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钱财需要道德做根基
修桥筑路于古人而言是造福百姓、行善积德的事情,如果后堰的羽还活着,他绝对相信。从穷到富的距离不远,只需要一座桥,从生到死的距离不远,中间也只隔一座桥;当不计较架桥的付出时,往往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可当你计较这些时,会有什么结果呢?
后堰村是个有二百来户的小村,在后陀村北,中间隔着一个屡出奇异的河中岛。86年河水干涸后,人们为方便出行,在岛上修了条贯通南北的路和一座小石桥。羽的雪糕厂就是在桥修成后开起来的。那时的冰棒厂不多,可以说不愁客源,加上羽的媳妇淇是高中生,很有些经济头脑,所以财源广进。不能说日进斗金,但挣的钱隔几天就得摊到房顶晒晒,不然就会发霉。生意好了,来往的车辆就多了起来,两年以后,桥不堪重负,凹下去一半。桥是村民联系的纽带,不可少断,于是村干部商议重新把桥修一下,建议村民集资,拟定每户三十元。而羽家道殷实,且过往车辆大多是羽的商户,村里意见是不足部分由羽拿出。因是公益事业,村民即刻响应,把应缴的钱款很快缴给了村委会。但民不患贫,就患不均,羽对由他补足余款强烈抵制,说难道那桥别人不用?凭啥让我多出,这不是捉冤大头吗?当时后堰村的支书洛国是羽的同宗,论乡亲辈还是羽的叔叔。自觉还有点老面子,就找到羽家说你看,很多车都是奔你们来的,你不多出点乡亲们有意见;再者说桥修上了首先沾光的也是你。这些年你也挣了不少钱,哪在乎那点?羽的媳妇淇说我们有钱是自己起早贪黑业的,他们眼红自己挣去!要是你那么说,这钱我们一分不出!洛国无奈,热脸贴了凉屁股,只得很尴尬地从羽家出来。第二天清点钱款,就凑了五千多点,而羽最终没出。钱多修好点,钱少修差点,无奈之下,村里就用这点钱开了工。两月以后桥落成了,乍一看还过得去!因羽没出钱,村里有人就建议派人把着桥,凡是进冰棒的一律不让通过,洛国默许了。这可捅了马蜂窝,淇当天就花800多从县城买了个扩音器,于房顶安上大喇叭,吃完晚饭后就盘腿坐在炕上,手持话筒开始了谩骂。骂起来哪还管此人是否自己的尊长.诚可谓坐镇帷幄之中,声传千里之外!毕竟是高中毕业,骂得是有人物,有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不到半个小时,洛国就缴了械,亲自登门说我们明天撤岗!
在羽取得胜利的一年以后,新修的桥因质量低劣,出了事故——一辆由县城返回的三轮车急速行驶到桥上时,桥板断裂,整辆车垂直栽了下去,车上的驾驶员和乘客无一生还!而驾驶员是羽,乘客是淇!羽头部触在桥墩上,没见出多少血;淇的头压在水箱位置,头发都下来了,人们只看到了白花花的头皮,估计是被活活烫死的。
河中岛那里以前常有故事,但历经这么多年难道还存在灵异?很多人都从桥上过,出事的为何单单只是羽?钱是好东西,人人都喜欢。但你拿到手里就敢保那就是你的?古语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那是不是也可以说君子惜财,散之有道?承载大量财富的地方,是需要深厚的道德做根基的。
66我也给大家讲几个身边的帮事
(一)上个月我奶奶走了,她生病时我爸和我姑常陪着她过夜,我大伯都不太敢去跟她住,原因是她会讲一些发毛的话。我爸跟我说,奶奶晚上总会不时叫陪她过夜的人,说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比如说有个晚上她说,三儿(我爸排老三,我奶奶会叫他的乳名,具体叫什么就不说白了),你看那两个老人怎么老坐在那里(蚊帐上的横杆),快叫他们下了,会摔着。我爸说,没有啊。她又说,怎么会没有,明明就有,你看头发,胡须都白了。我爸说,行,你睡,我叫他们下来。我爸说,可能是她神志不清乱说的。奶奶走那天晚上,妈妈电话特别多,其中一次电话,我心里就一惊,总觉得是不是奶奶不在了,可是没过一个小时,爸爸就来电话说,奶奶走了。
(二)我外婆很瘦,她的作风就跟旧时的小姐一样,大门不出,全部人家给她准备到位。(空调,冰箱,随手泡...反正她的睡房了,全齐了)。每一次出远门做客都要给自己穿得清清楚楚才会敢走出去大家都觉得她的命不会很长,结果我奶奶走了,她还健在。当然这期间她几次都从死亡线上醒过来,其中有一次发生在我妈妈才十几岁时。听我妈说,当时我外婆已经断气了,我舅还去给当地赤脚医生拿了个长白山人参,泡水后用勺子撬开嘴给她喝,可是都灌不进去了。所以大家就为我外婆准备后事,寿衣都穿上了,结果我外婆又醒了,她说她听到儿女们的哭声,很想跟大家说别哭,好好的哭什么 ,听着很难受,她还看到她父亲在收割稻子,她就去帮收了,后来大家都吃饭,她也想去吃,可是父亲不让她吃,赶她回去说:吃什么饭,还不快回去。然后她就又听到我妈妈还有姨她们的哭声,后来就醒了。听着挺毛的。
修桥筑路于古人而言是造福百姓、行善积德的事情,如果后堰的羽还活着,他绝对相信。从穷到富的距离不远,只需要一座桥,从生到死的距离不远,中间也只隔一座桥;当不计较架桥的付出时,往往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可当你计较这些时,会有什么结果呢?
后堰村是个有二百来户的小村,在后陀村北,中间隔着一个屡出奇异的河中岛。86年河水干涸后,人们为方便出行,在岛上修了条贯通南北的路和一座小石桥。羽的雪糕厂就是在桥修成后开起来的。那时的冰棒厂不多,可以说不愁客源,加上羽的媳妇淇是高中生,很有些经济头脑,所以财源广进。不能说日进斗金,但挣的钱隔几天就得摊到房顶晒晒,不然就会发霉。生意好了,来往的车辆就多了起来,两年以后,桥不堪重负,凹下去一半。桥是村民联系的纽带,不可少断,于是村干部商议重新把桥修一下,建议村民集资,拟定每户三十元。而羽家道殷实,且过往车辆大多是羽的商户,村里意见是不足部分由羽拿出。因是公益事业,村民即刻响应,把应缴的钱款很快缴给了村委会。但民不患贫,就患不均,羽对由他补足余款强烈抵制,说难道那桥别人不用?凭啥让我多出,这不是捉冤大头吗?当时后堰村的支书洛国是羽的同宗,论乡亲辈还是羽的叔叔。自觉还有点老面子,就找到羽家说你看,很多车都是奔你们来的,你不多出点乡亲们有意见;再者说桥修上了首先沾光的也是你。这些年你也挣了不少钱,哪在乎那点?羽的媳妇淇说我们有钱是自己起早贪黑业的,他们眼红自己挣去!要是你那么说,这钱我们一分不出!洛国无奈,热脸贴了凉屁股,只得很尴尬地从羽家出来。第二天清点钱款,就凑了五千多点,而羽最终没出。钱多修好点,钱少修差点,无奈之下,村里就用这点钱开了工。两月以后桥落成了,乍一看还过得去!因羽没出钱,村里有人就建议派人把着桥,凡是进冰棒的一律不让通过,洛国默许了。这可捅了马蜂窝,淇当天就花800多从县城买了个扩音器,于房顶安上大喇叭,吃完晚饭后就盘腿坐在炕上,手持话筒开始了谩骂。骂起来哪还管此人是否自己的尊长.诚可谓坐镇帷幄之中,声传千里之外!毕竟是高中毕业,骂得是有人物,有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不到半个小时,洛国就缴了械,亲自登门说我们明天撤岗!
在羽取得胜利的一年以后,新修的桥因质量低劣,出了事故——一辆由县城返回的三轮车急速行驶到桥上时,桥板断裂,整辆车垂直栽了下去,车上的驾驶员和乘客无一生还!而驾驶员是羽,乘客是淇!羽头部触在桥墩上,没见出多少血;淇的头压在水箱位置,头发都下来了,人们只看到了白花花的头皮,估计是被活活烫死的。
河中岛那里以前常有故事,但历经这么多年难道还存在灵异?很多人都从桥上过,出事的为何单单只是羽?钱是好东西,人人都喜欢。但你拿到手里就敢保那就是你的?古语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那是不是也可以说君子惜财,散之有道?承载大量财富的地方,是需要深厚的道德做根基的。
66我也给大家讲几个身边的帮事
(一)上个月我奶奶走了,她生病时我爸和我姑常陪着她过夜,我大伯都不太敢去跟她住,原因是她会讲一些发毛的话。我爸跟我说,奶奶晚上总会不时叫陪她过夜的人,说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比如说有个晚上她说,三儿(我爸排老三,我奶奶会叫他的乳名,具体叫什么就不说白了),你看那两个老人怎么老坐在那里(蚊帐上的横杆),快叫他们下了,会摔着。我爸说,没有啊。她又说,怎么会没有,明明就有,你看头发,胡须都白了。我爸说,行,你睡,我叫他们下来。我爸说,可能是她神志不清乱说的。奶奶走那天晚上,妈妈电话特别多,其中一次电话,我心里就一惊,总觉得是不是奶奶不在了,可是没过一个小时,爸爸就来电话说,奶奶走了。
(二)我外婆很瘦,她的作风就跟旧时的小姐一样,大门不出,全部人家给她准备到位。(空调,冰箱,随手泡...反正她的睡房了,全齐了)。每一次出远门做客都要给自己穿得清清楚楚才会敢走出去大家都觉得她的命不会很长,结果我奶奶走了,她还健在。当然这期间她几次都从死亡线上醒过来,其中有一次发生在我妈妈才十几岁时。听我妈说,当时我外婆已经断气了,我舅还去给当地赤脚医生拿了个长白山人参,泡水后用勺子撬开嘴给她喝,可是都灌不进去了。所以大家就为我外婆准备后事,寿衣都穿上了,结果我外婆又醒了,她说她听到儿女们的哭声,很想跟大家说别哭,好好的哭什么 ,听着很难受,她还看到她父亲在收割稻子,她就去帮收了,后来大家都吃饭,她也想去吃,可是父亲不让她吃,赶她回去说:吃什么饭,还不快回去。然后她就又听到我妈妈还有姨她们的哭声,后来就醒了。听着挺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