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王约:该村建于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原名为南齐村,后改为前王约,因元代名臣王约曾救活河间地区很多人,百姓建有王约庙故。
典故:
至元二十四年【1286年】王约出朝救济河间饥民,分发救济物品均匀公平合理,调查灾情得法,使很多人保全了性命。(《元史-王约传》出赈河间饥民,均核有方,全活甚众。)大德三年,辛丑【1299年】王约奉诏到京畿东道救济饥民,分发了五十万石米粮,所救活的饥民达五十余万人。藉此他上疏分条论述了京东地区的十件利弊之事,请求再调运粮米继续救济他们,中书省采纳了他的建议,使百姓们获得了再生。(《元史-王约传》:奉诏赈京畿东道饥民,发米五十万石,所活五十余万人。因条疏京东利病十事,请发米续赈之,中书用其言,民获以苏。)又刘敏中撰《敕赐赠荣禄大夫司徒柱国梁国文惠公王公神道碑铭》载:(王约)奉赈饥畿县,公(王约的父亲王松年)疾复作,众议将召约。公闻之曰:“饥民待哺使者,儿来如彼何竟”。弗召。
后王约:该村建于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原名叫北齐村。后随前王约更名而改为后王约。
注-----元代河间辖区:元至元二年(1265年),废府为路,置河间路总管府,仍辖河间(河间曾一度称瀛县)。同年,莫亭、肃宁、任丘三县并入河间县,元代后期又复原建制。
典故:
至元二十四年【1286年】王约出朝救济河间饥民,分发救济物品均匀公平合理,调查灾情得法,使很多人保全了性命。(《元史-王约传》出赈河间饥民,均核有方,全活甚众。)大德三年,辛丑【1299年】王约奉诏到京畿东道救济饥民,分发了五十万石米粮,所救活的饥民达五十余万人。藉此他上疏分条论述了京东地区的十件利弊之事,请求再调运粮米继续救济他们,中书省采纳了他的建议,使百姓们获得了再生。(《元史-王约传》:奉诏赈京畿东道饥民,发米五十万石,所活五十余万人。因条疏京东利病十事,请发米续赈之,中书用其言,民获以苏。)又刘敏中撰《敕赐赠荣禄大夫司徒柱国梁国文惠公王公神道碑铭》载:(王约)奉赈饥畿县,公(王约的父亲王松年)疾复作,众议将召约。公闻之曰:“饥民待哺使者,儿来如彼何竟”。弗召。
后王约:该村建于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原名叫北齐村。后随前王约更名而改为后王约。
注-----元代河间辖区:元至元二年(1265年),废府为路,置河间路总管府,仍辖河间(河间曾一度称瀛县)。同年,莫亭、肃宁、任丘三县并入河间县,元代后期又复原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