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别发火,有话好好讲
来源:东方网 2011年11月28日
日前有一网站刊登了一篇名为《今天,我冲地铁司机发火了!》的网评,笔者说,他乘坐地铁时,刚要进门,车门突然关了,然后又突然开了,差点把他夹在车门和屏蔽门当中,他冲着司机发火了,还不消气,回头又写了一篇网评《今天,我对地铁司机发火了!》。
如今也不知怎么了,一些人的火气特别大,电视里有“火力十足”的嘉宾,马路上开车有怒气冲冲的“路怒”,商店里有动辄发火的“骂娘”,更有甚者,有人一言不合竟拔刀相向。如今,有修养的文化人也开始“发火”了,真让人又点吓势势的。
也许,可能是司机操作失误了,抑或可能是其它原因。笔者却不管三七二十一,冲着司机就发火“你车怎么开的”,一顿数落。好在司机并没有以“发火”回敬,或许他已经知道自己错了,或许根本不是他错,是设备出故障了。假设,如果当时司机不买账,两人一顿大吵,然后司机又怒气冲冲去开车,哇!这就真正吓人了。
问题是,事后该笔者“怒气未消”地又运用掌控话语权的威势,再来了一篇“我发火了”的文篇,这就要商榷了。商榷一,你其实并不知是否是司机的责任,也许当时根本不可能知道故障原因,如果这样,你很可能骂错了人,这是不公平的,照我想,要骂就应该找地铁公司老总骂,找政府主管部门骂,而不要去骂一个可能并不是他责任的司机,这不公正;商榷二,发生了问题,不要动不动就发火,这是作为一个有文化的社会人应有的素质,即使你要批评司机,也应该“有话好好讲”,“发火”的方法不可取,少了些包容的心态;商榷三,作为一位评论笔者,你写的东西对社会往往有一种导向作用,你发表这样的“今天,我对地铁公司发火了”标题的评论,把“发火”作为一种价值取向,这很可能对社会产生一种误导,我们的社会责任何在?有话好好讲,这社会本来就已经“火气”够多的了,“火上浇油”不可取。况且,从现场看,那司机“保持沉默”,或许已经知错了,那就更应该对他“有话好好讲”了。
看来,俞书记最近在中共上海九届市委十六次全会上提出的,要积极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是非常值得我们细致品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