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闫红说,“男人对女人最浓重的赞美是求婚,最夸张的恭维,是呈给她一个盛大到无与伦比的婚礼。”
崇祯十五年,金陵城内,是夜,五千名士兵手执“喜”字红灯,从武定桥一直排到内桥国公府的门口,一路吹吹打打,唢呐震天,礼炮惊空,盛况空前,一个青楼歌女的婚礼竟超过了豪门女子。
寇白门之嫁,成为明朝南京最大的一次迎亲场面。
此时端坐在八抬大轿中十七岁的寇白门是何等欣喜。迎来送往,在秦淮画舫上见惯过客匆匆,自己又不是锁骨菩萨,靠着在情根孽海中普渡世人为怀。
再怎样的女子,最后的愿望无不是盼望有一个好的归宿。名妓头衔得来何用,恰如那秦淮河两畔的柳树,任人攀折,何处能觅得一个温柔的港口作为“家”来依靠,让疲惫的心就此靠了岸。
而这时,一个人给了她这样的希望,为她呈现了一场盛世烟花,仿佛是在告诉她:跟我走,我可以给你一个家。
崇祯十五年暮春,声势显赫的功臣保国公朱国弼,在差役的护拥下来到了钞库街寇家,几次的接触之后,给寇白门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这个年方三十且富贵逼人的男子,更是斯文有礼,温柔亲切,他也许没有平日里欢场上所谓的才子们一样口吐珠玉,随口拈诗成句;也不像那些激昂慷慨的士子们一样天天畅谈着自我抱负。
可这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敬她、懂她、怜她,可以给她一个温暖的怀抱。
她画兰,他并不只是赞她若空谷幽兰,他明白她如兰花般的孤寂,画舫生涯灯红酒绿,旖旎风情,然而宿醉之后只得独自一人临窗画眉,空对着菱花镜中如花面庞鬓云散乱;她度曲,他懂得她对爱情的渴望;她赋诗,他揣度诗句背后的寓意。
于是,她的心绪乱了,对他提出的嫁娶一口答应。理云鬓,描双眉,画腮红,点朱砂,披一袭红色嫁衣,做一个最幸福的新嫁娘,如飞蛾般义无反顾扑向他的怀抱。
虽说按照当时的风俗,明代金陵的乐籍女子,脱籍从良或婚娶都必须在夜间进行。然而当她撩开轿帘,看到那如繁星般的一排红灯,点点的灯火在闪亮着,仿佛是幸福在指尖跳跃,饶是她风月场上见惯,而十七岁的年纪,还是禁不住小女儿的满心欢喜。
就这样心中认定了他吧,身穿黄金软甲,驾着五彩祥云,将自己带上岸的英雄。不必要求太多,看那前秦苏惠的璇玑图不也只有她那粗通文墨的丈夫才能懂得吗?何必要求他如王维再世,描摹雪地芭蕉?
他用这场婚礼给了自己一个传奇,她也要用一生将他守候。
几次见面就这样决定自己的一生,不知该不该说寇白门是太容易爱还是太渴望爱了。在他的温柔中沦陷,义无反顾,只是想要一份现世的安稳。
然而,纵使是她“娟娟静美,跌宕风流”,依旧只是猜中了故事的开头,却没有猜中故事的结尾,或者过程。
闫红说,“男人对女人最浓重的赞美是求婚,最夸张的恭维,是呈给她一个盛大到无与伦比的婚礼。”
崇祯十五年,金陵城内,是夜,五千名士兵手执“喜”字红灯,从武定桥一直排到内桥国公府的门口,一路吹吹打打,唢呐震天,礼炮惊空,盛况空前,一个青楼歌女的婚礼竟超过了豪门女子。
寇白门之嫁,成为明朝南京最大的一次迎亲场面。
此时端坐在八抬大轿中十七岁的寇白门是何等欣喜。迎来送往,在秦淮画舫上见惯过客匆匆,自己又不是锁骨菩萨,靠着在情根孽海中普渡世人为怀。
再怎样的女子,最后的愿望无不是盼望有一个好的归宿。名妓头衔得来何用,恰如那秦淮河两畔的柳树,任人攀折,何处能觅得一个温柔的港口作为“家”来依靠,让疲惫的心就此靠了岸。
而这时,一个人给了她这样的希望,为她呈现了一场盛世烟花,仿佛是在告诉她:跟我走,我可以给你一个家。
崇祯十五年暮春,声势显赫的功臣保国公朱国弼,在差役的护拥下来到了钞库街寇家,几次的接触之后,给寇白门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这个年方三十且富贵逼人的男子,更是斯文有礼,温柔亲切,他也许没有平日里欢场上所谓的才子们一样口吐珠玉,随口拈诗成句;也不像那些激昂慷慨的士子们一样天天畅谈着自我抱负。
可这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敬她、懂她、怜她,可以给她一个温暖的怀抱。
她画兰,他并不只是赞她若空谷幽兰,他明白她如兰花般的孤寂,画舫生涯灯红酒绿,旖旎风情,然而宿醉之后只得独自一人临窗画眉,空对着菱花镜中如花面庞鬓云散乱;她度曲,他懂得她对爱情的渴望;她赋诗,他揣度诗句背后的寓意。
于是,她的心绪乱了,对他提出的嫁娶一口答应。理云鬓,描双眉,画腮红,点朱砂,披一袭红色嫁衣,做一个最幸福的新嫁娘,如飞蛾般义无反顾扑向他的怀抱。
虽说按照当时的风俗,明代金陵的乐籍女子,脱籍从良或婚娶都必须在夜间进行。然而当她撩开轿帘,看到那如繁星般的一排红灯,点点的灯火在闪亮着,仿佛是幸福在指尖跳跃,饶是她风月场上见惯,而十七岁的年纪,还是禁不住小女儿的满心欢喜。
就这样心中认定了他吧,身穿黄金软甲,驾着五彩祥云,将自己带上岸的英雄。不必要求太多,看那前秦苏惠的璇玑图不也只有她那粗通文墨的丈夫才能懂得吗?何必要求他如王维再世,描摹雪地芭蕉?
他用这场婚礼给了自己一个传奇,她也要用一生将他守候。
几次见面就这样决定自己的一生,不知该不该说寇白门是太容易爱还是太渴望爱了。在他的温柔中沦陷,义无反顾,只是想要一份现世的安稳。
然而,纵使是她“娟娟静美,跌宕风流”,依旧只是猜中了故事的开头,却没有猜中故事的结尾,或者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