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14日漏签0天
海外中医吧 关注:3,992贴子:15,955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11回复贴,共1页
<<返回海外中医吧
>0< 加载中...

“静则炁生”,道家对黄帝内经的补充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勤学好古
  • 少尉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问: 道家修炼,为何从静功入手?
答: 道家修炼,贵乎炼炁。《黄帝内经素问》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种种气的变化,可谓详明,但是这里所讲的“气”,均属后天情志所生之气。独有一句,医家不知,而为 道家所秘,这就是——“静则炁生”,这个“炁”,乃是 道家修炼所用的先天之炁。短短四个字,高度概括了 道家修炼的基本原理。盖种种内情外感,伤人内炁, 道家寡欲,而抱神守静。静则内炁得养,生机蕴藏,自会再生真炁,而为丹本。真炁发生,自有景象,须亲身体验,非字面可得。 再者,修真过程之中,一切炁的变化,都要求对境无心,不假人为,方合先天,倘无持静之训炼,夹杂后天念想,谓之炼意不净,功夫难以达到高层次。因此 道家修炼,须以静功入手。


  • 勤学好古
  • 少尉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贴士:音同“气”,是中国哲学、道教和中医学中常见的概念,一种形而上的神秘能量,不同于气。“炁”乃先天之炁,“气”乃后天之气。(我才察觉出这个差别,惭愧)


2025-05-14 13:53:00
广告
  • 闲着无聊
  • 大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古老的中医可能师出“巫术”,对气的认知也是有很多的!
这个“炁”的力量应该类同现在的“核能”吧?
至于“静”我无聊就得聊聊了:
就像一个人的酒量有大有小一样,您喝一斤白酒可能没事,我喝一两可能就卧倒;这个“量”在那里?
您的活动量是多少?我的是多少?
这个“量”可能大学问吧?
您就“量”的问题再亮亮!
无聊有请



  • 闲着无聊
  • 大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老兄的话锋真锋利啊!
(后天的调养应量力而行,有时候物极必反)这就是纠结的地方之一啊!
很多朋友会说:我注意了,我补了、我调养了、我吃的是名贵中药“某某”等,很贵,质量也很好、、、
可惜就是不对症啊!这才有了“过犹不及”啊!
先天不是我们可以把握的,后天却成了我们“无为消费”的!
怎么行啊?!
“道法自然”就要成了“过去史”了、、、
我的耳边响起了掩耳盗铃声: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 勤学好古
  • 少尉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呵呵,闲兄说的是。针灸药石,怎么能轻易补回消耗的“炁”啊


  • 闲着无聊
  • 大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就像实际生活中需要蛋白质一样,有经济条件可以吃海参,经济条件不佳可以吃豆腐!
哈哈,总之,用心并行动就好啊!
这也算是“亡羊补牢”吧!
对吗?


  • 勤学好古
  • 少尉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呵呵,是啊。都是自然的恩赐


  • 闲着无聊
  • 大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是的,辩证看待问题、辩证适应事物、就一切在往好的变化中进军!


2025-05-14 13:47:00
广告
  • goforitcn
  • 大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其实现在的中医概念已融合了儒释道,太极与气的概念在宋代儒家理学手上始归于完善。现在看到的太极图完成于宋代,气的物质与能量观也是在宋朝张载的努力下完成的。详在下的气是什么一文。


  • 芥子中的须弥山
  • 中士
    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关于“气”的问题,我查过一些资料,但是由于俗务太多,没能成文。看了先生写的,忽然想起,谈谈我的一点儿看法~
气——云气也,象形字
气(可能百度不能正确显示,上“气”下“米”)——谷气也,形声字(“米”表意,“气”表声)
炁——眞气也,会意字(有其内在的象征含义)
“气”字在《说文》里就是这么个写法,是个象形字,象征了云的流动。段玉裁注解:“气气古今字。自以气为云气字。乃又作饩为廪气字矣。气本云气。”说的是有“米”的“气”字是后来出现的,为了区别,又加了个“食”部,来表示“廪气”(即所谓水谷之气)。可见带“米”的“气”字是由云气的“气”字变化而来。
而“炁”字多出现在古代道家著述的文献当中。此字当中有妙义。下面的“灬”是“火”的变体,上面的“旡”字的意思是“胃中呃出之气”,可理解为人体内出来的气。下面的火乃是肾中真阳,有此真阳化生的气就是“眞气”、“元气”,所以道家写作眞炁、元炁,才是正确的写法。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上面的“旡”实为“无”字(就是“元”字,因篆刻的原像今天的“无”)加上一点儿,这一点儿象征“水”,此字的含义就是:下面的“火”(肾中真阳)将“水”(真阴)通过“元”这个道路,蒸腾于上。无论从那种解释上看,“炁”字与气、气的意象想去甚远。它表达了古人对人体的某种认识。
与中医相对应的就是:“气”乃呼吸吐纳之自然界的清气;“气”乃饮食受纳之水谷气;“炁”乃由下焦之“火”(肾阳)蒸腾化生而产生的元气。
附:关于气的意象,在道家的《内景图》里也可看出。

下焦的火、水车,不断的蒸腾输送水液向上输布……



  • 芥子中的须弥山
  • 中士
    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唉……百度河蟹正体字,阉割中华文化到极致了~


  • 勤学好古
  • 少尉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先生写的太好了,谢谢赐教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1回复贴,共1页
<<返回海外中医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