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上,德不(德),德是以有,德下。
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
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
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
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
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
道失道矣;而后德失德;
而后仁失仁;
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
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翻译:最好的得道方法。
得到你所认为没有得到的,用有为的方法得到它,是下策。
得到你认识不到正失去的,用无为的方法得到它,是上策。
德自然得到它,却用无所虚伪的方法,好啊。
仁努力得到它,却用无所虚伪的方法,好啊。
义努力得到它,却用经常虚伪的方法,好啊。
礼努力想得到它,(却虚伪过分),道不会去迎合它,所以就嘈杂混乱。
违背了自然强行作为,所以是失去了(真道)。
真道失去了是伪道,真得失去了是伪德,真仁失去了是假仁,真义失去了是假义。
后世的道德失去了上古德的含义。仁义也篡改了。
所以就变成虚伪的礼教了。
礼教这东西,极度缺乏忠信,天下动荡的根本。
从前,有见解的人认为那些虚伪的礼教的产生,是真道的表象,欺骗的开始。
所以大丈夫,实行道德仁义而不实行礼教,实行真道而不实行伪道。所以他去伪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