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旧唐书》记载:“成纪,汉县,旧治小坑川。开元二十二年,移治敬亲川,成纪亦徙新城。”《大清一统志》记载:“旧唐书地理志,成纪县旧治小坑川。开元二十二年移秦州治敬亲川,成纪亦徙新城。地理通释,城在今县北三十里,宋时移成纪于上邽,故县遂废。”秦安县北三十里之小坑川,准确地望就是现在秦安县北安伏乡的安伏川。唐魏王李泰主编的《括地志》记载:“成纪,汉县,在秦州成纪县北二里。”唐之秦州成纪县的县治在今叶堡川,即唐时称的敬亲川,这里距汉成纪县的县治今安伏川的确只有两里之遥。为了考证小坑川及其县治的城址,笔者曾多次深入县北各地以及和秦安相毗邻的静宁县的治平、通渭县的碧玉等地进行了解和考察。从考察情况来看,只有安伏川就是汉成纪县治的“小坑川”,当地人曾称小川。这里气候温和,宜于定居和农作。这里钟灵毓秀,四面环山,仅有葫芦河南北的出口和入口,登高眺望,实属一小坑川。从安伏川的刘家故堆、杨家寺、崖背里、阳洼坪等仰韶文化遗址来看,先民们很早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出土的陶器和大地湾陶器很相似,他们和大地湾的先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里也就是显亲峡谷地,有伏羲和女娲滚磨石成婚的传说。有伏羲演画八卦的传说。有庙嘴山,当地人称此山为女娲的补天柱,传说是后世人逐年用土堆起来的。2007年初,施工的挖掘机在庙嘴挖出许多夹砂陶器,有的陶罐内装有大小人头骨,当地人称“葬罐”、“童罐”、“罐婴”等。有莲花台、风台、华胥沟、白蛇碥等古地名。有以伏姓命名的伏家洼、伏家川、伏家峡、伏家湾等村名。这些村名说来话长,他与伏羲、女娲的风姓相关。据古籍记载,宓、伏同出于风,宓、伏、风本是一姓。在今天看来,风姓已渺然无闻,宓姓也寥寥无几,唯有伏姓尚散居全国一些地方,而主要聚居地仍在今秦安县北,那里的伏姓按洼、川、峡、湾一共分四个份头,他们真可谓伏羲氏族的孑遗。据《水经注》记载:“瓦亭水又西南出显亲峡,石宕水注之。水出北山,山上有女娲祠。庖羲之后有帝女娲焉,与神农为三皇矣。”瓦亭水今名葫芦河,石宕水由安伏乡的伏家洼流出,今名大祥沟水。位于安伏川北半山腰的伏家洼村有一座古庙,祖祖辈辈敬奉着一位女神,当地人有的称山东神,有的说是炼石补天的女娲娘娘。《水经注》里记载的女娲祠很可能是毁了又建,建了又毁。它的位置到底在什么地方?据考察,在伏家洼堡子梁之阳坡有一处地方,当地人叫庙湾,这里曾山曳庙毁,有座庙人称“女娲宫”,在大干修梯田和打水池时,发现过瓦当、砖瓦、彩陶片、土洞口等遗物遗迹。这里很可能就是《水经注》中所记载的女娲祠的所在地。在伏家洼莲峰寺的大殿内,据当地人讲,正中间塑的是如来佛像,有两尊不太高大的一男一女像塑在两旁,称男的为太阳神,女的为月亮神,总称曰:“日月光普照佛祖。”众所周知,在汉墓出土的砖画中,有伏羲与女娲人首蛇身的交尾合体图,伏羲手捧太阳,意为太阳神,女娲手捧月亮,意为月亮神。在中国古代的占星术中,女娲是月神。《论衡》记汉代风俗曰:“久雨不霁,则攻社,祭女娲。”可见女娲就是月亮神,是主管水旱之神。莲峰寺大殿内敬奉的太阳神和月亮神也正是伏羲和女娲。安伏川属古成纪的中心地带,和大地湾遗址相毗邻,伏羲、女娲文化的底蕴很深很浓,这里山环水抱,依山傍水,易守难攻,又是丝绸古道的必经之地,西汉王朝把今之安伏川作为汉成纪县的县治是最佳选择。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许多史籍把汉成纪县的治地都记载在今甘肃秦安县北,有的具体指出在今秦安县城北三十里。现在看来,这些记载都是很正确的。《辞源》从1939年版至1992年修订版7次印行,都对秦安解释曰:“本汉成纪县也。”对汉成纪县解释曰:“故城在今甘肃秦安县北。”并细释曰:“故城在今甘肃秦安县北。参阅《读史方舆纪要》五七《巩昌府》《成纪废县》”。《中文大词典》成纪条释曰:“成纪,古地名,伏羲氏生于此。汉置成纪县,故城在今甘肃秦安县北。”1979年出版的《辞海》释曰:“李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而1999出版的新版《辞海》释曰:“李广,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人。”“李白,自称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秦州直隶州新志》记载:“然谓汉至后魏之成纪在静宁西南,实臆说也。即使成纪居北,亦当距秦安治五六十里耳,何止入静宁之南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