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秋水吧 关注:168贴子:16,652
  • 13回复贴,共1
下雨,搭了同学的顺风车~


1楼2011-11-18 16:37回复

    你没事做是吧
    给你个链接 去打发时间
    http://longyusheng.org/cixueshijiang/lecture9-2.html#st3


    IP属地:山东3楼2011-11-18 17:4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仔细读读 苏轼的 卜算子 和姜夔的 暗香


      IP属地:山东4楼2011-11-18 17:54
      回复
        还有姜夔的小重山令


        IP属地:山东5楼2011-11-18 17:54
        回复
          太“官方”了………………………………@亦秋水 


          8楼2011-11-18 18:04
          回复


            9楼2011-11-18 18:05
            回复

              我要你看到是比兴呀


              IP属地:山东10楼2011-11-18 18:08
              回复
                乃木回复偶消息


                11楼2011-11-18 18:1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在回了撒


                  IP属地:山东12楼2011-11-18 18:14
                  回复
                    http://baike.baidu.com/view/6489001.htm


                    13楼2011-11-18 18:25
                    回复
                      好好的女孩儿干嘛用这样的名字撒


                      IP属地:山东14楼2011-11-18 18:27
                      回复
                        之前是因为酝酿写作情感
                        写作是方便去满月………………


                        15楼2011-11-18 18:53
                        回复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
                          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就像后代的咏物诗;“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16楼2011-11-19 18:48
                          回复
                            回复14楼:
                            偶细想了下
                            初学比乃是比喻
                            初学兴乃是在陋室铭。。


                            来自掌上百度17楼2011-11-19 18: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