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年画开始在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时期,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在卧室、窗子、门上、灶台等处贴上年画,为的是祈求上天赐福消灾灭祸。从宋代开始镂版雕印技术后,木版年画得以发展与广泛流传,至清代发展到高峰。民间年画基本上是农民艺术,很富情节性、装饰性、趣味性,并色彩鲜艳强烈。随着时代的进步,尤其是近 20年来,年画日益作为一种通俗而普及的艺术形式被保留下来,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它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因而很受人们吉闻乐见。年画彩用新的印制技术后,发行量极大,是至今为止数量最多的出版物之一,也是世界上读者最多的画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