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网瘾贴吧吧 关注:826贴子:29,863

回复:《用心戒网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每一次,我都会被自己的消极思想所左右,包括早恋,也是因为虚荣心作怪。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心魔作祟,因为它们一直处于上风,所以导致我的这些作为令人所不耻,对自己,对家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我总是觉得我的那帮损友比爸妈要好得多,正是这种想法让我与父母之间产生了很大的隔阂,其实,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对自己好的人只有自己的爸妈而已,其他的像那些损友,只不过是为了从自己身上获取他们想要的才会一时的对自己好,自己以前不也是为自己的利益以相同的方式对待过自己的,都是一样的,全都不是真心实意的,而自己却总是伤害自己身边最亲、对自己最好的人,自己在外面快活,当自己一个劲的抱怨自己的爸妈的时候,自己却没有想过爸妈是什么样得心情,他们的心都被我伤透了,我真的是太自私了,借助他们对我的爱一个劲的放纵自己,我本应该在爸妈身边带给爸妈欢乐的啊,我本应该是爸妈最最乖巧的女儿啊,相反的,我现在确是一直在折磨他们,跟他们唱反调,姨妈对我抱的期望也很大,经常对我说:“露露,你也长大了,该懂事了”。是啊,爸妈为了我,真的是付出了很多,绝对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爸妈这样疼我,如果我不能战胜自己的敌人,继续这么放纵下去的话,那就太对不起爸妈,太没有良心了。


35楼2011-11-29 04:36
回复
    其实,我的这些敌人正是人性的一些弱点,在我身上都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这些弱点并不是战胜不了的,还是要看自己的毅力,看自己是否有这个决心,如果我想克服,那么不管这个过程多么难,多么漫长,自己都会坚持下去,但是如果自己不想改,那么自然是不战而败,只能是让这些消极思想,让这些顽固的敌人控制我,但是我一定要改,一定要克服,虽然与他们战斗的前期过程非常的辛苦,但是以后就会更加的快乐,这就是苦尽甘来的道理,可是如果我现在享受了,快乐了,那么以后就会特别的痛苦。
    以前为了逃避责任,也是因为灯下黑,根本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把自己走偏的原因全部归结于父母和损友,都是因为他们我才走偏,因为损友的诱惑,父母的唠叨和不理解我才会走偏,其实不然,主观上还是自己造成的,还是因为自己意志力不坚定,对于外界的诱惑不能很好的拒绝和抵制,才会三番两次的出问题,总是为自己找客观理由,让自己可以心安理得的做坏事。


    36楼2011-11-29 04:36
    回复
      我总是自我否定,尤其是在学习或是一些好的方面,总认为自己做不好,做不到,便以一个消极的心态来处理问题,而我的选择便是逃避,离家出走,在外面用一时的享乐来忘记这些现实的问题但是逃避又能逃到哪一天呢。
      我的损友大多都喜欢上网玩网络游戏,所以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大多数时间是在网吧里呆着的,有时候不吃不喝,光靠抽烟,在网吧一带就是五六天,每次都把自己搞的面黄肌瘦、体质很差,我的那些损友为了升级,为了他们的战队,为了获得更厉害的武器,不分白天黑夜的趴在电脑前忙碌着,好像外界的一切都与我们无关了,这种生活真的是非常的颓废,非常的消极,但是以前,我们最喜欢的就是这种生活,最喜欢钻进电脑中为自己所谓的事业而拼搏。


      37楼2011-11-29 04:37
      回复

        我虽然没有像王刚那样痴迷网络,也不玩游戏,但只要离家出走就会钻进网吧,网吧里藏污纳垢,什么样的人都有,而他们最喜欢招惹的就是走偏时我那样的,虽然网吧里的人我也认识很多,但整天呆在网吧毕竟不是正常人该过的生活,网吧里的空气非常的污浊,一个不注意就会被传染上这病那病的就像自己,总是过这样的生活,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特别的差,每次去网吧,几乎总是会生病一次,而且是一次比一次厉害。对身体的危害真的是很大,我已经吃过一次亏了,就应该记住这次的教训,改变以前的生活方式,克服自己身上的那些人性的弱点,不要重蹈覆辙,做一个正常人,过一个正常人该过的生活,远离网吧,远离诱惑,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一定要有决心,战胜自己。
        


        38楼2011-11-29 04:37
        回复
          人性的弱点
          网瘾孩子 大雪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以克服和逾越的障碍也来源于自身。《圣经》当中的七宗原罪——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饕餮、纵欲虽然有宗教宿命论的观点,但也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弱点。我的走偏也来源于自己性格当中的弱点和缺陷


          39楼2011-11-29 04:37
          回复

            大学时上西方文学史,曾学过但丁的《神曲》,《神曲》中的炼狱和地狱是用来惩戒生前为恶多段,自私、贪婪、懒惰、妒忌、虚荣之徒的,当时年纪尚小,只是急功近利的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其中的道理和深义,没有认真揣摩过老师的分析和讲解,反而觉得这些纯粹唯心的东西很玄虚、很好玩儿,现在想想那时的自己是多么的无知、自负和自以为是。在网戒中心,杨叔全面概括了我们这些问题孩子性格中普遍存在的短板和缺陷,比如自私、无知、贪婪、懒惰、仇恨、嫉妒、虚荣、冷漠、自卑、自我否定。。。。。。,我想七宗罪也罢、《神曲》也罢,各种各样的人性弱点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杨叔每天都在跟我们讲的自私心理,因为自私,所以跳不出自己画的牢笼 ——“我”字做中心、“私”字做半径的“怪圈儿”。
            


            40楼2011-11-29 04:37
            回复
              从小作为家中的独生女,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虽然家庭条件一般,但爸爸妈妈总是竭尽他们所能满足我的要求,供我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玩儿好的,长期的锦衣玉食和娇宠溺爱让我养成了自私自利、自我中心的性格特点,在个人的潜意识里有一种唯我独尊、舍我其谁的错误认知。读书以后,因为聪明好学、学习成绩优异一直以来都是爸爸妈妈的骄傲,老师同学、亲朋好友眼中的好学生、好孩子。其实,如果客观、综合的分析判断,我身上有很多毛病,性格、脾气都不够完美,在成长过程中过分的自以为是、过多的鲜花掌声让我渐渐忽略了这些会影响自己工作、生活甚至一生幸福的性格缺陷和致命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三个“自”——自私、自以为是、自我矫情。


              41楼2011-11-29 04:38
              回复
                凡事总是站在自身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过分在意甚至放大、夸大自身的感受,不会换位思考、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去体谅别人、理解别人、宽容别人、接纳别人、认同别人,尤其是对最疼爱自己、最关心自己、最在乎自己的爸爸妈妈,只允许他们关心我、认同我、接纳我,不接受他们的劝诫、建议、批评和责骂,一味的向父母要求、索取,却很少为他们付出和奉献,当父母满足不了自己的要求或是自己不开心、不顺心的时候还会委屈、抱怨、怨恨他们,对他们出言不逊,和他们吵架,将自己的不满恣意宣泄到父母身上,现在想想真的很对不起一直以来为自己默默付出和奉献着的父母双亲。另一方面,因为过分的自我中心、自我矫情,遇到压力、遇到困难不是积极的想办法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直面问题、寻求解决和转化的办法,而是一味的委屈、矫情,进而选择逃避和放弃,最终让自己步入误区、走进死胡同、越陷越深绕不出来。今后我要打开自己的心门,不断强化和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理解、奉献、宽容和感恩的思想观念,明确自己肩负的各种责任,努力拼搏,不逃避、不放弃,走出自我一己之私的狭隘圈子,去享受和融入生活、工作,直面现实中的各种压力与挑战,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去发展、壮大自己。


                42楼2011-11-29 04:38
                回复
                  凡事总是站在自身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过分在意甚至放大、夸大自身的感受,不会换位思考、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去体谅别人、理解别人、宽容别人、接纳别人、认同别人,尤其是对最疼爱自己、最关心自己、最在乎自己的爸爸妈妈,只允许他们关心我、认同我、接纳我,不接受他们的劝诫、建议、批评和责骂,一味的向父母要求、索取,却很少为他们付出和奉献,当父母满足不了自己的要求或是自己不开心、不顺心的时候还会委屈、抱怨、怨恨他们,对他们出言不逊,和他们吵架,将自己的不满恣意宣泄到父母身上,现在想想真的很对不起一直以来为自己默默付出和奉献着的父母双亲。另一方面,因为过分的自我中心、自我矫情,遇到压力、遇到困难不是积极的想办法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直面问题、寻求解决和转化的办法,而是一味的委屈、矫情,进而选择逃避和放弃,最终让自己步入误区、走进死胡同、越陷越深绕不出来。今后我要打开自己的心门,不断强化和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理解、奉献、宽容和感恩的思想观念,明确自己肩负的各种责任,努力拼搏,不逃避、不放弃,走出自我一己之私的狭隘圈子,去享受和融入生活、工作,直面现实中的各种压力与挑战,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去发展、壮大自己。


                  43楼2011-11-29 04:38
                  回复

                    海纳百川容百怨 何必矫情虐自身
                    ——读杨叔的《用“心”戒网瘾·索命的两巴掌》
                    网瘾孩子家长 小晨爸爸
                    《索命的两巴掌》说的是广西玉林的一位13岁男孩,叫莫康生,因为沉湎于网络进而厌学、逃学。当他妈妈在网吧找到他时,因为一时气愤就抬手打了他两巴掌,没想到莫康生竟然服毒自杀。痛苦和悔恨就这样降临这个美满的家庭。
                    是什么吞噬了莫康生幼小的生命,是什么摧毁了这个幸福的家庭?
                    


                    46楼2011-11-29 04:39
                    回复

                      直接的原因是孩子的妈妈打了孩子两巴掌,可两巴掌就能要他的命吗?作为家长是不是要任凭孩子离开校园走进网吧?“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如果说孩子的妈妈知道会有这样可悲的结局,她还会打吗?
                      咱们不妨做个这样的假设,莫康生的妈妈就听任他迷恋网络,由着他“不想做作业,不想学习,花钱多了,成绩也下降了”,就像有些家长一样,不管不问,行不行?或者抱着侥幸心理以为孩子“玩一下,过过瘾”,“船到桥头自然直”,行不行?
                      


                      47楼2011-11-29 04:39
                      回复
                        众所周知,网络把人带进了色彩斑斓的缤纷世界,丰富多彩的网络内容可谓是鱼龙混杂,真善美、假丑恶,无所不有,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乐而忘返。更有网络游戏混淆了“现实”和“虚拟”,颠倒了是非观念,充斥着暴力、色情……对于一个懵懂少年又如何能抵住这般诱惑,更何况当网瘾到来时,“只想上网,满脑子都是网络游戏中的场景….网瘾一发作,全身难受,嗓子发干,手脚哆嗦,情绪烦躁,血管要爆炸“。长此以往,深陷其中就在所难免,船还没到桥头就沉入河底,一个又一个莫康生就这样纷纷倒下,一个又一个悲剧就这样不断地上演,哪里还有什么“可能”?
                        正如杨叔所说,呵护备至中长大的青少年一代普遍缺少艰苦生活的磨练,就像温室中培育的幼苗经不起风吹日晒、雨淋雪打,吃不了苦,受不了罪,经不起打击,受不得委屈,承受不了压力,面对不了挫折,脸皮太薄,自尊太强,矫情太过。明白了这些道理,莫康生悲剧的发生也不难理解了。


                        48楼2011-11-29 04:39
                        回复
                          点击鼠标能把人带进快乐的天堂,可是也能把人带进万劫不复的地狱。淫秽x情网站、不良网络游戏就如同装满各色魔鬼的潘多拉魔盒,它会让人性中丑恶的灵魂幻化为噬血吸髓的妖魔,把自己毁灭,使家庭破碎,2400万网瘾孩子及其背后的2400万个家庭正在遭受着网络游戏的摧残,一个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民族正经受着空前的威胁。民族兴衰,匹夫有责,以心理医生杨永信为代表的一大批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有识之士,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网瘾战争。


                          52楼2011-11-29 04:40
                          回复

                            网瘾是个新问题,没有现成的诊断标准和戒治方法可以参考借鉴,甚至连是不是病都还在争议之中,但其造成的危害和后果已经是有目共睹。杨永信医生敢于尝试,敢于探索,敢于吃螃蟹,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总结出了一套安全而有效的网瘾戒治模式,成功救治了数千例网瘾孩子和家庭,令受益孩子和家长感激不尽,得到了行内专家的充分肯定,在全社会反响强烈。特别是他所创建的心理点评大课堂,以及让家长与孩子共同住院改变的特色模式,成为心理精神卫生领域的一大创新,且很有推广价值。
                            


                            53楼2011-11-29 04:41
                            回复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华章
                              ——读杨永信的《用心戒网瘾》有感
                              王爱刚


                              54楼2011-11-30 10: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