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克俭吧 关注:5贴子:89
  • 1回复贴,共1

世界第一哲学家的第十七篇文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
世界第一哲学家的第十七篇文章(2011-02-08 16:15:28)[编辑][删除]
标签: 杂谈
世界第一哲学家的第十七篇文章
2011-02-08 16:03
世界第一哲学家的第十七篇文章
开创了小说新局面,以性格为中介,提出了描写心灵:开创了写诗要无限精炼,写诗要写奇趣。打倒逻辑学,开创了哲学的新局面,“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有了新定义。
此文除对“打倒逻辑学”的概念有所增补外,对“对立统一”规律的定义进行了校正。还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定义进行了阐发。“否定之否定”不能僵死在几个事物上。不能僵死在几千年对自然、人类活动的认识上。(地球、太阳的运动还在上升阶段,倘若到了末期,螺旋式波浪式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批判了“内部矛盾所引起的螺旋式波浪式的过程”的说法。
《小逻辑》 第五章 概念论
理念(214页-------231页)
“认识过程扬弃了主观性、客观的片面性之间的对立。它的本身直接的有限性,分裂成理性冲力的两重运动。一方面,认识接受了存在着的世界进入自身,进入主观的表象和思想,扬弃了理念的片面的主观性,并把客观性当做内容,以充实自身的抽象确定性。另一方面,认识过程扬弃了客观世界的片面性,却又将客观世界当做一假象,一堆偶然的事实、虚幻的形态的聚集。它凭借主观的内在本性,规定并改造这聚集体。前者是认知真理的冲力,即认识活动本身--------理念的理论活动。后者是实现善的冲力,即意志或理念的实践活动。”(222页)
客观世界没有片面性。
认知真理的冲力,------善的冲力,研究学问,研究哲学要心静。主观世界亲近、吻合客观世界,没有冲力。
善的冲力。有善就有恶,有恶就有善。意志有善又有恶。理念也是有善又有恶。
“逻辑学是研究纯粹理念的科学”(18页)
产品商品否定了商品 在思维中产品能扔掉产品价格由国家定吗?能否定产品的供需由国家来确定吗?商品的价格的自由竞争也不能进入最抽象的思维吗?
“第二个形式为中介性或差别性的形式,这是作为认识的理念,又表现为理论的理念与实践的理念等双重形态。”(小逻辑217页)
理论 实践
理性 感性
可以对实践做些注释。不能因注释而超脱成理性和理论。
“第二个形式为中介性或差别性的形式,这是作为认识的理念,又表现为理论的理念与实践的理念等双重形态。”(小逻辑217页)
理论 实践
理性 感性
可以对实践做些注释。不能因注释而超脱成理性和理论。
2011-03-07 19:00
回复

dongkejian123
9位粉丝
核心会员
6
2楼
“理念能实现客观世界与自身的同一性。理性有绝对信心去建立主观性和客观世界的同一,并提高这种确信成为真理。理性具有一种内在的冲力,把本来是空无的对立,证实为空无。”(222页)
主观性和客观世界的同一、统一。从同一、统一中求差别、矛盾。同一和差别反复,交错进行。
对立可以变成空无,空无又变成对立。
“第二范围里,有差别的双方发展到矛盾自身。”(231页)差别不是矛盾,只有发展到矛盾,才能对立同一。才能同一出辩证法。高中生和大学生有文化差别。可以生产矛盾,也可以不生产矛盾。没有矛盾,就不能使一方完全占领另一方。对立同一规律,可以叫做对立矛盾同一统一规律。



1楼2011-11-21 11:42回复

    2011-02-03 13:35
    “理念是自在自为的真理,是概念与客观性的绝对统一。理念的理想的内容,是概念和概念的诸规定:理念的实际的内容,是概念自己的表述。概念还包含外部形态于理想性中,支配它,并保持自身于其中。”(214页)
    校正:理念是自在自为的真理,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真理的前前后后都不能加绝对。理念是抽象思维,实际内容早已被抽掉。概念应当添加一些直观和感性认识。这些低级状态的思维有意于文章的生动。
    ‘理念的同一性是概念的绝对的自由的同一性,是绝对的否定性,因此,理念是一个过程。(217页)
    校正:理念的同一性是概念的直接的自由的同一性,是直接的自由的否定性。
    “绝对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等说法都是错误的。
    因为这种统一表示抽象的、静止的、固定的同一性。理念是主观性,所以,上面关于绝对的说法同样是错误的。因为那种统一,仅表达真正的统一的自在性、实体性。”(217页)
    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是思维的理想境界。哲学上的统一是运动而静止的固定而活动的同一。统一是自在自为的、偶然必然的。
    “这种矛盾表象为善的实现的无限递进,在这种过程里,善被执著为仅仅是一种应当。这种矛盾的消除,包含意志扬弃了目的的主观性、客观性,扬弃了使两者成为有限的那种对立;而且扬弃了主观性的片面性。这种回归自身,是内容对自身的回忆,这内容就是善与主客两方面的同一性,客体就是真的和实体性的东西。”(226页)
    校正:
    这种矛盾表象为善恶分别实现的无限递进。这种矛盾的消除,————这内容就是善与恶与客观两方面的同一性,客体就是和哲学家极合拍或极不合拍的现实。
    “这种规定,作为概念的否定性或运动,------”(229页)
    校正:
    我是个好大专生,一开始,就有坏的大专生和我作对。一开始,就有好坏两种形象在自身中。坏的大专生是否定,是一种间接的否定。
    好大专生是前提,直接性的概念本身。好大专生是前提,好大专生和坏大专生都来作区别。又是概念自身又是好大专生。比别人早到,打扫卫生-----直接性。长期地先人一步打扫卫生,长期地比别人爱劳动,爱学习,--------------普遍性。相异方面又有了联系,和坏大专生
    好大专生,中间状态的学生、老师、校外群众一齐来否定理念的自我规定。自我规定远在设定时就暗暗涌动着否定。
    好大专生坏大专生在“对立矛盾同一统一”的同时,就在肯定自身否定自身最后否定之否定成好坏两种公民。
    “自为的理念就是直观,直观的理念就是自然。--------”
    校正:我的词汇:感观:被动认识外界的能力。
    自为的理念是直观感观,直观感官的理念是自然。
    否定之否定规律
    表述(1)肯定。有的直接性是肯定,有是有,无是无。同一产生矛盾,转化、扬弃其差别是否定。
    矛盾出了他物,直接性和原来的一样又不一样,统一到更加高级的对立中,叫做否定的否定。
    表述(2)肯定是直接性的,否定蕴含其中。变化、运动、自身同一、矛盾出新物,这是第一次否定。
    直接性潜在地回复成了一个他物,另几个他物为中介、差别、差异、矛盾联系起来和否定性一起运动,叫做否定之否定。
    


    2楼2011-11-21 11: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