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襄六王吧 关注:171贴子:659
  • 17回复贴,共1

《资治通鉴》中部分关于文襄六王的描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1-12-10 18:07回复
    暂时只弄了小罐子、小胖和二殿的过来~~基本上和北齐书上的差不多,但有一些本期数上没有的。。
    大和三的和北齐书上差不多


    2楼2011-12-10 18:10
    回复
      兰陵 邙山大捷
      齐遣兰陵王长恭、大将军斛律光救洛阳,畏周兵之强,未敢进。齐主召并州刺史段韶,谓曰:“洛阳危急,今欲遣王救之。突厥在北,复须镇御,如何?”对曰:“北虏侵边,事等疥癣。今西邻窥逼,乃腹心之病,请奉诏南行。”齐主曰:“朕意亦尔。”乃令韶督精骑一千发晋阳。丁巳,齐主亦自晋阳赴洛阳。
      段韶自晋阳,行五日济河,会连日阴雾,壬戌,韶至洛阳,帅帐下三百骑,与诸将登邙阪,观周军形势。至太和谷,与周军遇,韶即驰告诸营,追集骑士,结陈以待之。韶为左军,兰陵王长恭为中军,钭律光为右军。周人不意其至,皆汹惧。韶遥谓周人曰:“汝宇文护才得其母,遽来为寇,何也?”周人曰:“天遣我来,有何可问!”韶曰:“天道赏善罚恶,当遣汝送死来耳!”周人以步兵在前,上山逆战。韶且战且却以诱之;待其力弊,然后下马击之。周师大败,一时瓦解,投坠溪谷死者甚众。陵王长恭以五百骑突入周军,遂至金墉城下。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周师在城下者亦解围遁去,委弃营幕,自邙山至谷水,三十里中,军资器械,弥满川泽。唯齐公宪、达奚武及庸忠公王雄在后,勒兵拒战。王雄驰马冲斛律光陈,光退走,雄追之。光左右皆散,唯馀一奴一矢。雄按槊不及光者丈馀,谓光曰:“吾惜尔不杀,当生将尔见天子。”光射雄中额,雄抱马走,至营而卒。军中益惧。
      


      3楼2011-12-10 18:11
      回复
        兰陵 攻柏谷、定阳
        周齐公宪自龙门渡河,斛律光退保华谷,宪攻拔其新筑五城。齐太宰段韶、兰陵王长恭将兵御周师,攻柏谷城,拔之而还。
        周晋公护使中外府参军郭荣城于姚襄城南、定阳城西,齐段韶引兵袭周师,破之。六月,韶围定阳城,周汾州刺史杨敷固守不下。韶急攻之,屠其外城。时韶卧病,谓兰陵王长恭曰:“此城三百重涧,皆无走路;唯虑东直一道耳,贼必从此出,宜简精兵专守之,此必成擒。”长恭乃令壮士千馀人伏于东南涧口。城中粮尽,齐公宪总兵救之,惮韶,不敢进。敷帅见兵突围夜走,伏兵击擒之,尽俘其众。乙巳,齐取周汾州及姚襄城,唯郭荣所筑城独存。敷,愔之族子也。
        这儿有尉相愿进谏兰陵时的背景,北齐书上好像没有。。
        齐兰陵武王长恭,貌美而勇,以邙山之捷,威名大盛,武士歌之,为《兰陵王入陈曲》,齐主忌之。及代段韶督诸军攻定阳,颇务聚敛,其所亲尉相愿问之曰:“王受朝寄,何得如此?”长恭未应。相愿曰:“岂非以邙山之捷,欲自秽乎?”长恭曰:“然。”相愿曰:“朝廷若忌王,即当用此为罪,无乃避祸而更速之乎!”长恭涕泣前膝问计,相愿曰:“王前既有功,今复告捷,声威太重。宜属疾在家,勿预时事。”长恭然其言,未能退。及江、淮用兵,恐复为将,叹曰:“我去年面肿,今何不发!”自是有疾不疗。齐主遣使鸩杀之。
        


        4楼2011-12-10 18:15
        收起回复
          周主至长安,置高纬于前,列其王公于后,车舆、旗帜、器物,以次陈之。备大驾,布六军,奏凯乐,献俘于太庙。观者皆称万岁。戊申,封高纬为温公,齐之诸王三十余人,皆受封爵。周主与齐君臣饮酒,令温公起舞。高延宗悲不自持,屡欲仰药,其傅婢禁止之。
          周人诬温公高纬与宜州刺史穆提婆谋反,并其宗族皆赐死。众人多自陈无之,高延宗独攘袂泣而不言,以椒塞口而死。唯纬弟仁英以清狂,仁雅以瘖疾得免,徙于蜀。其余亲属,不杀者散配西土,皆死于边裔。
          


          7楼2011-12-10 18:20
          回复
            小大的只说了他劝谏胡皇后的那段,三只有一句话,就是说小大死了只有他哭了


            8楼2011-12-10 22:34
            回复
              死得早的孩纸悲催~~
              司马光懒得很呐~~
              PS:刚刚发现咱在2楼把 北齐书 打成 本期数 了,囧。。。


              9楼2011-12-11 13:06
              回复
                粗看了一下《资治通鉴》,司马光一般只叙述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对于此人的细节,不管是好是坏,大都略过。
                及代段韶督诸军攻定阳,颇务聚敛,其所亲尉相愿问之曰:“王受朝寄,何得如此?”
                比如这句,如果不看《北齐书》,会以为高长恭到定阳才开始颇务聚敛,可能司马光认为他在定阳的敛财事关重大甚至生死,因为这一段都在交代高长恭被鸩杀的原因和背景,相比之下,在青、瀛二州的敛财被罢官就成了细节。


                10楼2011-12-11 13:57
                回复
                  赵郡王睿先使黄门侍郎王松年驰至邺,宣肃宗遗命。湛犹疑其诈,使所亲先诣殡所,发而视之。使者复命,湛喜,驰赴晋阳,使河南王孝瑜先入宫,改易禁卫。
                  ========================
                  还有这一段高湛登基前先让河南王入宫更换防卫。


                  14楼2012-02-20 13:11
                  回复
                    可见当时高九对高孝瑜还是非常信任的,但是翻脸也翻得很快啊~


                    15楼2012-02-20 13:12
                    收起回复
                      昨日发现大殿死于563年,564年发生邙山之战兰陵就不在邺城了,这一年二殿也在齐州当刺史(根据房玄龄老爹的年龄推得),不知道这俩是不是563年就已经不在邺城了,所以对大哥的死毫无表现


                      16楼2013-02-06 00: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