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玩过跳舞机吗?
开始只有上下左右、后来有了一种多带两个感应的东西,你的手需要在上面扫过~
再后来有了一种完全不需要“扫”,你只要站在跳舞台上,遇到需要手扫的,aiwi 序列号,直接挥手就行,它会识别~这些都是摄像头识别的体感游戏~
还有,大型街机射击游戏里也有一种,只要你人蹲下,里面的镜头也变成蹲下来,躲子弹~
还有类似体感识别的街机数不胜数。
我想,假如你就是游戏设计员,老板要你设计一个体感的东西,你的第一个念头也是摄像头捕捉吧?
为什么老任没有走这种路子,而是把所有的速度、角度、方向的识别都集中在一根棒子上?我觉得是大智慧,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aiwi的体感完全是未成熟,但是未必不会成熟,可是如果你的动作就等于游戏人物的动作的话,那就不是你玩游戏,而是游戏玩你了,是相当“过”的一种设定。
例如游戏要求勇者砍杀100个怪物,或者三国无双什么的,按aiwi的体感来看,就落到玩家头上了,那是多可怕的运动量?
然而,试想,之所以我们有那么多一骑当千的砍杀游戏会给我们“快感”,我想现阶段来说,主要也是画面上带来的爽快,某程度上来说,真的全身去砍,是违背初衷的操控,也与爽快无关。
如果真的要说按自己动作完成任务有快感,aiwi手机产品库砍人有快感的话,对不起,aiwi没有力反馈,你只能砍空气。
回到正题,我在WII上要打出个猛球,aiwi 百度贴吧我要耍出个猛角度。可是在aiwi那种体感中,我必须就是个猛人,我的全身都要合力让我打出猛球。WII的输入,体现了这个游戏的精髓——角度、力度,而aiwi的体感输入,只能体现一种COSPLAY的感觉?动作模仿?所有游戏都要COSPLAY一番才能动?
恰恰,所有的游戏,比拼的都是反应、速度、力度、角度、之类,都是比关键,拳击游戏的话,WII要求了上半身的躲闪动作,可是WII并没有管你脚要怎么摆——拳击的话,简化下来就是短兵相接,如果还要考虑脚步移动,那么“两人移开”其实就是不用打,这一段完全可以去掉,只留短兵相接的精髓,就算要加入移动要素,用方向键也足以,大妈可以陪你玩WII拳击,说不定还可能是高手,可是大妈不一定会真的拳击、真的跑位,aiwi的形式如果玩拳击,那就真的需要一名拳击高手才能胜任。
以前都说游戏是虚拟的,小孩子可以在游戏里打败大人也不奇怪,但是现在aiwi则是让你在游戏里成为自己。我们原来应该在游戏里成为超人,现在反而超人成为了自己。
不能说这个概念是好还是坏,但至少,技术未成熟,最火体感,也不新奇(我是真不觉得新奇,那些大呼小叫说震惊的人,应该多去大游戏机厅感受下),它确实带来了摄像头捕捉的完善,可是却搞不清游戏机的本质。
玩WII,必定有一定运动元素、健身元素存在,可是并不至于说——玩WII SPORT不如真的去打网球。可是aiwi的体感却是——玩aiwi不如真的去做XXX。
WII REMOTE是玩家通往游戏世界的钥匙,玩家通过它在现实和虚拟之间来去自如,但是aiwi体感却是让游戏角色变成了自己~
我觉得aiwi的体感操作系统,相当值得研发,相当有未来科技感,但是和WII的体感相比,哪个好玩?我觉得当然是WII,它忠实了“玩”这一概念。
如果看不懂我的意思,我这么举例:例如你面前的机子里有100个文档,你要快速滚动到最后一个,你需要用鼠标,去拖动滚动条来完成。那么,鼠标是什么?————杠杆、工具。
如果现在你面前的100个文档,你要做出“翻文档”的动作100次才能滚动到最后一个,OK,我们要电脑来放文档何用?我TM就成了鼠标?
aiwi的体感真的那么震惊吗?真的那么**吗?搞错了吧……如果aiwi有马里奥,马里奥每过一关我们一般估计也要跳近百次,OK,买个aiwi亲身跳跳试试吧。
开始只有上下左右、后来有了一种多带两个感应的东西,你的手需要在上面扫过~
再后来有了一种完全不需要“扫”,你只要站在跳舞台上,遇到需要手扫的,aiwi 序列号,直接挥手就行,它会识别~这些都是摄像头识别的体感游戏~
还有,大型街机射击游戏里也有一种,只要你人蹲下,里面的镜头也变成蹲下来,躲子弹~
还有类似体感识别的街机数不胜数。
我想,假如你就是游戏设计员,老板要你设计一个体感的东西,你的第一个念头也是摄像头捕捉吧?
为什么老任没有走这种路子,而是把所有的速度、角度、方向的识别都集中在一根棒子上?我觉得是大智慧,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aiwi的体感完全是未成熟,但是未必不会成熟,可是如果你的动作就等于游戏人物的动作的话,那就不是你玩游戏,而是游戏玩你了,是相当“过”的一种设定。
例如游戏要求勇者砍杀100个怪物,或者三国无双什么的,按aiwi的体感来看,就落到玩家头上了,那是多可怕的运动量?
然而,试想,之所以我们有那么多一骑当千的砍杀游戏会给我们“快感”,我想现阶段来说,主要也是画面上带来的爽快,某程度上来说,真的全身去砍,是违背初衷的操控,也与爽快无关。
如果真的要说按自己动作完成任务有快感,aiwi手机产品库砍人有快感的话,对不起,aiwi没有力反馈,你只能砍空气。
回到正题,我在WII上要打出个猛球,aiwi 百度贴吧我要耍出个猛角度。可是在aiwi那种体感中,我必须就是个猛人,我的全身都要合力让我打出猛球。WII的输入,体现了这个游戏的精髓——角度、力度,而aiwi的体感输入,只能体现一种COSPLAY的感觉?动作模仿?所有游戏都要COSPLAY一番才能动?
恰恰,所有的游戏,比拼的都是反应、速度、力度、角度、之类,都是比关键,拳击游戏的话,WII要求了上半身的躲闪动作,可是WII并没有管你脚要怎么摆——拳击的话,简化下来就是短兵相接,如果还要考虑脚步移动,那么“两人移开”其实就是不用打,这一段完全可以去掉,只留短兵相接的精髓,就算要加入移动要素,用方向键也足以,大妈可以陪你玩WII拳击,说不定还可能是高手,可是大妈不一定会真的拳击、真的跑位,aiwi的形式如果玩拳击,那就真的需要一名拳击高手才能胜任。
以前都说游戏是虚拟的,小孩子可以在游戏里打败大人也不奇怪,但是现在aiwi则是让你在游戏里成为自己。我们原来应该在游戏里成为超人,现在反而超人成为了自己。
不能说这个概念是好还是坏,但至少,技术未成熟,最火体感,也不新奇(我是真不觉得新奇,那些大呼小叫说震惊的人,应该多去大游戏机厅感受下),它确实带来了摄像头捕捉的完善,可是却搞不清游戏机的本质。
玩WII,必定有一定运动元素、健身元素存在,可是并不至于说——玩WII SPORT不如真的去打网球。可是aiwi的体感却是——玩aiwi不如真的去做XXX。
WII REMOTE是玩家通往游戏世界的钥匙,玩家通过它在现实和虚拟之间来去自如,但是aiwi体感却是让游戏角色变成了自己~
我觉得aiwi的体感操作系统,相当值得研发,相当有未来科技感,但是和WII的体感相比,哪个好玩?我觉得当然是WII,它忠实了“玩”这一概念。
如果看不懂我的意思,我这么举例:例如你面前的机子里有100个文档,你要快速滚动到最后一个,你需要用鼠标,去拖动滚动条来完成。那么,鼠标是什么?————杠杆、工具。
如果现在你面前的100个文档,你要做出“翻文档”的动作100次才能滚动到最后一个,OK,我们要电脑来放文档何用?我TM就成了鼠标?
aiwi的体感真的那么震惊吗?真的那么**吗?搞错了吧……如果aiwi有马里奥,马里奥每过一关我们一般估计也要跳近百次,OK,买个aiwi亲身跳跳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