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伯乐,大多数人就能想起“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这两句。伯乐何人?伯乐是春秋时非常著名的一个相马师。伯乐本名孙阳。伯乐原是星宿的名字,是中国传说中在天上管理天马的神仙。《晋书·天文志上》:“传舍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马,或曰伯乐。”孙阳因多次辨出不起眼的千里马而声名大噪,所以他就被封为伯乐。
据说名驹见到伯乐就会向天长鸣,骏马会因伯乐的莅临而高兴,因他的离开而悲伤;《韩诗外传》也有“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之句。唐代大文豪韩愈的名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更使伯乐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后世被借用为懂得鉴别有才者的人。
这一次伯乐哭骥,又是关于马的什么故事呢?
伯乐哭骥出自《战国策·楚策》:“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肘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纡衣以幂之。骥于是倪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这段话意思是说:
有一匹千里马很老了,拉着盐车上太行山。它吃力地伸着蹄子,弯着膝盖,垂着尾巴,皮肤溃烂,嘴里流出的白沫洒在地上,浑身汗水流个不停,在半山腰里拼命地挣扎着,驮着车辕手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急忙下车,拉着千里马哭了起来,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盖在它身上。这时千里马低下头喷气,仰起头呜叫,叫声直冲云霄,就像钟、磬发出来的声音一样。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它看到伯乐能够了解自己啊。
“伯乐哭骥”这篇寓言说的是千里马在不识马的人手里,竞被用来拉盐车,埋没一生,即使遇见识货的伯乐,也因年老无力,只有感伤悲鸣,徒唤奈何。这篇寓言对我们在了解发现和使用人才方面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据说名驹见到伯乐就会向天长鸣,骏马会因伯乐的莅临而高兴,因他的离开而悲伤;《韩诗外传》也有“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之句。唐代大文豪韩愈的名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更使伯乐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后世被借用为懂得鉴别有才者的人。
这一次伯乐哭骥,又是关于马的什么故事呢?
伯乐哭骥出自《战国策·楚策》:“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肘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纡衣以幂之。骥于是倪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这段话意思是说:
有一匹千里马很老了,拉着盐车上太行山。它吃力地伸着蹄子,弯着膝盖,垂着尾巴,皮肤溃烂,嘴里流出的白沫洒在地上,浑身汗水流个不停,在半山腰里拼命地挣扎着,驮着车辕手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急忙下车,拉着千里马哭了起来,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盖在它身上。这时千里马低下头喷气,仰起头呜叫,叫声直冲云霄,就像钟、磬发出来的声音一样。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它看到伯乐能够了解自己啊。
“伯乐哭骥”这篇寓言说的是千里马在不识马的人手里,竞被用来拉盐车,埋没一生,即使遇见识货的伯乐,也因年老无力,只有感伤悲鸣,徒唤奈何。这篇寓言对我们在了解发现和使用人才方面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