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期节目中有关黄思路的几分钟,文字实录如下:
眼下有一本正畅销的书叫做《三重门》,作者只有17岁,他的名字叫做韩寒。
在韩寒这本《三重门》畅销的时候,还有另外一个孩子跟韩寒一样也出了两本书,也只有17岁,那个孩子叫黄思路。但是她跟韩寒不一样的是,她还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她曾是全国十佳少年,现在还是福州市学联的副主席,从三岁时候就开始学习钢琴,在小学六年级就达到了钢琴十级。
两个同龄人,昨夜在中央电视台的“对话”栏目中相遇。
主持人:你来之前听说过韩寒吗?
黄思路:当然听说过,一下红得发紫,对吧?
主持人:你刚才在下面看节目时,对韩寒有什么印象?
黄思路:看了他那个样子,比我想象好多了。我来的时候特别害怕,就跟同学说,你们就等着帮我收尸吧,怎么办呀!今天早上韩寒来的时候,介绍我跟他认识,他一看到我就笑了。我觉得他笑的时候特别好看。
主持人:韩寒现在笑得很害羞。
黄思路:对,我特别喜欢看他笑。然后觉得他好像都有点不像报纸上报道的那样。韩寒,这样说会不会破坏你酷的形象?
韩寒:没关系。
主持人:(韩寒)前面你也看了黄思路的一点书,包括我的介绍你也听了,我有一个感觉,我觉得她特别像你《三重门》里写的那个苏姗,你觉得呢?
韩寒:我倒是觉得她更加验证了我的观点。
主持人:什么观点?
韩寒:因为她的钢琴真是弹得非常好,但是你如果从小就逼着她钢琴也练,小提琴、萨克斯、吉他一起来的话,她恐怕每一样都失败。
主持人:但是她不仅钢琴好,成绩也好,写作也好,还当过主持人,还是学生会的干部。
韩寒:领导。
主持人:这个好像跟你“全面发展、全面平庸”的观点是不一样的。
韩寒:所以刚才我已经把这个观点否定掉了,我用我自身来否定的。每个人我觉得都能有他专的一面,这是最好的,人家最容易接受你的。
主持人:你还没回答我那个问题,你回避了,你觉得她像不像苏姗?
韩寒:这个我们私下交流。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两位嘉宾,现在的两个孩子都一样大,但是他们成长的经历和他们未来要走的道路可能是截然不同的,这两个孩子,你们怎么看?
陈晓明:其实这两个年轻人我都是非常喜欢的,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孩子。怎么说呢,黄思路,她可能符合我们主流社会的一种想象,就是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确实她今后比较容易介入这个社会;但是从另一方面,我也反复说,像韩寒这样的特殊的或者我们叫他偏才也好、怪才也好,他也是社会所需要的,否则我们这个社会就缺乏色彩了。我们恰恰需要韩寒这样的少年,他来刺激我们的社会,不断地给我们现行的主流社会提出一种反思,或者说给我们的生活提供各种各样的尖锐的话题。
主持人:也就是说只有一个韩寒,但是还有一个黄思路,这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丰富活力和希望所在。
陈晓明:他们之间构成了一种张力,我觉得这非常重要,对一个社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陈永明:我觉得他们两个挺有意思的。好像思路是我们工业化时代标准化人才的一个优秀的典型,而韩寒就是信息化今后发展个性的当中一个突出的代表。
视频:CCTV《对话》韩寒
(黄思路在第44分钟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