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尘,一切都好吧。
刚才在隔壁看见你的文字
谢谢分享
战争时期主人公共性塑造多有相似处
虽个性有所差异
但就戏剧本身来讲
在规定情景的表演
演员也会有共性感
斯坦尼的东西我从不以为是过时
布氏也不是完全合意
表演空间越大
演员潜力越强
从这个意义上说
在不拘泥的基础上
表演者加以自我并时代感的审美之上的理性表达
一直是我们提倡的
《战火太阳山》吴健的许多(我指的是许多)镜头
都明确地体现出他的表演理念
当然在一些特写里摄影师也给予了他最有利的角度
让我感动的是:他抓住了镜头 把握了镜头
以角色的“自我魅力”——即审视之上的表演
带给我独特的钱卫民
那么,一尘
对于一般像我一样的观众来说
"再现"与"表现"不必要严格区分
演员眼中有没有“第四堵墙”已经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