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23年。繁华扬州,人烟市肆。
老板独坐在茶馆二楼临窗位,向外眺望繁华的街市。京杭大运河造就了扬州的繁华,同样造就了这里的享乐**之气。
说老板不焦急那是假的,尽管焦急难耐,但是,千年的岁月早磨平了那颗浮躁的心,让他自若的掩饰脸上厌烦的神色。
他现在不是老板,是玉商苏罗。为了让自己的玉器买出更好的价钱而巴结当地富商的苏罗。
老板独饮了三四壶茶之后,邀约的三个富商才来。
三个精练的中年人,附庸风雅的分别穿上了绣着松、竹、菊花纹的丝绸。
菜很快就上齐了,三位富商并不急着谈玉器,而是拉家常似地不断地问他途中的趣事,偶尔点评几下。
这是激将法,让老板沉不住气将玉器拿出来好压低价格。
酒过三旬,穿着松纹丝绸杉得富商打着饱嗝问:“小苏啊——你这一行淘到了什么好玉器呢?拿去来瞧瞧。”那人有点微醉,看来沉不住气了。
老板看上去都比他们年轻,被称为小苏是应该的,立即卑谦道:“来的匆忙没带什么好货色;不过我这腰上的翡翠是此行从缅甸淘来的货之一,不算什么好货,让诸位伤眼了。”语气虽卑谦,可神态依旧冷冰冰的,话语和神色若判两人。
翡翠翡翠,有翡有翠。
翡翠兼备,中间过渡色完美,质地剔透无杂质,那可就是上好的货色了。
老板手上拿着的翡翠玉佩说不上是高档货色,但翡翠兼备,就是剔透上略逊了一筹,不过缅甸山高路远,中间还隔了个大理,一般的翡翠到宋朝那可就是天价了。那还用说这中档的。
“这货,色不错啊——!”另一富商笑着打哈哈。
“见拙了,见拙了。”老板依旧卑谦。
“哈哈——别再谦虚了,这等货色可难搞到。难不成你还有更好的?”
“不瞒三位,在下还有些好货,不然无胆邀请三位大人打通门路。”
这话吓醒了三个富商,这人手上到底有多少好玉器?
前些日子打听到这外来商人苏罗领了个商队进入扬州,过几日往几个大古玩铺玉器店买了些中档玉器赚了不少。几个老掌柜都看的出来那是大理老坑产的好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