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78,104贴子:73,682,013
  • 13回复贴,共1

李劼:毛泽囘东革命及其语言神话和抗日话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引:
毛泽囘东似乎是一个命中注定的历史和合者,读的是曾国藩的书,做的是洪秀全的事;受的是“五四”新文化的启蒙,认的是黄埔军校的道理:枪杆子里面出政囘权。
毛泽囘东成功地把“五四”文化和**暴力和合到一起,从而开辟了一条叫做农村包围城市的一统天下之路。
当然这条路不是通向曾国藩们开创的现代文明社会,而是指向一个现代社会和传统天下的十分古怪的混合物,一个从精神到物质从物质到精神全被专囘制统囘治一体化了的荒诞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既有现代社会所具有的高度的组织化系统化,又有传统天下的那种等级森严的庙堂秩序和一本正经的道学氛围。



1楼2011-11-21 12:42回复

    虽然如前章所述,孙中山的北伐是对“五四”新文化的反囘动,但假如没有后来毛泽囘东的**,历史的嬗变还是不能最后完成。
    在毛泽囘东的**之前,历史演变的许多因素都还没有成熟到和合的程度,诸如马囘克囘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实践,莫斯科的指导和中国共囘产党自身的独立自主程度,北大的“五四”新文化能否与黄埔军校的暴力组合,一统天下是否有了与之相应的精神支柱,等等。
    在此,历史的三拍子舞步只是从陈独秀跳到了孙中山,下一步将落实在哪里,当时的人们还根本不知道。
    正是这种未完成的嬗变状态,使蒋介石得以扭转孙中山的**指向。
    虽然依旧以一统天下为目标,但蒋介石在北伐过程中清除了共囘产党,赶走了苏俄顾问,与孙中山早年求助晚年反对的西方列强携起手来;及至北伐成功,蒋介石又竭力安抚、分化、拉拢或打击各派地方势力,形成一种松散的但又专囘制的中央集囘权政体。
    松散是因为地方势力的箝制,专囘制是基于蒋介石那石头般坚硬的个性。
    蒋介石的个性正应了他的命名,一介之石,或曰介乎石头之间。
    他既强行征服所有的军事割据首领,又不买任何外国大老板的帐。
    在北伐中他不买苏俄顾问的帐,到了抗战时期,他又不买美军司令的帐。
    蒋介石体现了孙中山爱国立场中强硬的一面,一如汪精卫体现了孙中山爱国立场中妥协的一面。
    顺便说一句,汪精卫的一生也符合他的命名,他象精卫填海一样力图填平中日之间相隔着的大海,结果葬送了自己的全部身家性命。
    汪精卫由于其命名中的牺牲意味使之命运不如蒋介石。
    蒋介石虽然被打败,但他没有被打烂,而是把他那块坚硬的石头扔下大海,变成了后来在经济上腾飞起来的台湾岛。
    


    4楼2011-11-21 12:47
    回复
      知道我为什么要一小段一小段的发吗 ? 因为我要不时的接受审核 ,还要再往文句中 添 "囘".


      26楼2011-11-21 13:25
      回复
        其实,在毛泽囘东的井冈山**之前,农民囘运动早已成了中国共囘产主义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了。
        虽然毛泽囘东在《湖南农民囘运动考察报告》中对此作了不切实际的相当浪漫的夸张,但诸如彭湃在广东海陆丰地区所领导的农民囘运动却是有案可稽的。然而,相比于毛泽囘东的井冈山**,彭湃的作为显得幼稚和肤浅,连列囘宁都曾批评过其“左倾幼稚”倾向。
        而且,正如湖南农运为北伐所激发所推动一样,广东的农运同样基于国共合作的前提。没有廖仲恺和陈炯明对彭湃的支持,海陆丰的农运是根本不成立的。即便彭湃本人,也不是农民出身,而是出自豪门的文化精英,是一个有理想有牺牲精神的深深地迷恋于共囘产主义的**青年。
        因为就中国农民本身而言,根本没有**的要求。无论是彭湃的农民囘运动还是毛泽囘东的农民囘运动,都是由共囘产党去人为地发动起来的。这种从主义到运动的过程,与当年马囘克囘思对巴黎公社的历史论述是截然相反的;马囘克囘思当年在主义阐释上的全部悲壮,在中国的农民**中变成了不无喜剧色彩的造囘反和暴囘动。
        在这块从来没有过理性意识的土地上,马囘克囘思的理性批判全然变成了身体叛乱。共囘产党煽动农民“打土豪、分田地”的方式,几同于十九世纪英国烟贩在中国推销鸦片的手法;区别在于,后者贩卖的是危害身体的毒囘品,而前者的引诱则在于使农民头脑中毒,用共囘产党的话来说,产生了阶级觉悟。
        这种阶级觉悟归根到底只对启发者的共囘产党有意义,农民有没有觉悟总归是农民。因为这种所谓的土地**的历史逻辑在于:先是共囘产党引诱农民把土地从地主手中夺过来,然后再通过农业合作化集体化道路请农民将手中的土地自觉自愿地交给共囘产党。
        由此,共囘产党获得了土地的公有制土地的国有化,农民获得了夺取土地的快囘感和分田分地的瞬间幸福。
        中国农民囘运动作为一场**是悲壮的有声有色的,但作为一部历史却是可笑的充满喜剧意味的。即便马囘克囘思在天之灵看到这样的**都会忍俊不禁。
        


        34楼2011-11-21 13:37
        回复

          如果略去其政囘治历史背景,今天仔细推敲一下毛泽囘东的这篇《讲囘话》,心智正常的读者也许会惊讶于毛泽囘东的狂囘妄和武囘断,从而忍不住问道:毛泽囘东当时是不是疯了?假如我回答说,不,毛泽囘东没疯,显然不符合事实。因为毛泽囘东的这篇《讲囘话》基于一个很重要的心理事实,即他当年在北囘大所遭受的心理创囘伤。
          


          43楼2011-11-21 13:59
          回复
            不管崇祯如何昏囘庸,在关键时刻屈杀袁崇焕等等,但他毕竟在抵抗着日渐逼近的满清军队。然而,当李自成坐到崇祯的位置上时,却根本没有担当起他应负的御寇之责。李自成的这种失责,在实际效果上远甚于吴三桂的投敌。因为假如李自成具有强烈的抗敌意识的话,连吴三桂投敌事件都是可以避免的。只是后来的蒋介石在他的先安内后攘外的政策受到攻击时没能想到援引李自成的事例为自己一辩,从而在舆论上落了下风,成为众矢之的。虽然蒋介石成功地拉过汪精卫挡在自己面前,但他在这上面的不说清楚却已经造成了民心的丧失。因为假如他的对手强大到足以与当年李自成的声势相等同,那么对方很可能在日本军队打过黄河之前就一举消灭他。但他的对手此刻却正好处在眼看要被他消灭的险境中,于是整个情势就完全倒了过来,变成了对方一句十分冠囘冕囘堂囘皇的**口号,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李自成当年在推囘翻崇祯的当口根本没有想到过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但“李自成”此刻处境不利,便把外敌压境变成了一个休生养息的绝好机会。而且,更妙的是,这种休养还不以休养为名义,而是挂着**的招牌。对比一下当年在陕西起兵的李自成,在陕北休养的毛泽囘东无疑要高明得多。因为李自成在推囘翻崇祯的同时将抗敌的责任不知不觉地招揽到了自己的身上。尽管后来由他一手造成的吴三桂为他顶了一世骂名,但江山却是从他的手里移交到满清手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典故在此具体为:崇祯是蝉,李自成做了螳螂,然后由满清军队挟裹着吴三桂做了黄雀。
            


            58楼2011-11-21 14:20
            回复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记者贝特兰采访了毛泽囘东,问他中囘共有何具体表示。言下之意蒋介石已经承担起了**的主要责任,你们共囘产党又在干什么?不想毛泽囘东十分滑头地告诉这位记者,他们共囘产党说了许多**的话,并且还十分流氓地要蒋介石政囘府进行所谓的“民囘主改革”,让他毛泽囘东分享一些权力。


              76楼2011-11-21 14:44
              回复
                其实,毛泽囘东并非不知道记者提问的要点所在,只是他无法表示也不愿表示他准备采取什么实际的象蒋介石那样不顾一切的抗囘战行囘动。因为要说与日囘本囘军囘队囘交囘战,八囘路囘军在林囘彪的指挥下是打过平囘型囘关囘埋伏囘战的。虽然不算是正囘面交囘锋,但也可算是接囘火了。


                77楼2011-11-21 14:46
                回复
                  不客观


                  91楼2011-11-21 15:24
                  回复
                    懒得给你说 根本没有详细的阅读或者思考过那段历史


                    95楼2011-11-21 15:37
                    回复
                      哈哈哈!!!原来这篇文章你是压根儿没看呀 !!! 得 , 我还以为真遇见高人了呢, 原来是个抢镜头的.


                      102楼2011-11-21 16:03
                      回复
                        似乎你真的没有仔细地去看作者到底写了些什么。
                        我倒觉得这篇文章不算是黑毛,也不算是在捧毛。就像文章里写的一样,他将毛作为一个枭雄和绿林人物的混合体,一个政治上的胜利者,以毛的语言艺术和时代机遇的碰撞为切入点进行了分析。
                        不敢轻言是否客观,但是文章让人看了确实很有新意,也眼前一亮。比那些一味地贬低毛或是吹捧毛的偏激流和历史臆想流要强的太多太多了。
                        


                        105楼2011-11-22 09: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