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kimsona
忘记说了,错误素一定有的,多包涵哦。。
---分割线---
一边翻译,一边惊叹,彩元对于演员,对于这个行业能有这样的理解。确实,我们说喜欢上某一位演员,多半是因为她所饰演的角色,未必是因为那位演员本身所具有的魅力。许多演员在拍摄了几部作品,获得赞赏,甚至是奖项的肯定后,会尽可能地选择饰演一些与自身性格差异很大的角色来寻求突破。对此彩元很冷静,她了解自己的能力,不盲目挑战现阶段自己可能无法胜任的角色,愿意花时间慢慢锻炼自己。希望她能一直保持这样平和沉稳的心态,通过一部部作品的磨练,发掘出自己的energy~~~

121:
非常感谢kimsona亲~~

之前就很喜欢这篇采访,觉得记者写得认真,彩元也答得很有深度。
其实,我觉得,彩元在《拜托小姐》后也说过,感觉遇到瓶颈了,总想突破。所以接了弓和公男。公男初期世玲的天真活泼的性格跟现实文静内向的彩元有很多不同,所以初期在把握世玲的语调和个性上有可能过了点,还有HT事件的影响,对于彩元来讲伤害很大,也造成现在想法上很大的改变。
试想,当初,演技质疑如果没有平息,或世玲“民弊”的角色没有反转为讨喜的角色,也许彩元现在根本就无法发挥她的演技魅力。所以,我非常能理解彩元一直不断强调的那句:“观众喜欢的只是角色本色,而不是演员文彩元!”
所以,在弓的采访时(8月11日),彩元有说过,“前阵子满脑子想著,感觉到瓶颈就想改变自己,但这样是没有必要的。若人们喜欢我女性化的一面,那就开心地将这面呈现给大家吧。如果接下来还是古装戏的话怎麼办呢?我觉得拥有开明的想法是最重要的。「最终兵器 弓」就是一部拥有这样勇气的作品。光是与优秀前辈一起合作这点已经具有莫大的意义了。而且能多多暴光是好事呢。”
作为演员来讲,直接面对的是观众,而不是专家,泥演技再好,角色形象再多变,如果老演不讨喜的角色的话,那也是没有观众缘的。没有观众缘就意味着演员之路无法走下去,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挫折之后,彩元对于未来,变得更加小心异异,现在的想法是,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不重复演绎相似的角色,但也不盲目挑战自己可能无法胜任的角色(必竟每个演员都会受形象所限),用心地做着自己喜欢的演艺事业,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当然拥有自己的个性,不想违和别人,但也希望能得到更多人认同和喜欢,,重要的是,不只是喜欢角色,而是真正的喜欢“文彩元”这个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