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姓贡。来自丹阳。
据她说,贡一姓,来源于丹阳柳茹。
据丹阳第十六次修纂萃涣堂《贡氏宗谱》记载:贡姓原复姓端木,先祖名赐,字子贡,是春秋时代衡国人(今河南省境内),小孔子31岁,拜孔子为师。他才思敏捷,学习勤奋,能言善辩,长于外交,深得孔子赏识,故名列七十二贤之前茅。后在鲁国和卫国做了大官,赐封为“黎阳侯”。“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就是与子贡有关的典故。子贡不仅是从孔门脱颖而出、才华卓著的外交家,同时,也是春秋时期的著名富商,曾资助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孔家儒学,为推动历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其后人为弘扬他的功业,取其字“子贡”之“贡”字为姓,以示怀念,延续至今。
丹阳柳茹“萃涣堂”是贡氏家族的一个支脉,故又自称“黎阳世家”。至西汉元帝时(-前124年至-前44年),西汉御史大夫贡禹已是琅琊人(今山东省诸城县一带)。宋时,贡氏家族已迁至大名府长垣(今河南长垣),其一后裔贡祖文,字仁德,少年时看到金兵南犯,始“弃章句之学,专阴符兵械诸书”,立志报国。汴京失陷后,他在相州投军,结识了同时投军的汤阴人岳飞。在同仇敌忾的斗争中,结成“刎颈之交”,“每两人言国家事,慷慨激烈,未尝不以忠义相助。”高宗赵构即位后,他以护从之功,被任为都总军将,后又迁镇守秣陵关总镇,曾配合韩世忠在黄天荡击败金兵。作为坚决的抗战派,贡祖文“屡上书言恢复事,辄不报”,因而“郁郁不得志”,“当酒后耳热,即拨剑斫地,气愤愤不能平。”当他得知岳飞被诬陷事件时,即刻以全家四口人(贡祖文、妻黄氏夫人、长子贡铁、次子贡贤)性命去临安(杭州)大理寺为岳飞作担保,但时值隆冬季节,天寒地冻,未至临安,岳飞与长子云、副将张宪已被以秦桧为首的求和派一伙以“莫须有”之千古冤罪,斩首于风波亭。贡祖文怨愤难平,为谋保全岳飞后代,冒生命危险,把岳飞三子、年方十二的岳霖“带回”,匿藏自己官署,秦桧虽“大索数日,未获。”
贡祖文冒死私藏岳霖于秣陵镇军中,考虑到军中耳目众多,惟恐走漏风声。遂毅然托病辞官,携家眷老小,潜居于“古僻的曲阿城南柳茹”(即今江苏省丹阳市延陵乡柳茹村),以养鱼植柳营生,“深自韬晦”,抚养岳霖成长。宋孝宗赵昚(1163——1189年)即位当年,岳飞冤案得以昭雪。贡祖文因抚忠良遗孤,且军功显著,孝宗亲题“旌表忠义”匾额,予以褒彰。从此贡氏家族的这一支脉在丹阳生存繁衍。贡祖文年至八十,卒谥文宪,其妻黄氏追谥诰命夫人,合墓于柳茹村南庵处。生有二子,长子贡铁、次子贡贤,均居住柳茹村,直到第四代贡小一迁家至安徽省宣城县棋盘乡居住。宁宗庆元四年(1198年),刘光祖(2)为贡祖文作《武德大夫贡文宪公传》,详记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