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雾茫茫,学习能破妄
名作家林清玄曾讲过一个关于两个和尚的故事。从前有两座山,北边的那座叫北山,南边的叫南山,山上各有一座大庙,两山间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它养活着两座庙里的和尚。有两个小和尚分别在南山和北山上修行,每天他们都要做一门功课,就是在清早的时候到小河里去挑水。两个小和尚天天都能在河边相见,渐渐相互熟悉了,有时候会一起打水漂,一起挖草根,坐在河边的大石头上,一起说家乡门口的果园和山上的桃花,一起抱怨庙里的戒律清规,嘲笑他们因偷吃酒肉而受罚的师叔,也喜欢彼此夸耀自己庙里的方丈如何的了得,如何德高望重,学问如何高深,可以一眼看透事物的真相。
不知不觉5年过去了,有一天,南山的小和尚再没下山去挑水,于是,北山的和尚到南山的庙里去探望他的这位朋友,在庙门口的时候,他远远的看见自己的那位朋友正在种菜。他很好奇:“好久都没看你下山挑水了,也没看见你们寺院的其他的人下去挑水,难道你们庙里的和尚都不用喝水了吗?”
朋友把他带到后院,指着一口井跟他说:“那次我就跟你说,要是我们每天做完功课都用点时间挖一口井的话,我们就不用每天都下山挑水了。你却嫌麻烦,说每天挑水就挺好的了。这五年来,我不管多忙,每天都坚持挖这口井,现在终于挖出水了。”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我们在惊异于南山小和尚日日开泉,最终水出井成的同时,不免为北山那小和尚的小懒惰以及安于现状而感到惋惜。毕竟韶华似流水,东去不复回。如今江山代有骚人出,一代才人换旧人。世界日新月异,看那西江立石壁,高峡出平湖,弥须间碧海桑田转变,安于现状更近似于不思进取,等于把自己完全交给命运,只等待最终的宣判。
故事还没结束,北山的和尚回去以后,每天继续到山下挑水。只是现在河边就只剩他一个人了。就这样又过了五十年。北山的和尚已经老了,挑不动水了,他被主持分配去做了个扫地僧。每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总是想起他的小时候:家境贫困,揭不开锅,父母养不起那么多的孩子了,不得已才送他上山做了和尚。他觉得自己的命运真是不好。他常常想起他的朋友,想起他们一起在河边挑水聊天的情景。他想:“他也是一个命运与自己相似的人呢。”他决定上南山看看他的朋友,一起聊聊小时候的事情。
于是他又去了一趟南山。在菜地里他没寻到自己的朋友,一个老和尚把他引进了方丈的禅房。方丈是一个清癯的老和尚,精神矍铄。须发眉宇间都有股俊拔超脱的仙气,安静得很,慈祥得很。看得久了,又觉得像个孩子。北山的和尚吃了一惊,眼前的方丈正是那个和他一起在河边打水漂、挖草根的孩子。
方丈热情地接待了他的朋友。端水沏茶之后,他们一起谈论起这五十年来的生活。方丈细细点数了自己五十年来做过的每一件事情:挑水、种菜、扫地、擦洗桌椅、读书念经。每一件事情经他说起都是那么亲切,那么有趣。他说:“有太多的事情值得我们去学习。用心去学,一切都会变得自然起来,然后我们也会因此而快乐起来。”
在他心里自己是幸运的。从小没有东西吃的时候他可以在寺庙里安下身来,然后长大,并且学习了很多很多的东西。他感谢一切事物,感谢每一件细小的工作,并从中体悟出快乐。当他体会到学习是快乐的事情以后,便觉得以前的自己是那么浅薄,而学习又正好可以弥补他的浅薄。他读完藏经阁里的所有的书,便从他亲历过的每一件细微的事情中,看清楚世间的一切。后来他渐渐得道,师兄弟都非常敬佩他,师父就把方丈之位传给了他。
岁月催人老,流光容易把人抛。某一刻,我们还是不经世的蓬头稚子,转眼已不再年少,或者回首时已白了眉头衰了鬓角。那时的我们还有多少承诺没有兑现,有多少理想还没实现,又有多少的心愿坠落成了遗憾。无论你现在是正处于“望尽天涯路”的迷茫,还是执着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情有独钟……都不要放弃学习,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深刻,知识塑造人生,愿你如那“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南山和尚,在学习中收获快乐,收获智慧,人生雾茫茫,学习能破妄。
名作家林清玄曾讲过一个关于两个和尚的故事。从前有两座山,北边的那座叫北山,南边的叫南山,山上各有一座大庙,两山间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它养活着两座庙里的和尚。有两个小和尚分别在南山和北山上修行,每天他们都要做一门功课,就是在清早的时候到小河里去挑水。两个小和尚天天都能在河边相见,渐渐相互熟悉了,有时候会一起打水漂,一起挖草根,坐在河边的大石头上,一起说家乡门口的果园和山上的桃花,一起抱怨庙里的戒律清规,嘲笑他们因偷吃酒肉而受罚的师叔,也喜欢彼此夸耀自己庙里的方丈如何的了得,如何德高望重,学问如何高深,可以一眼看透事物的真相。
不知不觉5年过去了,有一天,南山的小和尚再没下山去挑水,于是,北山的和尚到南山的庙里去探望他的这位朋友,在庙门口的时候,他远远的看见自己的那位朋友正在种菜。他很好奇:“好久都没看你下山挑水了,也没看见你们寺院的其他的人下去挑水,难道你们庙里的和尚都不用喝水了吗?”
朋友把他带到后院,指着一口井跟他说:“那次我就跟你说,要是我们每天做完功课都用点时间挖一口井的话,我们就不用每天都下山挑水了。你却嫌麻烦,说每天挑水就挺好的了。这五年来,我不管多忙,每天都坚持挖这口井,现在终于挖出水了。”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我们在惊异于南山小和尚日日开泉,最终水出井成的同时,不免为北山那小和尚的小懒惰以及安于现状而感到惋惜。毕竟韶华似流水,东去不复回。如今江山代有骚人出,一代才人换旧人。世界日新月异,看那西江立石壁,高峡出平湖,弥须间碧海桑田转变,安于现状更近似于不思进取,等于把自己完全交给命运,只等待最终的宣判。
故事还没结束,北山的和尚回去以后,每天继续到山下挑水。只是现在河边就只剩他一个人了。就这样又过了五十年。北山的和尚已经老了,挑不动水了,他被主持分配去做了个扫地僧。每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总是想起他的小时候:家境贫困,揭不开锅,父母养不起那么多的孩子了,不得已才送他上山做了和尚。他觉得自己的命运真是不好。他常常想起他的朋友,想起他们一起在河边挑水聊天的情景。他想:“他也是一个命运与自己相似的人呢。”他决定上南山看看他的朋友,一起聊聊小时候的事情。
于是他又去了一趟南山。在菜地里他没寻到自己的朋友,一个老和尚把他引进了方丈的禅房。方丈是一个清癯的老和尚,精神矍铄。须发眉宇间都有股俊拔超脱的仙气,安静得很,慈祥得很。看得久了,又觉得像个孩子。北山的和尚吃了一惊,眼前的方丈正是那个和他一起在河边打水漂、挖草根的孩子。
方丈热情地接待了他的朋友。端水沏茶之后,他们一起谈论起这五十年来的生活。方丈细细点数了自己五十年来做过的每一件事情:挑水、种菜、扫地、擦洗桌椅、读书念经。每一件事情经他说起都是那么亲切,那么有趣。他说:“有太多的事情值得我们去学习。用心去学,一切都会变得自然起来,然后我们也会因此而快乐起来。”
在他心里自己是幸运的。从小没有东西吃的时候他可以在寺庙里安下身来,然后长大,并且学习了很多很多的东西。他感谢一切事物,感谢每一件细小的工作,并从中体悟出快乐。当他体会到学习是快乐的事情以后,便觉得以前的自己是那么浅薄,而学习又正好可以弥补他的浅薄。他读完藏经阁里的所有的书,便从他亲历过的每一件细微的事情中,看清楚世间的一切。后来他渐渐得道,师兄弟都非常敬佩他,师父就把方丈之位传给了他。
岁月催人老,流光容易把人抛。某一刻,我们还是不经世的蓬头稚子,转眼已不再年少,或者回首时已白了眉头衰了鬓角。那时的我们还有多少承诺没有兑现,有多少理想还没实现,又有多少的心愿坠落成了遗憾。无论你现在是正处于“望尽天涯路”的迷茫,还是执着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情有独钟……都不要放弃学习,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深刻,知识塑造人生,愿你如那“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南山和尚,在学习中收获快乐,收获智慧,人生雾茫茫,学习能破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