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迭香果果吧 关注:88贴子:9,013
  • 10回复贴,共1

考完了,把导游词都发上来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度娘


1楼2011-11-05 21:47回复
    为了好记,里面很多的都是修改过的统一的各式


    2楼2011-11-05 21:47
    回复

      尊敬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各位光临河南省会郑州!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很高兴能够陪同大家一起游览少林寺,我身后是本次为大家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的司机李师傅,李师傅性格稳重,驾驶经验丰富,此次少林之行就由我们两位为大家服务,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为大家提供一个舒适、愉快的旅程。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与配和,大家有什么问题和要求请尽管提出来,我将尽力给予解答和满足,最后衷心的祝愿各位在郑州游览期间能够游的开心过得愉快!谢谢大家!
      我们现在要去游览的地方就是中国禅宗的发源地——少林寺。少林寺位于河南登封城西少室山。主要景区包括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二祖庵、十方禅院、武术馆等。到达景区后我将为大家做详细讲解,下面的时间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郑州!
      郑州古属豫州,东汉时此地成为管城,隋文帝三年,才有郑州的称号,并沿用至今。1923年,京汉铁路dbg后,郑州成为"二七名城"。现在城中还保存有二七纪念塔,是郑州的标志性建筑。现在的郑州引领着河南经济的发展,因发达的商贸素有“商城”之称。郑州今日的辉煌也得益于四通发达的交通,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陇海铁路线在此交汇。在旅游期间,您将会感受到中原人民的热情、淳朴,更会了解到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希望郑州给您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
      我们现在已进入了少林寺风景区,沿途看到的中岳嵩山就是由太室山、少室山两部分组成,少林寺就是因为坐落在少室山的密林中而得名的。沿街有许多经营武术器械的商店,剃着光头的武术学员随处可见,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了浓厚的武术气息
      景区马上就要到了,还请大家在游历寺庙时谨记下面的建议,以免引起争执和不快。首先寺院是佛门清净之地,我们游览时不宜大声喧哗或在寺庙内随意走动。寺院内的佛像是不能随便去碰去摸的。对寺院的僧人要称其为大师或师傅,对主持僧人要称其为长老或方丈。佛教的礼节和我们平时的礼节也是不一样的,见到他们的行礼方式是合十礼,忌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不当之礼节。
      好了,少林寺到了,请大家那好随身物品随我下车参观,由于到这里参观的团队比较多,下车以后大家要记准我们的车牌号,返程时不要上错车啊。
      我们现在来到了少林寺的山门前,请大家看山门上牌匾中”少林寺”三个大字.他是清代康熙皇帝的御笔.我们经常看到乾隆皇帝的御笔,而康熙皇帝的却很难看到,因为他很少动笔,被称为:”一字千斤”.等一下大家一定要把这”三千金”照下来带回家去。大家知道,自古以来都是“深山藏古寺”,寺院一般建在深山,所以这第一道门叫”山门”,山门原称“三门”,寓示佛教的:“三解脱”,佛教认为人有“三毒”那就是“贪”“嗔”“痴”。佛教认为,大家过了三门,就会灭掉这三毒,在心理上做一个快乐的自由人。
      进入山门殿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弥勒佛”,又称“迎宾佛”,他慈眉善目的欢迎大家的到来,请看这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是佛家向我们传授的一种人生智慧。心胸宽广,知足长乐,自然健康长寿。我们再看佛龛后面供奉的韦驮菩萨,人称护法金刚,它持金刚宝杵,职责是保护寺院“佛,法,僧”的安全。
      朋友们,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少林寺的第二进建筑天王殿,殿门外的两大金刚为佛教护法神“金刚力士”,受封神演义的影响,群众称之为哼哈二将,传说他们威力无穷,一哼一哈吸人魂魄。从他们的口型,大家就可以认出哪一位是哼将,哪一位是哈将了。大殿内供奉的是四大天王,他们的职责相当于现在的**干警。他们手里的法器象征风,调,雨,顺,这也代表了劳动人民最朴实的愿望
      少林寺天下闻名,吸引了不少名人来此驻足,也留下许多著名的碑刻,请大家跟我来看这块碑,它是少林寺最有价值的碑,叫太宗文皇帝御书碑,是李世民为了表彰13棍僧救驾而作的,电影<<少林寺>>的情节,就是根据这块碑的内容改编的。上有李世民的亲笔签名,大家可以看下谁能先找到?
      我们现在来到了寺院最重要的建筑“大雄宝殿”, “大雄”是佛祖的别称,表示佛的光明无量,这里是全寺的佛事活动中心。请大家随我进殿参观,中国有一句老话,“无事不登哪里?“对,“三宝殿“,这里供奉了3尊佛,也就是所谓的“三宝殿”。左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主宰阿弥陀佛,佛经记载,那个世界金碧辉煌,人人和平相处,是一个没有烦恼和忧愁的地方。右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传说那里的人们永远没有病痛,健康幸福。中间是佛祖释迦摩尼,他主宰的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人们会老,病,死,有欢乐,也有痛苦,是一个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的世界,正好和我们的世界是相符的。两边的塑像是十八罗汉,罗汉,是佛中的一种等级,意思是有了一定修行的人。
      再后面的立雪亭是少林寺最有意义的建筑。大家知道为什么少林僧人要斜披袈裟,单掌施礼吗?据说当年达摩面壁九年之后住在这里,神光为了向他求法,在大雪纷飞夜晚站了一晚上,达摩最后一次试探他说到:“要我传法,除非天降红雪。“神光用刀斩断了自己的左臂,鲜血染红了雪地,达摩深受感动,把衣钵法器传给了他,赐名慧可,也就是禅宗二祖,后代僧人为了纪念他曾断臂求法就斜披袈裟单掌施礼。
      好了,由于时间关系,咱们今天的讲解到这里就要结束了,下面是自由活动时间,1个小时后我们在寺院大门口**。


      3楼2011-11-05 21:48
      回复

        照壁对面的斗拱石牌坊叫宣化坊。面南书写“菊坛古治”四个大字,内乡古称菊潭,隋朝曾设菊潭县,“古治”意思是说,这里是历史上治理百姓的权力机构之所在。
        县衙的大门,面扩三间,明间为百米甬道的过道。东稍间的前半间置“喊冤鼓”一架,还各有一个小门,东边的门叫生门,过去时常开着,鸺人们的日常出入,西边的门叫“死门”,又叫鬼门,当犯人被判处死弄之后,从西门拉出去行弄,所以旧城处决犯人叫走西门或上西天。
        现在我们过了仪门,绕过戒石坊,您能看到的这座高大壮观的建筑特就是县衙的大堂了。大堂前甬道的两侧,东为吏、户、礼房,西为兵、弄、工房。六房是旧时衙门的职能办构。大堂是知县发布命令、举行重大典礼和公开审理大案、要案的地方。
         大堂后为门子房。守卫门子房的人叫“门子“,是由知县的亲属或亲近的人担当,实际上他们是官员手足耳目的延伸。对老百姓来说,不论是告状还是办事,最先接触的就是衙门里看门的门子,于是他们中的一些奸滑者便利用职务之便索取贿赂,时间一长,”门子“逐渐变成了”门路“的意思。现在人们常说的”走门子“”走门路“之类的就是从这里演变过来的。
         穿过门子房后的屏门,进入二堂,这里是知县调解处理一般案件的地方。堂肖抱柱联:“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轻“这是要求为官者即要做到法律面前亲疏平等,又要做到对证据不足沿存疑问者慎重对待,从轻发落,避免冤枉好人。这副对联用到”亲、故、重、轻“四个字,真实地反映了封建时代为官者的执法思想,恩威并施。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夫子院,就是师爷办公的地方。过去的师爷是由主人自秆聘请或从家乡带来,主张“言从则留,言不从则去”,他与主人之间是非常亲密而平等的宾主或朋友关系,属知县慕僚,帮助知县参政议事,大多是一些有知识、有才华的人,所以包括知县在内都尊称他们为“老夫子”,而他们办公的院子就称为夫子院了。院内有一棵元代的桂花树,至今已有700年的历史了。桂花树的旁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南天竺,取“竺”和“桂”的谐音为主贵,意为一般的庶民百姓不能轻易进来,只有达官贵人方可到此。
         三堂是知县日常办公的地方,如果输的案件涉及机密的话,也是在这里审理。另外,在三堂的左右还有一个跨院,称为东西花厅院,是其家眷饮食起居的地方。内乡县衙所有的建筑特前的匾额、楹联以其语言精练、内涵丰富而令人赞不绝口,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三堂前的这幅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勿用,地方全靠一官,自己也是百姓“这副对联是清康熙十九年内乡知县高以永自撰。作者身为地方官,能自觉与百姓一等,视百姓为衣食父母,的确难能可贵。
        好了,我们内乡县衙的讲解到此结束,给大家半个小时的时间自由活动时间,谢谢大家的支持。
        by——回声


        5楼2011-11-05 21:50
        回复
          龙门石窟的被我给删了,就剩下这几个了


          14楼2011-11-05 22:06
          回复



            15楼2011-11-05 22:31
            回复
              自己写的?


              16楼2011-11-06 00:24
              回复


                IP属地:浙江17楼2011-11-06 00:59
                回复
                  这么长,怎么背


                  19楼2011-11-06 19:09
                  回复
                    还有一篇呢
                    姐全背完了,还是提起一篇都不用想,背第一段的时候姐都把后面的给缓冲完了


                    20楼2011-11-06 22:04
                    回复
                      广告的真牛比


                      22楼2011-11-07 20: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