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郎吧 关注:650贴子:4,587
  • 2回复贴,共1

[鲁迅概论作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给度娘…第三次发了…再吞贴我也没办法了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1-11-07 10:14回复
    09小学教育本文1班 王进 00915120
    分析《在酒楼上》里的意象
    初读鲁迅的《在酒楼上》这篇文章是在现当代文学课上,当时只是作为关于鲁迅的文学常识来学习,并为深入探讨,现在再读这篇文章,才发现其中有很多值得探讨深究的地方。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关于“坟、梅、绕圈”这三个意象的描写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坟”的隐喻
    在小说中,鲁迅这样描写迁坟这一事件:
    “我站在雪中,决然的指着他对土工说,‘掘开来!’我实在是一个庸人,我这时觉得我的声音有些希奇,这命令也是一个在我一生中最为伟大的命令。……然而出乎意外!被褥,衣服,骨骼,什么也没有。我想,这些都消尽了,向来听说最难烂的是头发,也许还有罢。我便伏下去,在该是枕 头所在的泥土里仔仔细细的看,也没有。踪影全无!……我仍然铺好被褥,用棉花裹了些他先前身体所在的地方的泥土,包起来,装在新棺材里,运到我父亲埋着的坟地上,在他坟旁埋掉了。”
    在这里,“坟”是过去生命的象征,坟中沉埋的是生命的记忆,而挖坟的行为则表示着对已逝生命的追寻。正因如此,吕纬甫称他发布挖坟的命令“是一个在我一生中最为伟大的命令”。而最后开掘的结果,却是“无”, “踪影全无”。这既是小兄弟尸体的“无”,同时也象征着吕纬甫的行为意义的虚无,充满了讽刺的意味。
    然而虽然结果是这样,他仍以虚无为实有,郑重完成迁葬的一切程序,以便“足够”去“骗骗”母亲。 “迁坟”这一事件反映出了鲁迅内在深层的精神体验:表面的放达,掩饰不住对逝去的生命和已在的生命深情的眷恋。
    “梅”的意象
    小说中有几处是描写“废园”里的“老梅”的:
    “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
    这废园里的“赫赫之火”,让人不禁想起吕纬甫眼里射出来的光芒,而这“傲慢”、“愤怒”、“蔑视”更会使人联想到嵇康、阮籍这样的名士。这样看来吕纬甫也不完全是懒散、平庸,他还有光彩的一面,就像那在废园里斗雪的老梅。
    关于“绕圈”
    小说中以吕维甫之口说出了关于绕圈的描述:
    “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 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
    在这里,表面上吕纬甫是以蜂子蝇子“飞了一个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来比喻“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吕纬甫离开故乡,外出漂泊,又辗转到故乡的这段经历被比作蜂子蝇子绕了个“小圈子”。
    但在更深刻的意义上,吕纬甫的这个比喻是指他的对于人生社会理想的追求的落空,“小圈子”是吕纬甫怀着希望追寻人生理想和存在意义而又在绝望、虚无中回绕的心灵历程的象征。


    IP属地:江苏2楼2011-11-07 18:03
    回复
      我会告诉你我曾经被度娘抽了1000多楼么...


      3楼2011-11-09 17: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