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官印,照—官执照也。太平天国官员都非常重视印照,视其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因此,经常随身携带,只有在被俘或者阵亡时,其印照才会离身。
1855年4月3日,湖北蕲黄一带太平军总制田金爵力攻安徽英山,带随身护卫百余人,“黄衣黄帽,乘坐绿轿,”指挥作战。清安徽道员何桂珍迎战,田金爵阵亡,清军在其尸身搜获“伪印照”。
是年11月5日,国宗韦俊由湖北蒲圻攻羊楼洞,湘军道员罗泽南大败之,太平军损失近千人,“多系长发老贼,内有伪总制黄姓、伪指挥李姓,身怀伪印。”
1856年7月3日,在湖北武昌葛店,指挥郑添得、木八将军罗文元被俘杀,清军于“逆身搜得伪印。”
1858年9月21日,湘军猛攻安徽太湖东山头太平军营垒,全歼守军,“中有黄袍贼目十余人,伪印累累。”是月25日,在江西安仁县,湘军张运兰破石达开部经略杨在田,太平军官员被俘176人。湘军缴获“伪印22颗,伪官照11张,绣袍、绣帽无数。…内有绣龙红呢轿一乘,为向来所未见。”
1859年1月30日,中军主将杨辅清与湘军张运兰战于江西景德镇上下李村,失利。湘军杀指挥杨大鹏、郭正云、张明万,东殿后营将军李正龙、邓见光、陈金龙等,在“尸边搜出伪照。”
1860年7月15日,在江苏吴江黎里镇,主将军政司甘永胜战死,清军“搜身得伪印一颗。”是年12月1日,侍王李世贤猛攻浙江湖州。广东人刘仁福、刘仁禄兄弟内应,事泄,刘仁福落水死,刘仁禄被杀。清军在“刘仁福坐船内搜出黄马褂一件,伪印两颗,刘东明伪照一纸。”
1861年9月27日,总兵鲍超攻陷江西铅山县,太平军被俘数百人,获“伪印43颗。”
1862年2月15日,在浙江开化张村,清军在炳天义钟明佳所部被俘人员身上,搜集到“伪照百二十余张,皆五六年老贼。”
1863年3月1日,浙军猛攻浙江龙游县,守将遴天义陈廷香、勘天义李国群等弃城东走。清军穷追猛打,陈廷香战死于汤溪白龙桥,清军获其“眷属及印令。”李国群等翻山越岭逃至兰背源后,被阻截,走投无路之际,李国群乃假冒李怀忠之名投降。但在投降前,他不甘心印照、令旗落入敌手,请求部将蜚天福刘洪飞“带护”突围。
1866年4月17日,在陈州苑寨,天将徐昌先被俘,清军缴获“伪天将印一方,伪官照数十纸。”
1867年12月15日,在山东胶州小南沟,提督郭松林等阵毙太平军奏王赖世就,从尸体上“获赖逆伪印一颗。”
1867年12月24日,太平军首王范汝增在山东寿光洋河、弥河一带战死,清军从尸身“获其木印一颗。”
1855年4月3日,湖北蕲黄一带太平军总制田金爵力攻安徽英山,带随身护卫百余人,“黄衣黄帽,乘坐绿轿,”指挥作战。清安徽道员何桂珍迎战,田金爵阵亡,清军在其尸身搜获“伪印照”。
是年11月5日,国宗韦俊由湖北蒲圻攻羊楼洞,湘军道员罗泽南大败之,太平军损失近千人,“多系长发老贼,内有伪总制黄姓、伪指挥李姓,身怀伪印。”
1856年7月3日,在湖北武昌葛店,指挥郑添得、木八将军罗文元被俘杀,清军于“逆身搜得伪印。”
1858年9月21日,湘军猛攻安徽太湖东山头太平军营垒,全歼守军,“中有黄袍贼目十余人,伪印累累。”是月25日,在江西安仁县,湘军张运兰破石达开部经略杨在田,太平军官员被俘176人。湘军缴获“伪印22颗,伪官照11张,绣袍、绣帽无数。…内有绣龙红呢轿一乘,为向来所未见。”
1859年1月30日,中军主将杨辅清与湘军张运兰战于江西景德镇上下李村,失利。湘军杀指挥杨大鹏、郭正云、张明万,东殿后营将军李正龙、邓见光、陈金龙等,在“尸边搜出伪照。”
1860年7月15日,在江苏吴江黎里镇,主将军政司甘永胜战死,清军“搜身得伪印一颗。”是年12月1日,侍王李世贤猛攻浙江湖州。广东人刘仁福、刘仁禄兄弟内应,事泄,刘仁福落水死,刘仁禄被杀。清军在“刘仁福坐船内搜出黄马褂一件,伪印两颗,刘东明伪照一纸。”
1861年9月27日,总兵鲍超攻陷江西铅山县,太平军被俘数百人,获“伪印43颗。”
1862年2月15日,在浙江开化张村,清军在炳天义钟明佳所部被俘人员身上,搜集到“伪照百二十余张,皆五六年老贼。”
1863年3月1日,浙军猛攻浙江龙游县,守将遴天义陈廷香、勘天义李国群等弃城东走。清军穷追猛打,陈廷香战死于汤溪白龙桥,清军获其“眷属及印令。”李国群等翻山越岭逃至兰背源后,被阻截,走投无路之际,李国群乃假冒李怀忠之名投降。但在投降前,他不甘心印照、令旗落入敌手,请求部将蜚天福刘洪飞“带护”突围。
1866年4月17日,在陈州苑寨,天将徐昌先被俘,清军缴获“伪天将印一方,伪官照数十纸。”
1867年12月15日,在山东胶州小南沟,提督郭松林等阵毙太平军奏王赖世就,从尸体上“获赖逆伪印一颗。”
1867年12月24日,太平军首王范汝增在山东寿光洋河、弥河一带战死,清军从尸身“获其木印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