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务工的通辽蒙古族青年图雅:梦想放飞在培训讲台
见到图雅时,他正在给准备出国研修的学员教授日语。作为我市当年第一批赴日研修生中的一员,他已成长为通辽中友国际的日语教师。
2003年,图雅获悉通辽中友国际外派研修生,怀着出去闯荡一番的念头毅然报了名。当年4月,作为赴日研修生团团长的刘华东,与其他10名研修生一起踏上了飞往日本的飞机。
来到日本后,图雅在一家水产加工会社研修。为了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提高自身日语水平图雅想尽各种方法,休息时间大胆地与日本人交谈,让日本人来帮助纠正发音、语法和使用单词的错误;上班时随身携带卡片和笔,遇到不懂的单词或专业名词随时记录下来,休息时则查字典或向日本员工请教;下班后,抽出时间学习日语课本,或听日语磁带,或看日语报纸、杂志来练习阅读……回首曾经的研修经历,刘华东说,通过在日本的研修,无论思想作风还是素质、专业技能等,自己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
2004年4月,图雅完成一年的研修归国。鉴于其优秀的素质和表现,通辽中友国际聘请其为日语培训教师。对于新的岗位,图雅感慨良多。他说:“因为有过国外生活的经历,我深知研修生的不易。作为一名曾经的研修生、现在的培训教师,我必须竭尽全力为研修生服好务。”
图雅说,到日本研修一定得转变观念,否则很容易与当地人发生冲突。日本人工作节奏快、效率高、卫生意识强,礼节也特别周到,培训中他特别注重在工作和生活细节上引导研修生适应将来的生活环境,也常把自己的亲身体验讲述出来,与学员一同分享。
在国外,很多研修生大多住在一起,共用一套灶具,有时做饭、晾衣服等难免会产生摩擦。对此,图雅总是细心观察,一旦发现这种情况,总是引导研修生和谐相处,树立中国人的良好形象。同时,在出国前的培训中,他特别注重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比如李四光、常香玉等人的爱国事迹等,引导学员维护人格、国格,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对个别会社损害研修生合法权益的事,图雅总是据理力争,毫不妥协。一次,有家会社因效益不好没有按时发放工资,此时研修生马上就要回国。图雅得知后,立即找会社理论,说服会社补发了研修生应得的工资。他告诉记者,研修生挣钱很不容易,一旦这些会社破产,工资就无法追回来了。作为管理者,自己就是研修生的主心骨,必须维护研修生的合法权益。还有一次,一家会社通过电话告知图雅“研修生不服从管理”。 图雅立即启程前往调查,发现这家会社要求研修生进行高空焊接作业,但连起码的安全带都没有,此前已有一家劳务公司的3名研修生高空作业时摔下骨折,研修生因此拒绝了会社的要求。图雅向会社阐明了这一做法的后果,会社最终表示理解接受。
如今,走过十多年的培训生涯,图雅已是桃李满园。看着一批批学员跨出国门,勤奋工作,努力学习,用技能开拓日本的就业市场,用人格打造内蒙古赴日研修的品牌,用汗水换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从而改变家境,更改变自己的命运,让梦想变成现实!刘华东说,这时他感觉最欣慰,也庆幸自己当年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