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好评价!准确、到位、有水准!

“这种特殊的天赋决定了费玉清的不可模仿性。他好象最高层的学者,已经到了钱钟书所谓的‘性情和学问已经混为一体,你学也学不来的’的境界了。又好象王羲之的字,笔法层出不穷。所以模仿者可以模范一首歌到乱真的地步,却永远不能代替费玉清,是因为费玉清变幻莫测,他是以感情驾驭声音,看似不变,其实每首歌都在变化,音色只是次要的,可以信手拈来。真正需要表达的快乐和美感绝不重复。”
“费玉清表面看起来千篇一律的歌曲,其实没有一首是类似的。你学得了那一声一韵,但是费玉清心里还有十万八千种变化,这种骨子里的底蕴,有谁学得了?”
“费玉清表现的美感,说不完的,浑然天成细镂风流潇洒,足以放进文化层次,与文学、美术、戏剧,等量齐观。这等层面,宏观时下其它歌者,难以解读。”
“因此,音乐艺术家除了技巧之外,还必须具备足够的审美情趣和敏感的审美心灵。费玉清是一位歌唱艺术家。他对一首歌曲心里有那种不可言语的美感体会,而且拥有足够良好的物理条件表达出来。”
“费玉清的唱歌,对于每个音符和歌词的处理,可以体现出他对于音乐关系的极端的敏感。处理的音乐中有内力,费玉清是一把高手。看似信手拈来,其实你却不能改动分毫其半分的结构。正如同最高超的书法一样。”
“费玉清把人的感情在心里捏合成一种活生生的典型。这种典型叫做空灵,叫做幽雅,叫做飞扬,叫做欢乐,叫做大漠明月,叫做晚春绿湖,叫做雨后空谷。这种典型才可以不朽,才是真正的音乐。”
“他的歌唱是一种人文现象。分享这种现象,你我幸何如之。他的歌唱可以成为艺术珍品,相信在一百年后会被同任何最优秀的绘画线条相提并论。”
“非常高兴这个世界上能够和他一起存在,也感谢现代媒体。我们可以享受到这样的可贵的珍品。”
“费玉清已经达到了中国音乐的极端。而且可以好不夸张地代表上个世纪中国音乐的成就。从任何方面来看,都已经是尽善尽美了。他的唱歌已经上升到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唱歌:那就是歌唱本身。反璞归真,他的境界已经一尘不染。”
谢楼主转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