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逸的隐者吧 关注:32贴子:1,906

他们的青春岁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那一年,他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奥地利下士,也没有留起后来标志性的小胡子。也许是因为漫长看不见尽头的堑壕战,他的眼神疲惫、忧郁,丝毫没有后来的犀利和凶
狠。也许,他的脑海中已经掀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波涛,他的心中已经燃起了的不可名状的复仇之火。可是,那一年,这一切都被这个疲惫的眼神所掩盖……


1楼2011-12-09 21:50回复

    那一年,他已经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被捕了。对于这个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布尔什维克来说,西伯利亚的寒风、恐怖的石牢铁窗、冰冷的手铐脚镣都算不了什么。在入狱例行的拍照取证中,他甚至还露出了一丝不明显,以后也很少能看到的微笑。他已经预见到未来的胜利了吗?


    2楼2011-12-09 21:50
    回复

      那一年,他刚从军校毕业,加入了皇家骠骑兵团,他家境富裕、衣食无忧、相貌堂堂、能力出众。他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美好的前途正在向他招手。可是他能想到自己将来竟然会向企鹅一样体态臃肿、步履蹒跚?而且还要带着同样臃肿、步履蹒跚的帝国走向日暮……


      3楼2011-12-09 21:51
      回复

        那一年,他还只是个记者、编辑。见到他的人会觉得此人缺乏教养、粗鲁好斗,不过似乎口才不错,不过没人会想到他以后做出的事情会给历史蒙上如此沉重的阴影。当然,他可不愿甘心干这份只够糊口的工作。复兴罗马的愿望、个人的野心早就已经交织在了一起,他甚至已经幻想站在罗马的“祖国祭坛”,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大声高喊他的名字,向他敬礼。不过显然他只猜到了开头,没有猜到结尾——像蝙蝠一样倒吊在米兰的广场


        4楼2011-12-09 21:53
        回复

          那一年,他是“飞行器上的好小伙”。他立志要为“红男爵”报仇,也许已经暗暗立下誓言,要让铁十字征服蓝天。可惜,后来,贪婪、野心、偏执……这些都像他的肚子一样无限地膨胀,直至最后毁灭了整个国家和他自己


          5楼2011-12-09 21:54
          回复

            他家境贫寒,家里其他的6个兄弟都没有受高等教育,他进军校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免费”,好在那所军校名叫“西点”。不过他当时想不了那么多。大洋彼岸的欧洲战云密布,可是美洲大陆看似风平浪静。“我到底有没有用武之地呢?最好到退休的时候能混到个准将当当吧……”


            6楼2011-12-09 21:55
            回复

              那一年,他是沙俄骑兵的一名普通下士,出身贫寒,一家四口挤在一间小木屋。打仗却异常勇敢,还活捉过一名德国军官。有人说他性子很急,脾气也不太好,但是他不在乎。他不愿意再像父亲一样一辈子做鞋匠,也不愿自己的母亲和姐姐每天起早贪黑,没命般地干农活。早在毛皮作坊里当学徒时,他就晚上不休息,挑灯看书。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他要做一只俄罗斯草原上的雄鹰!


              7楼2011-12-09 21:56
              回复

                那一年,他准备报考军校,身材高大、聪明勇敢的他对军校生活十分向往。参加过1870年战争的父亲从小就向他灌输爱国主义思想。“放心吧父亲,我一定要好好地教训德国佬,把我们的阿尔萨斯、洛林夺回来,让他们永远不敢跨过边境线一步!”


                8楼2011-12-09 21:57
                回复

                  那一年,他刚从海军学校毕业,随即参加了日俄海战,人生的“战争初体验”给了他当头一棒:身负重伤、两根手指被炸飞。不过成长于武士家庭的他把这个看做一次普通的“试炼”而已。尽管在等级森严的军队,他似乎还看不到自己的出头之日,但是争强好胜、目光敏锐的他已经把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那里有我需要的东西……”


                  9楼2011-12-09 21:58
                  回复

                    那一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进了西点军校。他是有名的运动健将,棒球、骑马、拳击样样在行,什么都不服输。“美国人喜爱赢家,而且容不下输家。”他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上。真正的男人就要去当骑兵!身材魁梧的他果真成了名骑兵军官,未来还有钢铁战马在等待着他


                    10楼2011-12-09 22:00
                    回复

                      那一年,文质彬彬、才华出众的他年纪轻轻就出任了海军助理部长。哈佛大学的高材生以无可挑剔的能力、出色的业绩使他深得赏识。前程似锦都不足以形容他,可是他并不知道,一场人生最大的考验正在等着他……


                      11楼2011-12-09 22:01
                      回复

                        那一年,他只是个中尉,作战勇敢付过伤得过勋章,不过好像没有展露出很高的军事才华。其实和军中那些容克“冯”们相比,他没什么显赫的背景,父亲只是个中学教师,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是他是个爱动脑的人。一战枯燥残酷的堑壕战限制了他的发挥,不知他是否知道一个叫“撒哈拉”的地方才是他真正发挥的舞台,而堑壕对面一种正在秘密研制的叫“水柜”的东西,才是他的称心武器?


                        12楼2011-12-09 22:03
                        回复

                          那一年,这个出身军人家庭的帅小伙刚从军校毕业,综合成绩是该校有史以来最棒的一个。“我最早的记忆就是军号声!”年轻的少尉踌躇满志,要给这个国家的军事史写上辉煌的一页。当然他不怎么也猜不到最后的结局,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面对一个错误的对手后的黯然离去


                          13楼2011-12-09 22:04
                          回复

                            那一年,他荣升省宪兵司令兼省警务处长,按理来说光宗耀祖、好不威风,可是他却眉头紧锁,丝毫没有“地方大员”的威风。“我少年从军,历经辛亥、讨袁、护法……可是国家依旧四分五裂,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出路究竟何在?”困惑中的他不道,一种新的思想正在向他招手,很快他就抛开现在的一切,漂洋过海,演绎近代的“求取真经”,并为之奋斗终身


                            14楼2011-12-09 22:07
                            回复

                              那一年,他刚走出军校,成绩并不突出,为人谨慎加上没有什么显赫的背景,使得他升迁之路不顺,以下级军官的身份走进了残酷的法国战场。在疯狂的马克沁面前,大英帝国那些如同检阅般走向敌人的勇士,像被收割了的麦子般倒下。他自己也身负重伤。在被担架抬回后方医院的路上,也许他的脑子里还在回荡着战友和部下们的哀号。“不不,如果以后让我指挥部队,我一定不能蛮干,不能让我的兄弟们这样白白送死!”


                              15楼2011-12-09 22: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