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猇吧 关注:4,146贴子:145,505

回复:明月照茅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因为系统管理员知道我不大上围脖,我经常学会一样东西就扔一样的。


228楼2011-12-27 15:19
回复
    一天心情不好,因为高华先生的离去,他是大学教授,患癌症却看不起病;他是著名学者,却生前无法出版自己的著作;他焚膏继晷,为历史寻找真相,至死方休;他杜鹃滴血,用清贫和良知守护学人的防线,残忍的死亡,总是过早对优秀的人下手,这个国家,总是让真正的人子淹没,群魔依然乱舞,大道依然多歧。
    -------黎学文


    233楼2011-12-27 23:14
    回复
      同济大学朱大可呼吁:
      高华先生走了,这不仅是中国学界的重创,更是所有热爱自由、真相和真理者的重大损失。我的一个不成熟建议,是请香港朋友们出面,成立高华学术基金会,以高华的名义,去培养更多的史学英才,推动历史、记忆和真相还原的事业。


      234楼2011-12-27 23:16
      回复
        历史究竟是个什么玩意,高华教授彻底撕破了我们一直看不到真相的红色历史的面纱。因为这部书,历史将铭记这个名字。因为这个人,历史迟早将被还原真相。
        ——屈默


        236楼2011-12-27 23:19
        回复

          实在睡不着,下网。
          得电子版在先,后纸质书也觅得,刚才翻出,打算重读以过漫漫长夜。


          237楼2011-12-27 23:34
          回复
            他曾经有过犹豫,也与我吐露过内心的天人交战,最后他说:“实在没有别的选择,我的个性没法让我放弃追究真相、说出真相,这是我的宿命,我认了。”鱼骨在喉,不吐不快;良知在心,犹如神之召唤,什么是历史学家?真正的史家风范正是这样的:著书不为稻粱而谋,超越一己之功利,漠视世俗之利害得失,只是为了实践内心的学术良知:还原历史的真相,哪怕撕破了皇帝的新衣。历史学从来不是一门纯粹的技艺,缺乏生命和社会关怀的乾嘉考据只是史学的末流。高华在精神上所继承的,是从司马迁到司马光的史家传统,这种传统是史学的,又超越了史学,自觉担当起天下的重负,为民族的未来发展提供历史的正当性。从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末,差不多十年寒暑,高华都沉浸于此,无法自拔。他从各种公开发表的档案文献、日记、回忆录当中反复爬梳,回味思考,逐渐整理出一条清晰的历史脉络,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权力网络。他对人脉细节烂熟于心,犹如自己家族内部的典故。1999年他在香港中文大学访问,恰巧刘小枫、钱文忠和我都在那里。每次聚在一起,大家最期待的节目,就是请高华为我们摆龙门阵。我们有无数的问题要问他,他似乎百问不倒,每次都用生动细致的史料为大家一一解惑。那些历史记忆就驻扎在他的心里,信手拈来,皆成痛史;犹如老树上的年轮,斑驳离奇,又历历在目。虽然高华烂熟史料,但他并不认为个别的史实能够代表整体的真实。我最敬佩高华的,是他的贯通能力,擅长将支离破碎的个别史实,编织成一个个令人信服的历史图景,从复杂诡异的权力表象,洞察背后的深层逻辑。一个能够将历史读通的史家,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家,一个有智慧、有深度的知识人。我常常惊叹他不曾有过从政的经历,也非贵族后裔,何来如此老辣的内幕观察。我以为,除了掌握大量史料之外,他的天才想像力和对人性幽暗的敏锐,亦是不可缺少的助力。我与他关怀相近,亦常常有热烈的争论。相比而言,作为政治史家的他,注重的是英雄豪杰“王”的面相,而作为思想史家的我,更偏好“圣”的一面。圣与王、神与魔之间,既是一念之差,又同为一个角币之两面。争论的结果,我常常从高华的魔性分析中所得甚丰,他也承认豪杰有其圣的另一面。事实上,早在1980年代,他参与翻译的墨子刻先生的《摆脱困境》一书,对此已有深邃的分析。不过,以其对家国历史的沉痛反思,他搁不下历史魔性对中国的摧残,毕其一生与其奋战,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242楼2011-12-28 14:44
            回复
              不要以为高华是一个无畏无惧的战士,其实他像大部分中国书生一样,有自己的畏惧,也有一己之顾虑。但在种种纠结之后,他选择的依然是直行,是对良知和历史的担当。这担当因为有畏惧和顾虑相伴显得格外的沉重。我敬佩他的,并非英雄式的义无反顾,而是凡人意义上的自我超越。明知要付出不菲的代价,依然在挣扎中担起重负。世人皆道无知者无畏,而知者有畏,依然选择了咬紧牙关前行,反而显出中国知识人的书生本色。书生非英雄也,乃是有可爱的迂腐,明知有苦头要吃,仍然不像聪明人那样识时务者为俊杰,而是傻傻地执著于内心的真与学术良知。正当高华的研究进入佳境,癌细胞却一步步地吞噬着他的躯体。他一次又一次地被病魔击倒,却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不,即使他躺在病榻上,在精神上也从来没有倒下过。他的乐观、坚强和生存意志感染了每一个去看望他的朋友。一个星期之前,见到他的朋友向大家报告的,依然是“精神状态不错”的好消息,以至于我们都错以为还有下一次再见的机会。然而,就在2011年即将翻过的时候,他骤然而去,决然告别,将自己坚强的微笑留到了最后。生命如樱花一般短暂,人们总是在追求某种永恒,佛教徒超越轮回,基督徒洗涤与生俱来的原罪,而儒家所追求的,乃是历史中的不朽。对中国知识人来说,有一段留得下来的文字,有一种让后人向往的精神,有一缕超越时代空间的情怀,那便是不枉此行的人生了。高华兄,你做到了,你对得起你的一生,我们为与你同属一个时代而骄傲。


              243楼2011-12-28 14:45
              回复
                对读书人来说,以前视为生命的可以是书,现在很多变成电脑了。影响中须臾不离电脑的有复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教授和市科协的高小玫博士,他们的电脑都是购买时最好最轻薄的那款,葛教授是索尼的,高是苹果的,不是为了赶时髦,实在是为了工作读书的需要。
                葛教授平日手机都不用的。


                247楼2011-12-29 08:12
                回复
                  看到小暮色又在爱特我,嘿嘿,懒得再过去了,我以后就蜷在这里,这里舒服,比较适合我们老年人。
                  她创议的活动很好,但我实在是个只注重实质不关注形式的人,不想扎堆做这种事。
                  类似的事情24号就做过了,当然以我习惯的方式和途径。


                  248楼2011-12-29 08:19
                  回复
                    月,我们时不时滴发个帖子,以后或会也是一本《两地书》不成?
                    前天和某出版社董事吃饭,奇怪他做书画的怎么也做人文了,原来的副总编怎么变成执行董事了,后来明白了,依然是“读书人也要吃饭”的道理,倒是蛮好的。
                    以后书可以给他做。
                    聪明人一枚,也大气和孩子气,说话口无遮拦的样子。


                    249楼2011-12-29 08:24
                    回复
                      早就说过了,你把我带到一个梦里,我却在别的梦里把你忘记。
                      谢谢你,周劲松,上猇。
                      我虽然还在这里,但几乎与你无涉了。
                      以后你的原版碟我自然会买,会听,但不会痴迷。
                      前面一年多,你让我浪费了太多时间。
                      当然怪我自己,定力不够。


                      250楼2011-12-29 08:29
                      回复

                        日月如梭,光阴荏苒,祝进这楼的各位新年快乐。
                        我可能要好几天没空来了。


                        251楼2011-12-29 08:32
                        回复
                          


                          252楼2011-12-29 08:34
                          回复
                            心动即为魔障
                            缠脱只在自心
                            感谢那个摇滚跨年的视频
                            看得我只想
                            好了,总算可以彻底放下了


                            259楼2012-01-09 15:26
                            回复
                              月,再得样啥的不值钱但仿佛有点意思的,
                              一并寄过来哈。


                              260楼2012-01-09 15: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