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78,106贴子:73,705,046

孙中山暗杀“报界奇才”黄远庸,袁世凯背黑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黄远庸 (1884-1915),新闻记者。江西九江人,名为基,笔名远生。少年时勤奋好学,曾在两年内连中秀才、举人、进士三榜而文名大噪。辛亥革龘命后,在北京任上海《时报》、《申报》特约通讯员。曾参加进步党。后在美国旧金山被枪杀。著作编有《远生遗著》。




1楼2011-11-19 13:30回复
    两个字——证据
    YY动机的话法庭不承认
    否则我也可以说是楼主穿越暗杀了他然后嫁祸~~~~~~~~~~~~~~~~~~~~~


    2楼2011-11-19 13:32
    回复
      据说是袁世凯收买了同盟会的美洲支部部长,派人刺杀的。


      3楼2011-11-19 13:34
      回复
        据说林森被袁世凯重金收买了,暗杀的命令是袁世凯下的。


        6楼2011-11-19 13:40
        回复


          人物思想
            黄远庸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回顾,作了深刻的反省,《忏悔录》就是黄远庸反省的记录,是他一生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瞑目委化而后名为死者,非也。此特形死而已。近世颇有学者深信灵魂不灭之说”,在篇首,黄远庸即提出了灵魂不灭之说。然而,既然有灵魂不灭之说,必然也会有魂死之说了。接着,黄远庸从反面描画了“形不死而魂先死者”的形象:“肢体动作、饮食起居,犹是常人,而块然其精神不复寓焉者是也。……其人之身,有形而无神。有如有人白昼见鬼,见有形而不见有身。又如镜中看花,水中看月。有花有月,实乃无花无月。奄然一息,固无真宰之用;沈溺不返,戚戚焉亦绝非超然象外者也。”这里,黄远庸并没有引出社会不朽论与社会责任的概念,但是已经为之埋下了伏笔。   那么,一个人怎么才能灵魂不灭呢?黄远庸认为,首先要不为“形役”,要自由。黄远庸承认自己是为“形役”之人,他说:“余乃以身为形役之人也。饮则吾有时不知为饮,食则吾有时不知为食。起居坐卧,常若异人;动静操作,身动而心不属。块然一身,早同异物。日出日入,一切动静,常若冥然,无有感觉,似一身分为二截:其一为傀儡,即吾本身,另自有人撮弄作诸动作;其一乃他人之眼光,偶然瞥见此种种撮弄,时为作呕。作呕既久,不可复住,则亦听之。”同时,“为形役”有多种,“此傀儡之名片之衔号,实乃多种:曰学生、曰官吏、曰新闻记者、曰政客、曰律师,皆其经历中之最大者也。而此傀儡之余之于官吏、之于学生、之于政客、之于新闻记者、之于律师,亦犹其于饮食起居然,冥然罔觉。其为自身之饮食起居,蠢蠢然若不自知其自身实为学生、实为官吏、实为政客、实为新闻记者、实为律师也者”。而这样的人,即是灵魂已死之人。所以黄远庸说:“盖余之魂之死,亦已久矣!”   同时,黄远庸认为,其实人的灵魂是不可能死的,只是为“牢笼”所囚系而已。黄远庸仍然以自己的感受为例,说明灵魂之不死。他说:“即如上述,吾之一身,有如两截,一为傀儡,一为他人之眼。要知此他人之眼,即吾真正之灵魂。吾之灵魂,实有二象:其一,吾身如一牢狱,将此灵魂,囚置于暗室之中,不复能动,真宰之用全失;其二,方其梏置之初,犹若拦兽羁禽,腾跳奔突,必欲冲出藩篱,复其故所,归其自由。耗矣哀哉!牢笼之力大,抵抗之力小!百端冲突,皆属于无效,梏置既久,遂亦安之。” 所以,追求自由是人的本性,人的本质是自由。但是,由于“牢笼之力大,抵抗之力小!百端冲突,皆属于无效”,所以才被“梏置”,失去了自由。同时,黄远庸也指出:“此所谓安,非真能安。盲不忘视,跛不忘履,则时时从狱隙之中,稍冀须臾窥见天光。惨哉天乎!不窥则已,一窥则动见吾身种种所为,皆不可耐。恨不能宰割之,棒逐之!综之,恨不能即死!质言之,即不堪其良心之苛责而已。”   “良心之苛责”、良知,即忏悔是通向灵魂不灭的更加重要的条件。自由首先是良知的觉醒,没有良知觉醒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不为形役”只是灵魂不灭的必要条件,良知的觉醒才是真正的灵魂不灭。所以,忏悔是绝对必要的。具有忏悔意识是知识分子之所以成为知识分子的前提,也是检验一个知识分子是否具有真正具有真正的知识分子情怀和节操的标准,检验一个知识分子是否是一个合格的知识分子的标准。   忏悔不是专门针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的。黄远庸指出:“常人一生,盖如由平地而渐入隧道,蜿蜒曲折,渐由光明而入于黑暗。其先光明,渐渐熹微,渐渐微黑,渐渐真黑,最后堕落,达于极地。”所以,每人都应当忏悔。黄远庸认为:“凡吾人所敬仰之青年,其灵魂必曾一度或数度被其躯壳所囚狱。若曰未曾,则其将来必入此牢狱。以次牢狱乃人生必经之阶段,犹人之必入鬼门关也。” 黄远庸自己承认自己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余历数余之平生,虽泛泛一寻常之人,但少年为学生时,尚有一二事刻入于脑影之中,不能磨灭;渐渐则不能有不能磨灭之事实,而仅有不能磨灭之思想;渐渐则并此思想消归无有。综其所有,惟罪恶与过失。余于清醒时平旦时,常欲用大力驱除其出于脑影,而消灭其苦痛者也。”   黄远庸列举了三种入此牢狱之人的最终归宿:其一,则魂以瘐死,一死不可复活。自此以后,永永堕落。凡今之种种人头畜鸣者,皆是也;其二,则其灵魂日与躯壳奋战,永无和议之望。吾有若干友人,皆所敬爱。磊落而英多,聪明而智慧。然憔悴忧伤,悲歌慷慨,甚乃自杀,或已早亡。若是者谓之灵魂与躯壳之战死。其三,则破狱而出,出魔入道,出死入生。此后或为圣贤,或为仙佛。即其不然,亦得为有道之君子,模范之市民。   黄远庸自认非盗非贼,不会瘐死;非神非圣,不会战死,也不得破狱而出——“余之自身,既绝无能力思想足以自定其归宿,则余亦只能听之运命”。所以,只有“奔突叫号”、“窥狱隙而略见天日”,不堪良心苛责,只有忏悔了。同时,黄远庸也指出,他并不承认良心绝对自由与绝对不自由论,“盖余以为余及世间人所犯一切之罪恶与过失,其自身之原因与社会上之原因,各占若干之成分者也。


          7楼2011-11-19 13:41
          回复
            那你又是被谁收买了,而要那么据说?


            9楼2011-11-19 13:42
            回复
              美洲支部林森下命令杀人==孙下命令杀人?
              你杀了人==你上司下命令杀人?
              有什么逻辑?你至少需要拿出证据,证明是孙的命令。


              12楼2011-11-19 13:44
              回复
                其实孙下没下令只有鬼才知道,但当时有人把这事儿推到大头身上是何居心啊?!
                不管怎么说,林森是孙的部下,既然有人承认了,那孙就脱不了干系.
                呵呵,小邓还会说那年广场的事儿他没下令呢 .


                15楼2011-11-19 13:50
                收起回复
                  小邓的是什么年代?孙的是什么年代?


                  17楼2011-11-19 13:55
                  回复
                    大炮不是好东西


                    18楼2011-11-19 13:55
                    收起回复
                      这有嘛区别吗?


                      19楼2011-11-19 13:56
                      回复
                        有野心有理想的很能上窜下跳的瞎折腾的凡人一个,被后来的继任者们工具性的神话了.


                        21楼2011-11-19 13:58
                        回复
                          没有小邓命令,谁敢在天安门开抢、开袒克?
                          而孙的那个年代,混乱不堪,什么情况都有可能。


                          22楼2011-11-19 13: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