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买推理午夜场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这篇《安东往事1937》,但在打开书看到正文前远宁姐的话,我却看不下去了……其他的文都在一个月前就看完了,唯独远宁姐的文每次打开又合上。
不是我不喜欢这个题材,而是因为看前言看得我心情特别沉重。或许因为我是丹东人,光是看文的题目就很激动了。可也正是因为是丹东人,所以一直很自责,因为那场火灾,我只是听说过一点点而已,在远宁姐的文之前,我根本就不知道那场火灾是多么惨烈。一直不敢看文,也正是这个原因。
今天终于鼓起勇气看完了。最开始的描写,总让我想起家乡的风景。结局出乎我的意料,但却让我很感动。纵火者死了,死在一群有正义感有良心的中国人手上,虽然他的死是虚构的,但还是大快人心。
前几天回家的时候还去找那座纪念塔了(文中提到的供养塔),不过没找到(被高楼挡住了)。那座塔在丹东的商业区,很不协调,之前见过问长辈为什么不拆了它,长辈说不能拆,那是丹东几个不能拆的地方之一。
抛开对家乡的情愫,我很喜欢《安东往事1937》,也许因为我喜欢架构在历史背景上的文。
谢谢远宁姐,期待你更多的作品!
不是我不喜欢这个题材,而是因为看前言看得我心情特别沉重。或许因为我是丹东人,光是看文的题目就很激动了。可也正是因为是丹东人,所以一直很自责,因为那场火灾,我只是听说过一点点而已,在远宁姐的文之前,我根本就不知道那场火灾是多么惨烈。一直不敢看文,也正是这个原因。
今天终于鼓起勇气看完了。最开始的描写,总让我想起家乡的风景。结局出乎我的意料,但却让我很感动。纵火者死了,死在一群有正义感有良心的中国人手上,虽然他的死是虚构的,但还是大快人心。
前几天回家的时候还去找那座纪念塔了(文中提到的供养塔),不过没找到(被高楼挡住了)。那座塔在丹东的商业区,很不协调,之前见过问长辈为什么不拆了它,长辈说不能拆,那是丹东几个不能拆的地方之一。
抛开对家乡的情愫,我很喜欢《安东往事1937》,也许因为我喜欢架构在历史背景上的文。
谢谢远宁姐,期待你更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