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西3b207吧 关注:23贴子:6,098

回复:【文艺阵地】老幺文艺胡言乱语贴......[勿手滑,慎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可怜的娃啊~~都是学生证惹的祸!!!
虎摸一个~~


22楼2012-01-08 17:56
回复
    老哥又更新日志了,他要毕业了,这篇日志让我的内心不大不小的颤动了一下,心情很复杂,加上这几天跟无业游民一样的窝在床上看电视,更有危机感了……记得提醒我明天贴过来,今天想弄来着,一看迷失看的也忘了ORZ


    来自掌上百度23楼2012-01-18 23:50
    回复
      寒假考完研究生,就要举家迁往新房子,那边一切都置办妥当,不过搬家是件何其困难的事情,每天说要搬,每天都没搬的过去,这样看来难不成还要拖到大年三十去。新房子最中意新的液晶电视,附送网络电影点播功能,并且配送了3D眼睛两副,看3D电影的效果还真是不错,次中意的就是我的窗台,好吧,大冬天的,我还暂时不准备坐在那里上网,等到阳光温暖和煦的时候再说吧。至于搬新房子的愿望迫切与否,我只能说这个真的无所谓,可是住了二十多年的家还是很有感情的,猛一下搬走肯定会有不适应,我很喜欢住在这里,一遍遍经过的小街,一次次穿过的小巷,还有从前的那些旧时光,那些一直很庆幸我就住在这一片儿的旧时光。寒假网上经常在网上语音开黑打DOTA,和黄鹏、董良、任毅、孙昊,后来郑宇飞、宋佳也加入了恶趣味团队,甚至打过了7人黑,还必须是在新手房的,无论输赢,没有什么什么有营养的质量局,只是玩玩闹闹罢了,郭同学前天在QQ上说,你等着,坚持住,我会回去救你的。其实我是十分淡定的。对于游戏出现的纠结,往往是稍纵即逝的,我善于把百分之百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游戏上面,因为这样能获得一种很通透的感觉,但我从不把感情寄托在游戏上面,这或许就是我为什么能很快的用一个很中意的新游戏来取代一个曾经很中意的就游戏的道理。不过,竞技游戏的魅力还是值得肯定的,因为竞技游戏比拼的是从学习、思考到操作等等诸多方面相互作用的综合能力,并且在竞技游戏中,唯有实力才是硬道理,你可以强迫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强,更强。前些日子在小峰峰的力荐下,玩了内测的守护之剑,肩负着帮小峰峰和小郭同学打装备、带副本的重要任务,我很快把游戏账号带入到了一个很高端的水平,并且在内测服里也小有名气,有点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意思,但悲剧就在随后发生了,刚刚准备离开固定队,带小郭同学去在低级副本里过过秒怪得瘾,却在强化武器上出现了差错,导致了接二连三都难以表达的悲剧,甚至一气之下删除了账号。当天凌晨极度郁闷的和奋战在地下城中的潇洒哥聊天,潇洒哥显得十分淡定,一看就是饱经风浪的意思,没有在武器强化里碎过几把史诗武器都不会有这样坦然的面对的态度,随后我也就淡定下来,其实郁闷只是来自日日夜夜的努力没有换来回报罢了,早已与游戏无关,而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SO TAKE IT EASY, 才是最好的态度,不过一切也不是这么坏,小郭说玩游戏这东西,只要曾经辉煌过就好了,结果无所谓,好在账号悲剧前我还截图留了纪念,也算是不负一段时间的付出和努力-.-。不过以后还玩不玩网游,那就再说吧......
      今天一大群人跑出去玩,不光有四川回来的郑同学,还见到了很久不见的小P同学,真是很开心,还吃了炸串,但是木有吃到炒饼,晚上的饺子不是很喜欢。话说现在木回家的也只有叶同学和女孩B了,女孩B据说是惹得老板老不高兴才请假争取到今天下午的火车回家,其中经典语句是“你站哪边儿啊,我都不高兴一年了,让我老板不高兴一次怎么了就!”,孩子你霸气外漏啊,哈哈。资深留学咨询专家叶同学目前还木有亲自爆料回家事宜不过春运路上祝两位安全顺利早日到家了!另外提醒南方远道赶回来的女孩B,家里的天气跟色狼一样,冻手冻脚的,关于以前讨论过的把自己包成圆滚滚的方案绝对是可行的...... 好了,终于简短的把过去一个月时间内所有的值得一提的事情来了个总结吐槽,下一篇游记也可以直接完成,不用附带吐槽,每当总结一段时间,写出一篇日志,总有种如释重负的HP感觉,轻松加愉快。今天就到这里了-.-电影时间开始喽......


      25楼2012-01-19 12:40
      回复
        下面这篇要做好心理准备,真心太长了,我都是跳着看的


        30楼2012-02-08 23:20
        回复



          31楼2012-02-08 23:32
          回复
            下面的这个苏州游系列是CY哥哥前不久去的,很有小说的味道呢


            35楼2012-05-05 22:06
            回复
              迟到的秋凉
              那一年说,我想每年都会有一篇这样的文章,写秋凉。无论是认真的或者是敷衍的。
              在一整个夏天的沸腾初露端倪的时候,从生活了20多年的深巷老旧的居民楼完全的搬进了东区的新居室,带着还未完全平复的毕业的心。正如同岁月的斗转星移让人措手不及一般,搬离老宅,甚至都来不及留恋,甚至都还没来得及生出留恋。落满灰尘的从来没有人使用过的楼梯把手,坑洼的楼道阶梯,安静的小院子房前房后的大树,出院的下雨时会变成小溪流的小夹道,喧嚣熙攘的永安街,吃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豆腐串和鸡蛋灌饼。我在门口的理发店剪过头,我在门口的冷饮店批发雪糕,我在临巷的院子里踢球打碎过玻璃,每天上下学和那些陌生而又熟悉的面孔同行或是擦肩而过,我在这里的小街有过邂逅,有过期盼,围着这里的小街绕过圈,藏在夹道的末端对着电话那头说过一百遍我爱你。然后搬走的时候,甚至都没有回头。是真的没有值得留恋的了么?还是,其实很多记忆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当它们圆满的告于段落的那一瞬间,无须提起,无须强调,无需整理,它们自然而然的汇成了一本书,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的镌着那些个不管你愿不愿承认但一定永生难忘的故事与诗篇,跟随你到天涯海角,直到终老。
              正如第二段一开头所说的,为了避暑,才彻底的搬进了新居。新房间的中央空调十分给力。从小到大,我的屋子都没有安空调,每个夏天守着电扇度日。一开始空调还是奢侈品的时候就没有装,后来有了条件依旧觉得没有必要,于是不装。茶水、凉席、电扇、冰西瓜、蝉鸣和其实流了很多但是完全没有沉淀在记忆当中的汗水,是以往夏天的主旋律,鲜明生动,整个季节静静的沸腾着,悄悄地燃烧着,淡淡的幸福着。一点都不夸张的说,自从搬进了新房子,新房子每一间屋子的空调就再也没有关闭过,日夜不息,这同样是一种幸福吧,好像一时间突然忘记了流汗的感觉是什么样子的,再后来,甚至忘记了这是夏天,然后在夏天结束的时候心里莫名其妙的涌上了一种微妙而无以言表的失落。我不知道具体夏天是在什么时间结束的,也许是从我把空调观赏的那一刻起,就是如此毫无预兆的,开了一整个夏天,在某一天后,关了,却再也找不到打开空调的理由,然后很快淡忘了空调的存在,直到前天妈打来电话,说柜子里有被子,很冷了,该换上了。我打开窗户,想起了那个曾经很喜欢很喜欢但是很久没有再出现过的辞藻,夜凉如水。赶紧关上窗户,才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我今天穿着拖鞋和短衫下楼的时候为什么碰到了穿着小棉袄的阿姨,好吧,秋天了,那么你“秋凉”的日志呢?
              恩,秋凉的日志就在这里,今天不睡觉我也要写完。
              我并没有丝毫要在日志里借就回忆抨击新生活的意思,因为我原本并不是个冒进但也并不保守的人,因为在心底还是个完完全全的现实主义者,我只是不喜欢将现实引述而已,恩,对,是的,这样似乎就没有文艺范了,不过我本来早就已经十分的不适应并且完完全全的排斥文艺范的矫情了。这样听起来很矛盾,但原本人就是矛盾的,生活是矛盾的。回忆对于每个人来说就是这样,常常带着那么点让你说不清道不明的小美好,无论你的今天是好是坏。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契可尼效应,也就是俗话说的“初恋效应”,用简单的定义描述就是“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用通俗易懂的一个字概括就是“贱”,而我们大多数非植物人的智商发育正常的高级生命体都逃不过“**”这般的称号褒奖。那些逝去的,我们总想留住,想永恒,而当逝去的最终逝去,不能永恒,却成全了那些小美好,在岁月彼岸若隐若现的闪烁,永恒。
              总有那么一些要逝去,总有那么一些会永恒。
              契可尼效应,很有趣的我们每个“**”都逃不过宿命。左音响上放着的E71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落了厚厚的一层灰尘,其实这是一款我十分满意手机,无论是外观性能真的都很出色,也很让人满意。可是自从4S剪卡的那一刻,它就放在了左音响上,4S在右音响上。往日忙碌的E71开始变得默默无闻,先是断电,然后停机,再然后,我已经忘记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它就在那里,会落这么厚厚一层灰尘。如果算上小灵通,4S是我第五部手机。我不能把每部手机的陈年家事翻出来写在日志里,因为我觉得契可尼效应也不能处处是用,更要适可而止,我们可以做“**”,但是不能“一贱到底”,我们要不断的拿起,然后怀念,然后放下,否则纵使再发达的大脑也会因为背负太多的而超负荷坏掉,那时候“**”就真的变成植物人了,不是么。
              


              38楼2012-10-01 22:27
              回复
                大表哥又发文了文艺青年果然是文艺青年啊!!!


                40楼2012-10-02 13:54
                回复
                  有种豆瓣影评的赶脚


                  


                  41楼2012-11-04 13:02
                  回复
                    可是,这种鸡爪挠心的感觉真的是痒,像再一次遭遇湿疹,挠也不是拍也不是,想冲动地挠个痛快,可又害怕发炎只能无能为力地眼巴巴地盯着那处痒,当哑巴吃黄连。

                    很喜欢姚谦这本书里关于孤独感的一段。
                    “在我很年轻的时候,我就相信生命的本质是孤独的,也就是说寂寞应该是个常态……在接受自己的生命是完整而孤独的时候,对许多事情的判断与结论可能会更清澈而客观……我常觉得这个越来越寂寞的时代,相对也是人和人沟通最喧哗的时代。”
                    很准确,字字珠玑。一个人的世界里可以容得下更多的东西,也因此更公平,不会井底之蛙,也不会被左右或误导。不说其他,我就是这样的人,享受孤独的那种人,在孤独中更清醒更冷静更务实的那种人。
                    也有人说,此类动不动把孤独挂在嘴边的人都是没什么水平却又孤芳自赏的人,是偏执而又缺失社会交际能力的心理残疾者。其实,这种说法既然存在,就必定有其存在的理由。一个没什么内容的人,没什么好跟别人分享的,自然就自己躲在角落里画圈圈,数自己所谓的孤独。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自认为有那点儿水平就想跟别人分享,却怎么也说不到一起去。自己把自己看成花一朵,实则在他人看来是花下面的某种“培养基”,不得不孤芳自赏。我必定是这两者中的一个,至于是躲在角落里画圈圈的那个还是培养基的那个,选择权不在我这里。

                    一切都能成为刻骨铭心的大事件,一切也都能成为过眼云烟。
                    没有蜡烛,就不用勉强庆祝;
                    没有答案,就不用寻找题目;
                    没有退路,问我也不要思路;
                    没人仰慕,那我就继续忙碌……

                    洒脱些,我的十一月,我的笑忘书。

                    


                    44楼2012-11-10 21:32
                    回复