於文,润德光身,孰先於学.
    爰则建庠序,徵茂才,定五礼,兴百度,宪章法则.规模弘远,夐古以来,未之有也.
    於是三阶平焕,四海殷昌.旒纩无为,巖廊多暇.旋招文学之士,时开置醴之游.
    当此之际,宸瀚垂文,贤臣献颂.雕章丽笔,非唯百篇.
    但时经乱离,悉从煨烬.言念湮灭,轸悼伤怀.自兹以降,词人闲出,龙潜王子,翔云鹤於风笔.
    凤翥,天皇.泛月舟於雾渚,神纳言之悲白鬓,藤太政之咏玄造,腾茂实於前朝,飞英声於後代.

    余以薄官馀闲,游心文囿.阅古人之遗迹,想风月之旧游.虽音尘眇焉,而馀翰斯在.
    抚芳题而遥忆,不觉泪之泫然.攀缛藻而遐寻,惜风声之空坠.
    遂乃收鲁壁之馀磊,综秦灰之逸文.远自淡海,云暨平都.凡一百二十篇,敕成一卷.作者六十四人,具题姓名,并显爵里.冠于篇首.
    余撰此文意者,为将不忘先哲遗风,故以怀风名之云尔.于时天平胜宝三年,岁在辛卯冬十一月也.

    怀风藻新释


    2楼2006-08-23 10:57
    回复
       聊乘休假景 入苑望青阳
       素梅开素靥 娇莺弄娇声
       对此开怀抱 优足畅愁靥
       不知老将至 但事酌春觞

      五言游龙门山 一首
       命驾游山水 长忘冠冕情
       安得王乔道 控鹤入蓬瀛


      大纳言直大二中臣朝臣大岛【二首,自兹以降诸人未得传记】

      五言咏孤松 一首
       陇上孤松翠 凌云心本明
       馀根坚厚地 贞质指高天
       弱枝异高艸 茂叶同柱荣
       孙楚高贞节 隐居脱笠轻

      五言山斋 一首
       宴饮游山斋 遨游临野池
       云岸寒猿啸 雾浦杝声悲
       叶落山逾静 风凉琴益微
       各得朝野趣 莫论攀桂期


      正三位大纳言纪朝臣麻吕 一首【年四十七】

      五言春日应诏 一首
       惠气四望浮 重光一园春
       式宴依仁智 优游催诗人
       昆山珠玉盛 瑶水花藻陈
       阶梅斗素蝶 塘柳扫芳尘
       天德十尧舜 皇恩沾万民


      文武天皇 三首【年二十五】

      五言咏月 一首
       月舟移雾渚 枫楫泛霞滨
       台上澄流耀 酒中沈去轮
       水下斜阴碎 树落秋光新
       独以星间镜 还浮云汉津

      五言述怀 一首
       年虽足戴冕 智不敢垂裳
       朕常夙夜念 何以拙心匡
       犹不师往古 何救元首望
       然毋三绝务 且欲临短章

      五言咏雪 一首
       云罗囊珠起 雪花含彩新
       林中若柳絮 梁上似歌尘
       代火辉霄汉 逐风回洛滨
       园裏看花李 冬条尚带春


      从三位中纳言大神朝臣高市麻吕 一首【年五十】

       卧病已白鬓 意谓入黄尘
       不期逐恩诏 从驾上林春
       松巖鸣泉落 竹浦笑花新
       臣是先进辈 滥陪後车宾


      大宰大贰从四位上巨势朝臣多益须 二首【年四十八】

      五言春日应诏
       玉管吐阳气 春色启禁园
       望山智趣广 临水仁怀敦
       松风催雅曲 莺弄添谈论
       今日良醉德 谁言湛露恩

       姑射遁太宾 崆巖索神仙
       岂若听览鄛 仁智寓山川
       神衿弄春色 清跸历林泉
       登望绣翼径 降临锦鳞渊
       弦竹时盘桓 文酒乍留连
       薰风入琴台 蓂日照歌筵
       岫室开明镜 松殿浮翠烟
       幸陪瀛洲趣 谁论上林篇


      正四位下治部卿犬上王 一首

      五言游览山水
       蹔以三馀暇 游息瑶池滨
       吹台弄莺始 桂庭舞蝶新
       浴凫双回岸 窥鹭独衔鳞
       云罍酌烟霞 花藻诵英俊
       留连仁智间 纵赏如谈伦
       虽尽林池乐 未翫此芳春


      正五位上纪朝臣古麻吕 二首【年五十九】

      七言望雪 一首
       无为圣德重寸阴 有道神功轻球琳
       垂拱端坐惜岁暮 披轩蹇帘望遥岑
       浮云靉靆萦巖岫 惊飙萧瑟响庭林
       落雪霏霏一岭白 斜日黯黯半山金
       柳絮未飞蝶先舞 梅芳犹迟花早临
       梦裏钧天尚易涌 松下清风信难斟

      五言秋宴得声清惊情四字 一首
       明离照旻天 重震启秋声
       气爽烟雾发 时泰风云清
       玄燕翔已返 寒蝉啸且惊
       忽逢文雅席 还愧七步情


      大学博士从五位下美努连净麿 一首

      五言春日应诏
       玉烛凝紫宫 淑气润芳春
       曲浦戏娇鸳 瑶池越潜鳞
       阶前桃花映 塘上柳条新
       轻烟松心入 啭鸟叶裏陈
       丝竹遏广乐 率舞洽往尘
       此时谁不乐 普天蒙厚仁


      判事纪朝臣末茂 一首【年三十一】

      五言临水观鱼
       结宇南林侧 垂钓北池浔
       人来戏鸟没 船渡绿萍沈
       苔摇识鱼在 缗尽觉潭深
       空嗟芳饵下 独见有贪心


      释辨正 二首

      辨正法师者,俗姓秦氏.性滑稽,善谈论.少年出家,颇洪玄学.
      太宝年中,遣学唐国.时遇李隆基龙潜之日,以善围棊,屡见赏遇.
      有子朝庆朝元.法师及庆在唐死.元归本朝,仕至大夫.
      天平年中,拜入唐判官,到大唐见天子.天子以其文,故特优诏,厚赏赐.还至本朝,寻卒.

      五言与朝主人
       钟鼓沸城闉 戎蕃预国亲
       神明今汉主 柔远静胡尘
       琴歌马上怨 杨柳曲中春
       唯有关山月 偏迎北塞人

      五言在唐忆本乡 一绝
       日边瞻日本 云裏望云瑞
       远游劳远国 长恨苦长安


      正五位下大学头调忌寸老人 一首

      五言三月三日应诏
       玄览动春节 宸驾出离宫
       胜境既寂绝 雅趣亦无穷
       折花梅苑侧 酌醴碧澜中
       神仙非存意 广济是攸同
       鼓腹太平日 共咏太平风


      赠正一位太政大臣藤原朝臣史 五首【年六十二】

      五言元日应诏 一首
       正朝观万国 元日临兆民
       有政敷玄造 抚机御紫宸
       年华已非故 淑气亦维新
       鲜云秀五彩 丽景耀三春
       济济周行士 穆穆我朝人
       感德游天泽 饮和惟圣尘

      五言春日侍宴应诏 一首
       淑气光天下 薰风扇海滨
       春日欢春鸟 兰生折兰人
       盐梅道尚故 文酒事犹新
       隐逸去幽薮 没贤陪紫宸

      五言游吉野 二首
       飞文山水地 命爵薜萝中
       漆姬控鹤举 柘媛接鱼通
       烟光巖上翠 日影漘前红
       翻知玄圃近 对翫入松风

       夏身夏色古 秋津秋气新
       昔者同汾后 今之见吉宾
       灵仙驾鹤去 星客乘査返
       渚性揯流水 素心开静仁

      五言七夕 一首
       云衣两观夕 月镜一逢秋
       机下非曾故 援息是威猷
       凤盖随风转 鹊影逐波浮
       靣前开短乐 别後悲长愁


      4楼2006-08-23 10:58
      回复


        释道慈 二首

        释道慈者,俗姓额田氏.添下人.少而出家,听敏好学.英材明悟,为众所欢.
        太宝元年,遣学唐国,历访明哲,留连讲肆.妙通三藏之玄宗,广谈五明之微旨.
        时唐简于国中义学高僧一百人,请入宫中,令讲仁王般若.法师学业颖秀,预入选中.唐王怜其远学,特加优赏.
        游学西土,十有六岁.养老二年,归来本国.帝嘉之,拜僧纲律师.性甚骨鲠,为时不容,解任归游山野.时出京师,造大安寺.年七十馀.

        五言在唐奉本国皇太子
         三宝持圣德 百灵扶仙寿
         寿共日月长 德与天地久

        五言初春在竹溪山寺於长王宅宴追致辞并序
        沙门道慈启.以今月二十四日,滥蒙抽引,追预嘉会.奉旨惊惶不知攸措.
        道慈少年落饰,常住释门.至於属词吐谈,元来未达.况乎道机俗情,全有异,香盏酒杯又不同.此庸才赴彼高会,理乖於事,事迫於心.
        若夫鱼麻易处,方圆改质,恐失养性之宜,乖任物之用.抚躬之惊�,不遑启处.谨裁以韵,以辞高席.谨至以下左,羞秽耳目.

         缁素杳然别 金漆谅难同
         衲衣蔽寒体 缀钵足饥咙
         结萝为垂幕 枕石卧巖中
         抽身离俗累 涤心守真空
         策杖登峻岭 披襟禀和风
         桃花雪冷冷 竹溪山冲冲
         惊春柳虽变 馀寒在单躬
         僧既方外士 何烦入宴宫


        外从五位下石见守麻田连阳春 一首【年五十六】

        五言和下藤江守咏二 裨叡山先考之旧禅处柳树一之作上
         近江惟帝里 裨叡寔神山
         山静俗尘寂 谷闲真理等
         於穆我先考 独悟阐芳缘
         宝殿临空构 梵钟入风传
         烟云万古色 松柏九冬专
         日月荏苒去 慈范独依依
         寂寞精禅处 俄为积草墀
         古树三秋落 寒草九月衰
         唯馀两杨树 孝鸟朝夕悲


        外从五位下大学头盐屋连古麻吕 一首

        春日於左仆射长屋王宅宴
         卜居傍城阙 乘兴引朝冠
         繁弦辨山水 妙舞舒齐纨
         柳条风未煖 梅花雪犹寒
         放情良得所 愿言若金兰


        从五位下上总守伊支连古麻吕 一首

        五言贺五八年宴
         万秋长贵戚 五八表遐年
         真率无前後 鸣求一愚贤
         令节调黄地 寒风变碧天
         已应螽斯徵 何须顾太玄


        隐士民黑人 二首

        五言幽栖
         试出嚣尘处 追寻仙桂丛
         巖溪无俗事 山路有樵童
         泉石行行异 风烟处处同
         欲知山人乐 松下有清风

        五言独坐山中
         烟雾辞尘俗 山川壮我居
         此时能草赋 风月自轻余


        释道融 五首

        释道融者,俗性波多氏.少游槐市,博学多才,特善属文,性殊端直.昔丁母忧,寄住山寺.
        偶见法华经,慨然叹曰:「我久贫苦,未见三宝珠之在衣中.周孔糟粕,安足以留意.」遂脱俗累,落饰出家.精游苦行,留心戒律.
        时有宣律师六帖钞,辞义隐密.当时徒,绝无披览.法师周观未逾浃辰,敷讲莫不洞达.世读此书,从融始也.
        时皇后嘉之,施丝帛三百匹.法师曰:「我为菩提,修法施耳.因兹望报,市井之事耳.」宿遂策杖而遁.【自此以下,可有五首诗,云尔有疑.】

        我所思兮在无漏 欲往从兮贪瞋难
        路险易兮在由己 壮士去兮不复还


        从三位中纳言兼中务卿石上朝臣乙麻吕 四首

        石上中纳言者,左大臣第三子也.地望清华,人才颖秀,雍容闲雅,甚善风仪.虽勗志典喷,亦颇爱篇翰.
        尝有朝谴,飘寓南荒,临渊吟泽,写心文藻.遂有衔悲藻两卷,今传於世.
        天平年中,诏简入唐使.元来此举,难得其人.时选朝堂,无出公右.遂拜大使,众佥悦服.为时所推,皆此类也.然遂不徃.
        其後授从三位中纳言,自登台位,风釆日新,芳猷虽远列,荡然时年.

        五言飘寓南荒赠在京故友 一首
         辽夐游千里 徘徊惜寸心
         风前兰送馥 月後桂舒阴
         斜雁凌云响 轻蝉抱树吟
         相思知别恸 徒弄白云琴

        五言赠掾公之迁任入京 一首
         余含南裔怨 君咏北征诗
         诗兴哀秋节 伤哉槐树衰
         弹琴顾落景 步月谁逢稀
         相望天垂别 分後莫长违

        五言赠旧识 一首
         万里风尘别 三冬兰蕙衰
         霜花逾入鬓 寒气益颦眉
         夕鸳迷雾裏 晓雁苦云垂
         开衿期不识 吞恨独伤悲

        五言秋夜闺情 一首
         他乡频夜梦 谈与丽人同
         寝裏欢如实 惊前恨泣寒
         空思向桂影 独坐听松风
         山川嶮易路 展转忆闺中


        正五位下中务少辅葛井连广成 二首

        五言奉和藤太政佳野之作 【仍用前韵四字】
         物外嚣尘远 山中幽隐亲
         笛浦栖丹凤 琴渊跃锦鳞
         月後枫声落 风前松声陈
         开仁对山路 猎智赏河津

        五言月夜坐河滨一绝
         云飞低玉柯 月上动金波
         落照曹王苑 流光织女河


        9楼2006-08-23 11:08
        回复


          释道慈 二首

          释道慈者,俗姓额田氏.添下人.少而出家,听敏好学.英材明悟,为众所欢.
          太宝元年,遣学唐国,历访明哲,留连讲肆.妙通三藏之玄宗,广谈五明之微旨.
          时唐简于国中义学高僧一百人,请入宫中,令讲仁王般若.法师学业颖秀,预入选中.唐王怜其远学,特加优赏.
          游学西土,十有六岁.养老二年,归来本国.帝嘉之,拜僧纲律师.性甚骨鲠,为时不容,解任归游山野.时出京师,造大安寺.年七十馀.

          五言在唐奉本国皇太子
           三宝持圣德 百灵扶仙寿
           寿共日月长 德与天地久

          五言初春在竹溪山寺於长王宅宴追致辞并序
          沙门道慈启.以今月二十四日,滥蒙抽引,追预嘉会.奉旨惊惶不知攸措.
          道慈少年落饰,常住释门.至於属词吐谈,元来未达.况乎道机俗情,全有异,香盏酒杯又不同.此庸才赴彼高会,理乖於事,事迫於心.
          若夫鱼麻易处,方圆改质,恐失养性之宜,乖任物之用.抚躬之惊�,不遑启处.谨裁以韵,以辞高席.谨至以下左,羞秽耳目.

           缁素杳然别 金漆谅难同
           衲衣蔽寒体 缀钵足饥咙
           结萝为垂幕 枕石卧巖中
           抽身离俗累 涤心守真空
           策杖登峻岭 披襟禀和风
           桃花雪冷冷 竹溪山冲冲
           惊春柳虽变 馀寒在单躬
           僧既方外士 何烦入宴宫


          外从五位下石见守麻田连阳春 一首【年五十六】

          五言和下藤江守咏二 裨叡山先考之旧禅处柳树一之作上
           近江惟帝里 裨叡寔神山
           山静俗尘寂 谷闲真理等
           於穆我先考 独悟阐芳缘
           宝殿临空构 梵钟入风传
           烟云万古色 松柏九冬专
           日月荏苒去 慈范独依依
           寂寞精禅处 俄为积草墀
           古树三秋落 寒草九月衰
           唯馀两杨树 孝鸟朝夕悲


          外从五位下大学头盐屋连古麻吕 一首

          春日於左仆射长屋王宅宴
           卜居傍城阙 乘兴引朝冠
           繁弦辨山水 妙舞舒齐纨
           柳条风未煖 梅花雪犹寒
           放情良得所 愿言若金兰


          从五位下上总守伊支连古麻吕 一首

          五言贺五八年宴
           万秋长贵戚 五八表遐年
           真率无前後 鸣求一愚贤
           令节调黄地 寒风变碧天
           已应螽斯徵 何须顾太玄


          隐士民黑人 二首

          五言幽栖
           试出嚣尘处 追寻仙桂丛
           巖溪无俗事 山路有樵童
           泉石行行异 风烟处处同
           欲知山人乐 松下有清风

          五言独坐山中
           烟雾辞尘俗 山川壮我居
           此时能草赋 风月自轻余


          释道融 五首

          释道融者,俗性波多氏.少游槐市,博学多才,特善属文,性殊端直.昔丁母忧,寄住山寺.
          偶见法华经,慨然叹曰:「我久贫苦,未见三宝珠之在衣中.周孔糟粕,安足以留意.」遂脱俗累,落饰出家.精游苦行,留心戒律.
          时有宣律师六帖钞,辞义隐密.当时徒,绝无披览.法师周观未逾浃辰,敷讲莫不洞达.世读此书,从融始也.
          时皇后嘉之,施丝帛三百匹.法师曰:「我为菩提,修法施耳.因兹望报,市井之事耳.」宿遂策杖而遁.【自此以下,可有五首诗,云尔有疑.】

          我所思兮在无漏 欲往从兮贪瞋难
          路险易兮在由己 壮士去兮不复还


          从三位中纳言兼中务卿石上朝臣乙麻吕 四首

          石上中纳言者,左大臣第三子也.地望清华,人才颖秀,雍容闲雅,甚善风仪.虽勗志典喷,亦颇爱篇翰.
          尝有朝谴,飘寓南荒,临渊吟泽,写心文藻.遂有衔悲藻两卷,今传於世.
          天平年中,诏简入唐使.元来此举,难得其人.时选朝堂,无出公右.遂拜大使,众佥悦服.为时所推,皆此类也.然遂不徃.
          其後授从三位中纳言,自登台位,风釆日新,芳猷虽远列,荡然时年.

          五言飘寓南荒赠在京故友 一首
           辽夐游千里 徘徊惜寸心
           风前兰送馥 月後桂舒阴
           斜雁凌云响 轻蝉抱树吟
           相思知别恸 徒弄白云琴

          五言赠掾公之迁任入京 一首
           余含南裔怨 君咏北征诗
           诗兴哀秋节 伤哉槐树衰
           弹琴顾落景 步月谁逢稀
           相望天垂别 分後莫长违

          五言赠旧识 一首
           万里风尘别 三冬兰蕙衰
           霜花逾入鬓 寒气益颦眉
           夕鸳迷雾裏 晓雁苦云垂
           开衿期不识 吞恨独伤悲

          五言秋夜闺情 一首
           他乡频夜梦 谈与丽人同
           寝裏欢如实 惊前恨泣寒
           空思向桂影 独坐听松风
           山川嶮易路 展转忆闺中


          正五位下中务少辅葛井连广成 二首

          五言奉和藤太政佳野之作 【仍用前韵四字】
           物外嚣尘远 山中幽隐亲
           笛浦栖丹凤 琴渊跃锦鳞
           月後枫声落 风前松声陈
           开仁对山路 猎智赏河津

          五言月夜坐河滨一绝
           云飞低玉柯 月上动金波
           落照曹王苑 流光织女河


          12楼2006-08-23 11:09
          回复
            靠!百度又抽了!
            麻烦柳帮忙把10到12楼都删了……OTL…


            13楼2006-08-23 11:11
            回复
              题怀风藻後

              日月丽天,品物贱形,雪花风水,则宇内不变之大文章也.其间得性正,而有皷吹造化.奴隷文字者,真活手笔也.
              本朝不匮其人,诗编文集亦不少,然世波流转,而存者二三于伯矣.
              一日儒臣直之雅士,得怀风藻而校讎异本.擿纠讹谬,蝇头点分,蚕丝义折,犹仍其旧,不强辄改,以俟善本之出.
              是乃父之遗意,而郭子之家法也.余好其书之成,而举梗慨.以悬左方云.
              山重显 题


              怀风藻跋

              本朝之文集者,怀风藻盖其权舆乎.诚是片言只字,足比拱璧镒金也.
              虽纪淑望之博洽,称大津皇子始作词赋.而今怀风藻,载大友皇子诗於大津上.然则大友先大津必矣,淑望何不称大友始作诗乎,亦可恠矣.
              此集以後,小野岑守,撰凌云集.仲雄王,撰文华秀丽集.乃至经国集.本朝文粹,续文粹,相继而出.
              若如家集,则菅家文藻,都氏文集,江吏部集,虽幸存乎今,或全或不全,惜哉其馀词人才子.道德文章,不尽传於世也.
              吾尝示怀风藻,并经国集之脱简于惺窝先生,先生一见,恰似东观见未见书.欣欣然,愉愉焉.
              因称本朝之上代,不让中华之人不可耻也.可尚焉.今再写此集,悦而书之.某年某月日.

              右见罗山文集第五十五卷.余尝闻之,怀风藻,淡海三船所撰也.三船池边王之子,葛野王之孙,大友皇子之曾孙也.
              故著此编,不独为文藻.於国史记,似有遗恨者矣.纪淑望,不称大友者,盖据国史尔.旧刻无此跋,因记所闻,并附其後云.
              宽政癸丑秋     摄津 阮秋成 志


              书怀风藻新释後

              圣德法王所教文善书善,天下咸仰焉.既而怀风藻出,次之万叶集出,
              而万叶,集皇语,皇歌,采录及微者.怀风藻,汉语,汉诗,采录不及公卿大夫之外,而至今珍重者,何也?缘其质之美耶,抑亦由物之古耶.
              节把二书读之,怀风之可采者,七八篇.万叶之可采者,百之二三耳.岂言质之美,抑由物之古也?
              节年十四,昔在相摸受怀风藻於先辈,读之,驱乌逐兔安辨诗之好丑.後十数年再读之,似有少得.
              今兹受清潭老师新释校合之命,三读之,始有所大警发.凡风藻之与万叶相涉者,吉野之诗及柘枝仙之事,而已作家相涉者,二十馀人.
              而山上忆良不与忆,良诗二首,文数首并在万叶.惜哉其品,卑野风藻不录,可谓有识矣.
              天平而降,宝龟,延历,彊场多事,皇都迁移,风气已消,才藻荡然,百度委靡,文海昏闇.
              遂令两集擅美於千秋,而风藻之有注解.以老师为嚆矢,今将刊行老师命节校字.校了而为跋.
              昭和丁卯初冬     古溪林 拜记


              14楼2006-08-23 11:11
              回复
                啃啃怜~~~找资料不容易哈^_^


                15楼2006-08-23 20:54
                回复
                  UP!UP!UP


                  16楼2006-08-23 22:14
                  回复
                    • 221.239.117.*
                    谢谢啦~~正找不着呢~~之前找到过,这次再找却没了……
                       拿走了~~


                    17楼2009-12-27 18:51
                    回复
                      这里真是个好地方啊……


                      IP属地:山东18楼2011-04-23 18: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