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克俭吧 关注:5贴子:89
  • 0回复贴,共1


dongkejian123
9位粉丝
核心会员
6
1楼
感悟图 标签: 小说 曹雪芹 感悟 山水 的诗
X道程序的感悟图。各道程序的距离不等,内容不等,神韵不等。(1)静。在14个字的二十四个小时的过程中,必须有八个小时的静。不和一个人聊天,那怕3分钟。这里指必须酣睡八小时,睡不好,哲学怎么学的,觉中有无诗,一般来说没有。至少在16年内,没有自然界的任何一物和任何一人敲过门。独立的幽雅的有块窟窿的门。自然界和人的一丝一毫均未冲撞过。说静,是持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都为诗服务。一天上午,信步走在更加静谧的垄沟上,突然出现风韵,风云扣……出现雁跺、搭箭。下午又云信步慢步,出现保驾、涛波、波浪。意象不少关系错综。仅是十个小时的服务,两个小时干别的事,就有可能激乱大脑的细胞序列。就有可能出现不了风云扣这样的意象。也可能一天、三天、十天一个意象也出现不了。静比读书多少还重要。一个人读了唐诗、宋词三十遍,没有静的环境,出现不了风云扣这样的意象。另一个人,读书少,比如,唐诗、宋词读了五遍,有静环境,就可能出现风云扣这样的意象(2)山水草木、风云月土引发的诗趣。(3)诗和诗评引发的山水草木诗趣。没有诗评就没有诗,反过来也一样。在古代,诗评落后于诗。当代人必须大规模的克服,必须诗和诗评结伴前进。(4)较长的苦难经历引发的山水草木的诗趣。只有苦难经历,才能使你的肉体、灵魂和真理、谬误,正确、错误以及他们的起源上的小河边上产生真正的刀枪火并。只有较长的苦难经历才能你感受打着抖的胜似闲庭信步。(5)较长的非苦难经历引发的诗趣。(6)悟后悟引发的山水草木的诗趣。悟后悟,是当代人和诗人在感悟图上的灵透的对话,前后左右对诗包抄,能遮蔽,深层灵透。(7)悟后解引发的山水草木的诗趣。全面冲破儒家论诗的层腻。用现代的文化思辩寻求诗学背后的诗学原则。前代人根本想不到的诗学原则。对简单和复杂,内在逻辑和超逻辑的背后,究竟还有多少诗学原则,把它条理出来。(8)情引发的山水草木的诗趣。(9)志引发的山水草木的诗趣。(10)博学多闻引发的山水草木的诗趣。要懂哲学、经济学、还要懂一门或两门自然科学,最好有专著。(11)音乐。
自然流出的神韵趣味。要在最后三字、四字中有可能十次、八次的选择,抑扬顿挫的巧合。
发挥最后一字单字神义的神道、韵道。(12)理性感悟引发的山水草木的诗趣。(13)其他
(14)………… X …………天才未列感悟表,静列第一项。前后用悟后悟,后者用悟后解。好、恶、喜、怒、哀、乐引发的和不好、不恶、不喜、不怒、不哀、不乐引发的山水草木诗趣。既如此,又不如此。

2009-10-30 23:00
回复
杯按云头月求路,花衣升秋龙海绸。问曰:这叫什么?答曰:这叫意思。杯按云头是意思,月求路也是意思。这不是杯的志气,杯的感情。心愿,意料是意思的外延。写诗,写什么,就是写山水草木,风云月土。主要是写自然物。山水草木,是未经人沾染的自然物,洒醉是经人沾染的自然物。惆怅,是人的思维状态,是理性感悟物。感悟,感触,领悟是诗人在感悟图上的活动。写诗主要利用感官和自然物接触,达到对自然物的最美好状态的勾注。写志、情有如下缺陷:1、一味的写志、情,内容高亢不仅字句要抑扬顿挫,内容也要抑扬顿挫。一味写志、情、缺乏柔和美。2、把题材整理成志、情素材和不志、情素材。实际上万事万物都是诗的素材。树卷浪花榷黄土,车飞月季捎风走。写志、情就会写成“树卷浪花楼云塔”,浪高,高到成楼,成云,成塔。志是高昂,不知道世界的程序是既如此又不如此,既高昂又不高昂。这对任何人任何物都是一样的。哲学必然笼罩诗,正象诗要笼罩万物一样。3、少写一层内容。还说刚才的例子。写万物,树还得崇拜自己的母亲一黄土;则要榷黄土,(1)是不是黄土;(2)黄土的那一部分。愤怒出诗人的提法是错误的。曲折导致愤怒。比普通人多一层经历,多一层智慧,多一些词汇这是好事。但又可能把愤怒者导致怪僻,不能全过程感悟。乱写感情就会使诗少一层内容。把志寄托到景里:寄托就有不真之处;寄托本身造成的危害。



1楼2011-11-21 11:5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